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嘉義民雄 國家廣播文物館 傳送來自台灣的聲音


提到嘉義民雄,大家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鳳梨田、鵝肉以及肉包吧!不過這次沃爾夫來到民雄,不吃鳳梨、鵝肉以及肉包,而是要造訪一座神秘的文物館,這是一座鮮為人知的文物館,隸屬於中央廣播電台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前身為民雄放送所)其實早在1999年就成立,不過因為沒有宣傳,加上地處稍微偏遠,所以一直都沒有被重視。

國家廣播文物館
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74號
05 226 2016
每週一公休 09:00-11:00 & 13:00-16:00
Rti 中央廣播電臺
國家廣播文物館
全票新台幣 50 元整,優惠票新台幣 20 元整


國家廣播文物館是台灣第一座展現廣播歷史與故事的文物館,目前仍然維持著廣播訊號的發送,而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建築也已登錄為歷史建築,文物館內更是收藏許多珍貴的老古董,走進國家廣播文物館,透過導覽解說與文物的展示,更讓我們了解廣播的製作與其訊號傳送的過程。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建築建於日治時期,採用的材料為鋼筋混泥土,因二戰期間流行西方建築風潮,因此國家廣播文物館整體建築皆以現代主義做為表現,少有細部裝飾,主要視覺皆以水平與垂直分割的元素為主。


館內裝修也是相當簡潔無華,不過卻在一些元素上做了圓弧的設計,增添整座建築的趣味性!其他圓弧造型的設計等待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親自來體驗其趣味!沃爾夫保留一點神祕感,不在此揭露!


牆角的稜邊還俏皮地貼上磁磚點綴,讓原本平實無華的內裝在每一處細節多了更多的趣味性與現代感!


館內地板也都是保留建築當年的原汁原味,除了一樓的地板有做過整修,其於樓梯與二樓所有空間地板都保留當年的風華,走進國家廣播文物館也別忘記注意這些略帶風華的精采地板!


看完建築的部分,準備要跟著沃爾夫的腳步一起走入當年的廣播實況,讓我們一起一一細數這些為無數人帶來陪伴的空中聲音的幕後功臣。






二樓古董發射機展示間,展出許多當年帶所使用的發射機台,其中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由日本 NEC 公司所生產的 100KW 中坡發射機組,她曾是日治時期,執行日軍南進政策的最前線部隊之一呢!當年全世界共有 5 部同樣型號的發射機組,目前僅剩下台灣這一部,重點!仍然可以使用!


而她的機身上也留下二戰期間美軍轟炸的彈孔痕跡,這活古董仍繼續寫著未完的歷史!




另外還有中美合作期間,由美國戰艦所轉移下來的電報機,經過台灣優秀的工程師改造後,也成為廣播訊號發射機,不得不說台灣工程師從以前就這麼厲害,只要能生產,台灣的工程師就有本事能改造,不過在現在看來這樣的做法時常被譏笑台灣工程師愛用拼裝貨,但其實這不就是台灣工程堅強工程實力背景的展現嗎?利用最小的資源做最大化的運用!



早年在廣播電台操作發射機台的工程師們可是看著波形圖慢慢修正慢慢調整,才將這些廣播訊號送到指定的地區,當然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時期,就連要發送這些廣播也都得戰戰兢兢,聽著志工伯伯說著當年廣播的內容,有對對岸同胞軍民的喊話,也有鄧麗君小姐的甜美廣播,還有充當兩岸流離人們相互報信的廣播劇,生在資訊發達的幸福年代,實在有點難以想像過去廣播乘載的多少人的希望,更別說陪伴多少人走過難熬的時刻。



接著志工伯伯打開發射機組跟我們介紹裡面的構造以及在沒有微型電子晶片發明前,到底是如何驅動電子裝置,原來就是透過真空管。



不過現在看到的真空管也是歷經改朝換代,早已不是最原始的第一代,同樣因為優秀的台灣工程師,才能將這些真空管改變為非原廠貨(因原廠已停產),繼續延續該機組的使用壽命。


我們都知道當機器在使用的時候,就會產生極大的熱能,而聰明的日本人早在建築時就將這些都考慮進去,因此國家廣播文物館的一樓當時就規劃了兩座水冷式的冷卻系統,而二樓的天花板也都留有熱對流與排風的設備,透過水冷與熱對流的方式讓機器達到降溫的目的。就連二樓的地板都做有線路溝槽,將線路完美規劃於地板之下,不得不佩服當年日本人對於工程建設的完美要求!


當年民雄放送所最顯眼的裝置莫過於兩座高達 206 公尺的鐵塔,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了!只剩下當年鐵塔的絕緣礙子也可以在這邊看到!


來到廣播文物特展室,可以看到許多關於廣播相關的文物展示,透過這些文物的展示與導覽志工的解說,讓我們更了解過去不是數位年代的時候,廣播的製作或是要收聽廣播室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例如上圖就是古董級的唱片盤與廣播播放機,據說當年可是有錢人家或是嫁妝才會擁有這一台!相較現在的數位 mp3 當年聽音樂或是廣播也太辛苦拉吧!竟然要先買這麼大一台機器放在家裡!


集音麥克風,可以將聲音集中,收錄更多環境的聲音,以往這支麥克風只有在國慶閱兵慶典上用來收錄腳步聲音時才會出現,沒想到在廣播文物館竟然能親眼目睹,真是太厲害!


廣播節目預先錄製結束後,用來將節目母帶拷貝的機器,當年廣播節目可能需要送到不同發射台發射,所以當節目錄製完成後,必須將母帶拷貝在分別送往不同發射台準備在同一時間進行發射,不像現在直接雲端傳輸就可以啦!拷貝數量甚至要多少就有多少!


在兩岸關係緊張時期,中央廣播電台也不斷對對岸軍民播送相關的廣播內容,希望透過廣播的內容讓對岸民眾逃離共產黨,而每一段廣播的內容都由專人撰寫並且留下紀錄,由長官核可後才可以錄製發送,其實還有許多神秘的廣播內容,要不是志工伯伯說明,我們還真不懂這些廣播的內容目的到底是什麼,到底是在說些什麼!沃爾夫好奇的是,為何當年收聽廣播的民眾可以聽得懂啊!難道沒有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就無法瞭解!


有點類似半自動的播放機,廣播電台可以透過這台機器將節目排程,時間到就可以自動播出!這機器沃爾夫還真是從出生到現在第一次見到啊!



當然廣播文物館收藏最多的還是真空管,真空管可是當年發射機台最重要的零件之一,透過真空管的運作將聲音放大傳輸至遠方最遠可以傳輸到蒙古、日本以及馬來西亞地區。


還有這台真空管測試的機器,只要放上去稍作檢測就可以知道真空管壽命及使用狀況!這台機器可說是廣播文物館的寶之一,有了她才能為重要的真空管做檢查!


由於廣播文物館中有許多淘汰的真空管,因此特別將真空管再利用,製成可愛的真空管機器人來跟民眾互動!還有不少真空管做成的燈飾等待大家來廣播文物館驚嘆!



成音矩陣控制機,有點類似現在電視台的副控室的感覺,用來控制廣播的各類聲音,或是做節播木出的排程順序!而成音台上的透明壓克力板一開始沃爾夫還以為是展示保護板之類的,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避免在廣播的過程中人員誤觸而設置的,沒想到防呆裝置這麼早之前就有啦!


當年這些發射機台都會有一個專人負責,而這專人必須監控所有機台狀況,值班人員就會坐在值班台監控所有狀況!像是電視台導播一樣,一個人 Hold 住全場!


廣播文物館還有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是如果事先申請,可以體驗現場播音,體驗關於廣播現場直播的實況!透過實作體驗的方式更我們更加貼近廣播的製作!


另外,還有廣播劇的製作體驗,再沒有數位音效的年代,廣播劇的所有音效都必須透過實體物體發出聲音,舉凡打雷、風聲...等生活中的聲音,同樣透過實作體驗的方式讓我們了解廣播劇製作的辛苦!


走訪一趟國家廣播文物館,收穫良多,這都得感謝志工伯伯的專業解說,正當沃爾夫在想著為何沃爾夫問的任何問題,志工伯伯都可以瞭若指掌,回答得行雲流水,沃爾夫一直以為志工伯伯是以前這邊的工程師,後來要離開前才知道原來伯伯來頭可不小,志工伯伯是當年民雄放送所的所長,難怪在伯伯的介紹以及說明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對於這邊的熟悉與熱愛!



最後,離開園區前可以在園區內逛逛,可以發現二戰期間的防空洞以及關於聲音的故事,還有一條很美的椰林大道,還以為是來到小台大呢!


當然,園區也是有繽紛的色彩,走在園區內彷彿時空不斷穿越與變化!提醒要來參觀的朋友們,因為國家廣播文物館依然有在執行廣播發送的任務,因此園區大門經常是沒有開啟的,不過只要下車按門鈴,表示要來參觀文物館,就會有工作人員協助開啟大門,並且可以將車輛駛入園區內停放唷!不要看到大門深鎖就以為沒有開放,因而離開錯過如此精彩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唷!參觀園區無須付費,要入館參觀才需要費用。

國家廣播文物館
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74號
05 226 2016
每週一公休 09:00-11:00 & 13:00-16:00
Rti 中央廣播電臺
國家廣播文物館
全票新台幣 50 元整,優惠票新台幣 20 元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1989wolfe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