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親子教育心理學|「翁格瑪麗效應」 - Wise Library 1985

司馬儀│Dare to Be Different 愛你所愛

教育心理學有個理論叫做「翁格瑪麗效應」。翁格瑪麗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給她信心、鼓勵她「妳很美。」女孩照鏡子的時候便有了自信,她在心裡對自己說:「其實,妳很美」。漸漸地,女孩真的越來越漂亮。

這個心理學我完全認同,觀察發現,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中長大的種子,不論外表出眾與否,都會相對非常有自信,而通常自信充足的孩子,相對有聲量,更勇於表達自己,更能爭取自己的權利。

 

水的結晶體理論

如果稱讚是香水,你願意在孩子身上灑上溫暖孩子心靈的香水? 如果大聲的話語或喝斥都是槍口,如果臭臉就是毒氣…..如果教育,是從學習讚美孩子開始,而不是把幼小的孩子送到雙語的才藝補習班?

 

「翁格瑪麗效應」,肯定教育。過去有研究顯示對奧運選手施以稱讚,通常都能帶出更好的表現,鄧亞萍喜歡上了乒乓球時,因為過於矮小而不被所有人看好。但是她的父親堅定地對她說:「你很優秀,真的。」鄧亞萍因為這句話充滿力量,最終成為了乒乓球國手。傑克·韋爾奇,從小患有口吃,常被人嘲笑而自卑。他的母親知道後對他說:「孩子,這是因為你的嘴巴無法跟上你聰明的腦袋。」結果,他因為這句話而變得自信,最後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

 

父母很難成為模範父母,因為我們都是凡人

司馬儀:成為父母應該是世界上最難的責任,我們以為懷孕十個月和生產的苦最艱難,其實養育一個孩子才最難。過去媒體給父母貼上很多偉大神聖的標籤,讓多數孩子們覺得父母理所當然應該要無私地愛著孩子。但其實

我的體會是:如果父母已經作到八十分,不要因為他們沒有做到的二十分去表達不滿,如果父母已經做到九十分,就應該被充分地肯定,不要因為他們沒有做到的10%表達不開心或不悅。

孩子沒有理由對父母的要求無限上綱。對父母提出要求之前,必須先反思自己的付出與貢獻與回報有多少。這叫做互相。

 

同理可證,如果孩子主動幫忙分擔家務,不要因為他有1%或5%沒有盡善盡美,你當然可以指正,但你指正的同時,該讚美的部分就不可以省略,這叫做平衡。

你愛他,就應該告訴他你愛他。他做了值得肯定的事,你讚美他,他做錯,你糾正他,這就是平衡,這就是教育,當然,這是全盤理性的理想狀態。

 

過去,數十年前,沒有人教這一代的父母如何成為父母,資訊和知識都是很少的。所有人都是錯中學,孩子與父母都是錯中學。

 

我的觀察是:溝通和表達能力甚至情商,都關鍵性地決定一個家庭的親子關係會不會幸福、會不會親密、會不會快樂而和諧。因為很多人都不懂表達愛。共勉之。


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俄文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曾說: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

 

很多父母說:「我天生就是不會稱讚別人」

網上有一篇文章《不懂得說好話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筆者提到:「在父母的辱罵中成長,孩子會開始否定自己…」筆者的一個朋友A小姐有對愛爭吵不休的父母,父母的「爭吵聲中永遠夾雜著錢、累、苦這樣的字眼。」然後A小姐就成了剛剛好的「壞情緒出口」。一回小女孩的A不小心弄髒了裙子,媽媽破口大罵:「妳跟妳爸一個樣,沒一個好東西。」小女孩在心裡一遍遍問自己:「我為什麼活著?….我怎麼不去死?」她清楚感受到自己不被愛,不被自己的母親愛。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難不受傷很難不破裂。

養育孩子和種植很像,你給予植物新鮮的水,謝謝他們長的好,他們都感受的到。聽過一句話:「有些父母好像從來不會讚美孩子,他們覺得那樣會讓孩子驕傲,只有時刻鞭策他,他才能不斷進步」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教育,會讓人損失多少美好的可能?


永遠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

昨日讀到周刊的某篇文章,受訪者說他的父親這輩子沒有對他笑過……

提問的是:那麼多人用盡一生去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為什麼他們卻不願意花時間去「學習溝通技巧」。明明只要學習正確的溝通技巧,就可以擁有幸福的親子關係

 

還是資本主義裡面只有理財和證照值得研究,其他都不需要多花時間力氣學習?還是人們汲汲營營都活得太忙,忙到無暇抽身關注和生存及資本額無關的東西?

 

觀察發現,社會上有三種最常見的父母,一種喜歡在眾人面前主動地訴說自己的孩子多優秀多孝順(即便是很普通的孝順,譬如每日打電話回家,或過年包一個大紅包)我的想法是,會選擇主動稱讚自己孩子的父母,一來替自己的形象加分,說明自己是優秀的父母教出優秀的孩子,二來也是捍衛自己孩子的一種表現。

 

第二種更常見的父母,他們從來無法臭屁自己多優秀,也無法在旁人面前稱讚自己的孩子,無論自己的孩子多孝順。以內斂型的父母最常見。

 

還有第三種父母。他們無法稱讚自己的孩子,卻擅長在孩子面前稱讚別人的孩子,這是最糟的一種。(X)這樣的行為等於在提醒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比較好。雖然有的父母會說那是客套話,但這種說法多數孩子很難接受。


近來,長照是一個被充分討論的話題。談話性節目和專欄看到一些討論,很多時候,父母生下一個以上的孩子,但最後只有一個孩子或看護在照顧父母的晚年。照顧晚年年邁的父母,肯定不會是輕鬆的。

 

一日孝子和日日孝子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就像一日媳婦和年年住在一起的長媳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問題點:一日子孝子輕鬆,摩擦少,印象分數高。日日孝子,相處多,付出多,但摩擦也多。摩擦多,通常並不是因為不夠孝順,而是人和人之間相處原本就可能因為各種大小理由而有不開心的狀況(通常連戀人或夫婦都無法避免不開心的可能)。這時候,日日孝子就容易心生委屈….沒有得到更多的愛就算了,反而得到更多的怨嘆或負面的場景。

 

思考點:如果一個日日表現良好孝順的孩子,永遠得不到父母正面直接的稱讚,他是否有能力繼續當一個善良孝順的孩子,如果他發現他的孝順總是慣性被當作理所當然漠視(甚至被檢討美中部不足的地方),收不到任何正面直接的回饋和反應…..小孩也會枯萎。


賴佩霞女士寫過一篇文章《被父母用恨養大的孩子,怎麼懂得愛?》文中提到:「受過傷的人要相信自己值得愛」

她在《回家》這本書提到母親幼時對她說:「這世上沒有任何人要妳,只有我要妳,妳怎麼可以不聽話?」她當然知道母親不是故意的,她也明白為自已付出多少,可是她說母親的話「話代表了整個外在世界對我的投射,這份對母親全然信任的心,著實也在負面的聲音上發揮了作用。我越相信,就傷越深,心越痛」。

 

賴佩霞說也許自己想證明「除了母親,自己還是有人愛、有人疼、有人欣賞」所以很早就嚮往愛情。

她說:「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有覺知,你是所有孩子的天、孩子的地、孩子的世界……特別是母親,一個眼神、一句氣話都可能被孩子認真吸收,這些負面情緒與言語都將可能累積成孩子心靈上的陰影。…….在扭曲的環境底下長大的人不見得會「變壞」,但認知自己「不受重視」的傷痛往往要花上一段時間去撫平。一切總在經歷更多人情世故之後,才能慢慢理解母親,…..愛的典範與學習非常重要」

 

賴佩霞也提到很多爸媽為了讓孩子聽話會恐嚇孩子是「相當要不得的言語霸凌」。她更認為社會應該為這個普遍的暴力現象做全面的反省。

▲要孩子不要還嘴,這句話等同是要求孩子服從順從,拒絕溝通!

 

她說「我們無法愛一個恨自己的人。因為他會猜忌、懷疑、防衛、誤解你的好意…….他會非常謹慎小心,總而言之,就是不相信你對他的愛。他都不愛自己了,怎麼可能相信你會愛他?這樣的懷疑,也將回過頭來污染你愛的本質。因為心裡有恨,因此他必須摧毀你對他的愛,只有摧毀你對他的愛,他才能夠繼續保有他原本根深柢固對自己的認同。…..

 

賴佩霞說:認知自己「有價值」「有人愛」「值得人愛」,對某些人來說是一條漫長的尋井之路,甚至很可能走過人生一遭仍還只是聽說過,而從來不曾相信過。

 

她說自己即便擁有了很多的愛,遇到挫折、情緒低落的時候,還是會在很深很深的潛意識裡嗅到「這世上沒有其他人要妳」的否定。然後她會提醒受傷自己那句話不是事實。她說:無須害怕,因為休憩的傷痛就是我們同理心、愛與慈悲的發源地。
推薦書:賴佩霞《我要心動一輩子》

 


想要被愛的「假性孤兒」

為什麼社會住滿失望悲傷的孩子?

因為數百年來,社會的主流意識灌輸所有人一個「理想父母」的概念,那個主流意識告訴我們父母會無私無條件地愛他們的孩子。家是永遠溫暖的避風港。父母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但,許多孩子都無法在自己的家庭在找到這樣的理想父母。多數父母有他們的人生課題,不論是經濟上或情感上,他們也會有一般人的焦慮不安甚至憂鬱等等。當孩子無法在父母身上看到理想父母的影子,他們會開始覺得自己不被愛,而受傷。

有的孩子,即使無法被愛,還是會試圖用力給愛,然後感覺被辜負時,成為受傷而憤怒的靈魂。

美國知名心理學博士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卻在她的書《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原文: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裡面提到:情感缺失父母的孩子,普遍會幻想「父母終會愛他們、關心他們」。

 

她說:「可惜,專注自我的父母絕對不會給孩子愛[….] 為了得到父母的愛,許多人像是飢餓的鳥兒在父母身後不斷撞擊,想要得到正面回應的碎屑。」她在書裡提到一個尋求母親認同的安妮,安妮寫信想讓母親了解她有多受傷。但母親完全沒回應,她覺得母親完全不在乎 安妮說:「我只想要她表示她在乎我,哪怕要激怒她。」「我無法釋懷的是完全沒有回應,連生氣都沒有,」母親無法提供情感支持讓安妮萬分悲痛。「但她也察覺到越努力只會讓事情更糟。」作者告訴安妮「嘗試和母親交心是對的,妳期盼和她建立親密感情也沒錯,但我不認為她能夠接受[….] 畢竟她這樣過了大半輩子,她無法處理妳的率真情感和坦誠。[….] 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再提母親做錯的、傷人的事。安妮必須找到「不需母親參與」的方法往前邁進

安妮和其他孩子一樣,焦慮熱切想要贏得母親的認可,但作者說:安妮從來沒問過自己跟母親在一起快樂嗎?


如果你也是安妮,作者說:「改變你的期望,並且以觀察代替反應。」「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你小時候「充滿愛的父母」的想像,你無法贏得父母的心,但是可以救自己[…] 而不是聽從想討父母歡心的偽自我。」「在情感糾葛的家庭裡,若是和家庭成員發生問題,你會找第三者說,而不是直接找當事人。」

 

作者建議讓自己從高亢激動澎湃的情緒冷靜下來客觀思考分析,從觀察者的角度、切斷感性或情緒化的任何情緒,維持情緒分離,像科學家般理性觀察他人的行為。若是你觀察父母或是另一半的行為而變得激動憂傷,就表示你又掉下去當事人的腳色了。

 

你可以做的是:先切掉過去的傷痛,不要求對方為過去道歉。你能把握的是未來彼此可以良好的互動就足夠了。問問自己能不能放掉過去的好與壞?如果不能,還可能為此耗費多少無謂的情緒傷害?是過去的創傷讓你變得軟弱、恐懼又依賴?

 

過去澎湃的情感都是虛弱求救的signal. 先切掉過多多餘的情感,才能回到觀察模式。理性分析理性拆解,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解藥。如果你很受傷,試圖以文字或第三者客觀的腳色心平氣和地敘述你的故事和情緒。如果現在的你格外感性情商偏低,離開現場離開這個環境,從事其他可以讓你專注的活動,也是一種做法。

 

為什麼彼此互動關係緊張?

觀察發現,任何關係都一樣,這是因為對方不能給你想要的回應,不能滿足你的期待值。我們是否也在受傷的過程憤怒而失禮或咆嘯過?你給了愛,對方無法理想地回應或正面的回應,我們就可以生氣嗎?對關係的付出,設定停損點,也是一種做法,心理不夠強大的時候,可能無法承受沒有底線的給予。

 

思考點:如果在這裡得不到你嚮往的愛與歸屬感,你能不能從別的地方得到?

“Remember, your goodness as a person isn’t based on how much you give in relationships, and it isn’t selfish to set limits on people who keep on taking.” 
― Lindsay C. Gibson,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How to Heal from Distant, Rejecting, or Self-Involved Parents

 

關鍵字:情感修復,情緒綑綁。情感缺失者。人類心理。創傷親子關係。情感缺失行為


豆瓣上有一篇文章《不被父母肯定的人,都不自信》,筆者喪桃討好父母的方法就是用力念書考上  最好的高中。他說:父母的「鼓勵卻永遠缺席」「似乎沒有什麼是可以取悅他們的,而惹怒他們總是輕而易舉,這導致我變得非常要強,於是總是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她意識到自己「永遠活在自我評價偏低的困境裡」,所以她偏好自信的人,因為她身上缺乏這樣的特質。糟糕的是,她意識到「在兩性關係中,這樣的自卑形成的討好型人格….而是我單方面地把對方置於一個高高在上甚至無法企及的位置」

 

她的痛苦在於她能欣賞別人的優秀美好,卻無法看見自己的光芒,只能看見自己的陰影與黑洞,她無法肯定自己其實也很優秀也很不錯,才會被很好的人愛著。她心裡的黑洞是為什麼父母「永遠都欣賞不到我好的一面?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得到的進步你們居然只是不屑一顧?」最後作者說了這麼一句話:「 他们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是第一次当孩子,都是新手,都不容易,我们或许穷尽一生都没法理解对方,但這並不妨礙“我爱你”」

 

認真覺得如果全體國民的表達和溝通能力能進化,肯定能化解很多悲傷的可能。


PTT 網友a0779110 發了一篇文章《覺得家裡很不溫暖怎麼辦》他提到爸媽沒有離婚,但父親在大陸工作,三個月才回家一回,哥哥在外地工作和唸書,家裡留下慣性酗酒的母親和他。沒有暴力,但沒有溫暖,算是一種疏離的關係,他說:「就覺得這個家好沒有溫暖,每天在家跟他們講話連三句都沒有,根本覺得”家”這個字到底我有沒有擁有過……什麼才叫做正常的家庭呢」

 

網友們回應「開暖氣」「你已經成年了,如果家庭需要溫暖就由你給吧」「看起來完整 卻食之無味」「我自從15歲之後就一個人生活,我爸媽離婚之給我生活費 我還不是把自己養這麼大,有啥好不溫暖的,看開一點就好。生活是自己的未來也是自己的, 把重心放在自己手上的」「你要等別人給你快樂不如等自己」「當你自己可以照顧自己,過的自在….. 這時候你們的關係才比較有可能是對等的……而不是你等他們關愛,他們等你長大….. 因為別人永遠不會知道你內心的確切感受」

 

沒有不愛回家的孩子,因為家裡不暖和,只好在外面流浪取暖。什麼才叫做正常的家庭呢?如果一定要有二分法,應該說溫暖與不溫暖的家庭…..因為很多社會所謂正常的家庭並不溫暖。溫暖的家庭就是幸福的有光的,這樣的比例有多少呢?


PTT 網友jubilation (happy) 發文《有時我也渴望一個溫暖的家》她的父母經常互相指責謾罵,家裡就常常為了錢吵架,孩子莫名成了出氣筒甚至被關在門外,她的父親甚至說「如果妳以後和妳媽一樣我就把妳殺死」這樣算不算語言暴力….如果必須和這樣的父親生活,等於跟惡魔共同生活了啊。光想像畫面就很可怕….她的母親常常把死掛嘴邊或是在她面前邊哭邊吃一堆安眠藥鬧自殺。

 

她自認是很乖的小孩卻就必須受這種折磨。家裡的狀況讓她身心俱疲不想回家。她說「在家裡父母總認為他們永遠是對的,而我說什麼只會被否決或被罵」她骨子裡羨慕旁人和諧的親情,她說「但我知道我沒有家人」

 

網友回應「試著遠離這些壓力源」「你沒有辦法選擇要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 但至少以後若你有了家庭絕對不會再讓自己的小孩受同樣的苦,對吧?」「要注意別讓這些負面情緒影響你未來人生太多」「把我爸帶去心理諮商 孝到外包 爽死了 付錢就能耳根清淨」「放寬心。不開心就遠離」「只能說比你家狀況更糟的還有很多 重點是不要承襲舊的惡習,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家庭」「越是這樣越要獨立,然後建立自己的家庭」

 

回到網站首頁https://beeigood.com

目錄旅遊美食兩性專欄電視劇電影影集日英語教學時事醫療理財投資音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