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之,失言」 - Getting Closer to God's Voice 1985

司馬儀閱讀筆記書名《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給予很高的評價,作者探討題材蠻廣的,不單單是講時間管理單一的題材,非常值得拜讀。

對未知的恐懼早已根植在人類的基因中

書中提到:「人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卻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個版本之中。改變自己,就意味著屬於自己的那個版本的世界將會隨之改變…..我們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們永遠做不到….大部分的人都有鑽牛角尖的習慣只是程度不同-因為對未知的恐懼早已根植在人類的基因中….一切未知的不可知的因素都會嚴重威脅人們的安全感。未知因素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壓力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可能這樣可能那樣的猶豫或許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因素所引發的結果的數量將以幾何級數的方式飛速增加-這就是未知如此可怕的根源…我們必須忍受一定的未知,首先我們要承認自己不可能全知全曉….有些時候即便有了答案,原因也不見得是我們能夠搞懂的….那些愛鑽牛腳尖的人最終常吃虧的重要原因-他們想馬上解決當時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把時間當作朋友: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恐懼又會帶來另一個更有殺傷力的品性-懦弱

書中提到:「恐懼又會帶來另一個更有殺傷力的品性-懦弱。….高耀潔老奶奶是個很堅強的人,因為她的堅強,使她有真正善良的資本。….怯懦才是原罪啊。宗教最需要的實際上是恐懼…..人人都有弱點,因為人人都會有恐懼。.…一個人的強與弱實際上就相當於他的勇氣減去他的恐懼之後的分數。...」

我們卻能成為另一種人-我們可以不需要被別人鼓勵-這是一種境界

他提到自己從小遇到的窘境是經常聽到老師和同學對他說「怎麼就你一個人這樣呢?」他自認成長過程孤獨,因為一旦他有任何新鮮的想法說了出來,便會遭受反覆被潑冷水的襲擊。所以他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曾因為自己跟大多數人不一樣而痛苦」,直到他意識到「他們原本跟我一樣,他們也跟大多數人不一樣,他們或許也曾像我一樣掙扎著試著跟其他人一樣….他們最直接的想法是….你憑什麼跟我們不一樣….當我們不停地鼓勵所有人的時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我們自己….成為一個必須要他人鼓勵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原因就在於他們必須獲得別人的鼓勵才勇於行動的人。可是我們卻能成為另一種人-我們可以不需要被別人鼓勵-這是一種境界」。

人們都希望被尊重被重視甚至被肯定,他說:「贏得尊重是最不能急於求成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累積獲得,這是鐵律。有時,我們知道自己是對的,可還是沒有人聽的進去….還沒有贏得足夠的重視。….每個人或多或少會高估其他人對自己的重視程度…進而低估他人的評估能力。…當一個人不被認為是能說話的人時,一般人不大可能百人譽之,不是百人毀之就很好了。…《論語》中有一句話:「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之,失言」。

你是否也有迴避困難的本能?

作者提出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做出努力的樣子,但卻有迴避困難的傾向,也就是人們會偏好選擇相對簡單容易獲得獎勵的選項。所以還是忙,還是有付出,只是專挑軟柿子選擇簡單的事做,卻有了合理的藉口。 他認為如果不能控制這種逃避的傾向,那麼,通常重要而困難或困難而重要的是就會永遠無法被執行。 他甚至舉出一個有趣的兩性例子,他說「總是把我愛你掛在嘴邊,卻從不花時間想想戀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專做簡單的,迴避困難的」

缺乏理智狀態下的任何決定,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作者李笑來提到:「拒絕接受不確定信的一個根源在於害怕複雜,奢望簡單」,他主張未知永遠存在,他認為我們能做的便是「在未知中不斷前行」。無法忍受未知的人,被會被焦慮困住。

作者朱章遇到無法解決的problem,可以先記錄下來,讓那些問題有被重新審視的機會,不記錄,便可能因為後來忘了,而喪失獲得答案的機會。這是因為人在前行的過程積累,過去無能為力解決問題的自己,後來是有可能找到答案的。

兩性專欄|婚前告急|如果她希望取消婚禮,如果你夠MAN如果你懂愛,請你讓她走

兩性專欄.婚姻|主播葉樹姍坦言匆促結婚是「因為沒有自信」

因果關係分析往往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金句:「人類的思考離不開對因果關係的分析,人們根深蒂固地認為因果關係無所不在….問題在於,因果關係分析往往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人們確實很自然會喜歡分析cause and effect,只是正確與否和深度與否。當邏輯或科學無法找到理由時,便只能用宇宙或神的力量去說明解釋。我本身向來相信神的存在,無庸置疑地,我特別感謝祂。只是祂到底是不是屬於哪個宗教,我始終沒有定論。因為我相信前世今生,相信緣分,這點與基督教的思維可能有衝突。譬如說聖經雖然很可能是出自上帝的voice,但記錄的動作應該是人為的,是否有完全正確紀錄和表達上帝的中心思想?

又,我與很多所謂的基督徒對話過,發現他們對Bible的內容其實非常生疏。又,連牧師,都一度無法解答我一個聖經裡便有撰寫的內容…..人們該問自己:你虔誠嗎?宗教很多時候好像是防護傘的功能?

大腦有遺忘的功能-好了傷疤就忘了疼-上帝給的特效藥?

他認為無論是誰一生中都會有各種痛苦。

作者提到:「對痛苦的深刻感受會扭曲或抹殺人們感知其他事務的能力…甚至可能完全喪失對外界的感受…而別人的痛苦我們又很難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有一種自我保護的功能-遺忘痛苦。…正因為人類大腦的這個功能,上了歲數的人往往會產生懷舊的情緒….那些讓他們痛苦萬分的事情早就被他們忘乾淨了….大腦這種自我保護功能在每個人身上所展現出來的強度不同。….但是如果不對這種功能加以控制,我們就會遇到尷尬-重複犯以往錯誤的尷尬。」他認為一般人在痛苦的當下總是不自覺把自己想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所以當他痛苦的時候,他會提醒自己肯定不是最痛苦的人。他也提出由於人類大腦遺忘痛苦的功能,所以我們對於過去痛苦的事情,如果不努力去回憶,能列出的痛苦確實會越來越少。他也提出如果經歷重大災難的人在六個月後沒有自殺,那麼之後輕生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因為他說「痛苦正在漸漸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希望。十八個月後被截肢者自殺的案例少之又少,就算有,原因也往往不是截肢的痛苦」。順帶一提,他認為很多人爸把記單字當作痛苦的事,所以反而會更加記不住。

幸福是一種比較

在很多人眼裡,所謂成功,不過是一種比較的產物…有人說,幸福是一種比較。….很多時候,比較是一個坑,大坑。….生活無法徹底迴避比較。

小編:其實所有人對旁人的日常或生命經驗都是一知半解的,很表面片面或局部的,所以即便做出比較,也往往是非常不客觀不正確的。

人脈就算重要,也根本沒他們說的那麼重要

關於運氣,他說:「當一個人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對他來講,不存在任何機會。」關於人脈,他說學生問他:「老師,你說是認真學習重要,還是經營人脈重要?」他說:「所謂的人脈就算重要,也根本沒他們說的那麼重要」。作者寫道:「儘管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但他們所謂的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某種意義上的交換關係….從這個層面上講,的確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會擁有有效的人脈。…..還有一些人,過分急於建立所謂的人脈…..他們只是朦朧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過於渺小,所以才希望借助其他力量。….這些人的特徵非常明顯,其中之一是:他們會在生活中經常有意無意地用親密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無論他們與這些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如果一個人身邊都是優秀的人,就往往會出現沒有人要求他幫忙的景況,因為優秀的人幾乎無一例外都以耽擱別人的時間為恥,同時,這些人恰恰因為能夠獨立解決遇到的問題,才被其他人認為是優秀者。如果有一天,某個人經過長期的積累,真正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他必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有價值、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一個優秀而有價值的人自然會引來其他很多優秀而有價值的人主動為其提供幫助,而這時候的幫助往往是無私的….那些品質磨練到一定程度、境界豁達到一定層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圖報。….真正的關心最終只有一種表現:為某人某事心甘情願地花費時間,那怕浪費時間…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他最後建議讀者成為值得他人交往的人,用獨立贏得尊重。

小編:你是個才,即便你不特意花時間經營人脈,人們自然會向你靠近的。有時候,觀察會發現人們對於相對優秀或成績好或漂亮的人其實反而是特別嚴苛,譬如漂亮的女生如果活潑地和異性交談,那肯定要被八卦,如果不擅社交剛好不愛笑,那就是冰山美人。那功課好的學生如果不活潑不擅社交,就也容易被貼上傲慢的標籤。功課好但體育不好,就被說是書呆子。也就是舉手投足都會挺容易會被放大檢視。

關於拒絕,作者提到自己過去因為怕別人說他不夠意思,所以硬著頭皮做了很多不想做的事。直到一次受傷的經驗才讓他反思,他認為不是自己不夠熱於助人,而是「無法將自己的事情處理地井井有條的同時,拿出大把時間和精力幫別人做事」。他說「承認自已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從此,他就「敢於不去證明自己是好人。」

願望中的自己

關於自卑,他談到每個人都有一個「願望中的自己」,他認為「優秀的人更容易自卑….優秀的人往往會給自己制定過高的標準。」他也提到「在外表審美的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補償心理的影響」

小編司馬儀觀察發現,強烈意識到自己短處的人,會因為自己的短處而不安的人類,會因此相對更積極彌補自己的不足,而成為相對所謂傑出或優秀的人。短處,有的可以克服修正,有的不能。他認為每個人一定都會有些無傷大雅的缺點,他建議甚至可以花一天時間列出自己的優缺點清單,然後再旁敲側擊去了解旁人是如何看待我們的優缺點,應該會感到非常吃驚。他提到:「承認自己是一個有缺點的人,是讓心智或的解放的重要前提….我們會發現所謂的虛榮也是每個人再自然不過的願望」。所謂的虛榮心,應該可以解讀為「只是希望被羨慕的慾望吧」。

不是不願溝通,而是人們普遍缺乏基本的溝通技巧

金句:「人與人之間不溝通的根本原因可能在於:人們普遍缺乏基本的溝通技巧」非常認同。不是不願溝通,而是人們太容易溝通失敗,而失敗是因為溝通技巧錯了,學校也許都應該增加一堂關於溝通的基本課程,教人們如何處理溝通和磨合甚至誤會。如果所有人的溝通能力都很優秀,也許世界上的誤會或摩擦或悲劇就可以減少至少一半以上吧。

懂得反思主流價值觀的能力

書中提到:「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不過是絕大多數人的觀念組合,其中必然包含未矯正的、粗糙並扭曲的….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們其實有必要選擇性地漠視甚至忽略整個社會灌輸給我們的觀念-很多時候,那不過是整個社會的扭曲的感覺而已。

靈感不會平白無故出現

「觀察和閱讀,是擴充有限的自我經驗的最好手段。….有用的知識經常是偶然獲得的。」書中作者提到的書目包括《引爆趨勢》、《本能》、《心靈地圖》、小說《女心理師》、《學問與決策》原文版。談到靈感,他說很多info是「無序儲存的,甚至是很難透過一是直接調出的,這些部分往往被人們稱作無意識,或者潛意識。夢境就是潛意識存在的最基本的證據….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人的大腦擁有更多的灰質細胞,而由於顱腔的大小是有限的,所以灰質細胞的增加最終會導致灰質的密度越來越高,這也會令灰質細胞之間由神經元連接起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人們所說的融會貫通現像也就可能出現-那些原本貌似毫不相干的資訊現在有機會被聯繫在一起了。所以,所謂知識淵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腦儲存的信息量超長地多的人。」他的結論是靈感不會平白無故出現,他也認為作家不該靠靈感寫作。他引用李敖的書《李敖有話說》:「資料我不靠記憶力來記它….記憶力一開始就是你不要偷懶...」李敖的念書法就是拆了書分類有系統地做成資料夾。

只要正常地努力,並且有耐心和時間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作者主張很多學生向他表示對自己的專業沒興趣,但他認為學生之所以沒興趣,是因為還沒把那件事幹到最好。他認為做的挺好,卻不喜歡的機率很低。因為他主張 :「如果你被逼著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應該也會有興趣的」。他認為人們之所以對某件事有興趣,是因為在那個領域尚未碰到挫折而以。他認為,一但能把某項能力做到把一般人都好,興趣自然就會出現。他說「只要正常地努力,並且有耐心和時間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努力並不像傳說中那麼辛苦。」他認為確定一個目標,並投資相對的時間成本,時間肯定會給予相應的回報。他說當那個回報出現的時候,他不將之定義為運氣,而將之定義為「必然」。他認為一項能力,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堅持就是重複。

▲作者李笑來簡介:擅長將知識變現的跨界高手,中國暢銷書作家、天使投資人、連續跨界創業家。大學主修會計,自學寫程式,也是新東方學校的託福名師,後來創辦分享科技產品的KnewOne。創立比特基金,投資比特幣相關領域,更是傳說中的中國比特幣首富。他在「羅輯思維」旗下的「得到」App開設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擁有18萬付費訂閱人數。著有《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把時間當作朋友》《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等。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是李笑來老師在「得到」App的專欄文集精選。它的核心宗旨是:成功並無捷徑,積累才是王道!財富自由和被動收入都是已經被大量提倡一段時間的話題。李笑來認為認為有固定工作的人,等於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去,像是領月薪年薪的OL上班族。他在商周發表過一篇文章《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早晚有一天,你可以不再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時間》,文中提到:「在剛剛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只知道自己不想被束縛,不想低人一等…..絕大多數年輕人在描述自己的理想時,翻來覆去只有一句話:「我要變得很牛!」至於怎樣才算是「牛」,再問下去,他們一定會卡殼。…..這只不過是「嫩」的一種表現: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語言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大腦對一件事情沒有概念,那麼我們的大腦就傾向於不去想那件事情;如果一個民族的語言裡缺少某個概念,那麼這個民族就傾向於從未思考過那個概念。…..例如,絕大多數歐美國家的人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身體表現出某些症狀是因為「上火了」。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上火」這個概念….. 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是:因為定義不準確所以思考範圍模糊,選擇依據缺失,行動方式錯誤…進而影響整個生活。…..財富自由(Financial Freedom)是一個在很多人心尖兒上發光的詞……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影響行動的關鍵因素:我們要的自由,…..財富只是工具;我們要的自由,本質上是時間自主權。…..所謂「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在那之後,你受的束縛更少…..關注成長,而不是關注成功。…….把每天都當作自己人生的第一天,無論好壞,過去的就是過去了。…..你要考慮的不僅是如何把財富傳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方方面面的能力傳承下去。」
同時,他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書中提到兩具有意思的概念:「你希望活在什麼樣的世界,那就按照那個世界應有的規則去行動。自然而然你就會向那個世界靠攏,最終活在那個世界裡。」「所謂的現狀,本質上來看,無非是“過往的積累”。若是現狀不令人滿意,那麼肯定是過往的積累不夠而已。」

書名|《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來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