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科技宅轉為基隆潮境公園的垃圾園丁- 揪潛水林祐平 | BlueTrend 藍色脈動

海编说:台湾人民离海洋过远,远到都忘记海洋的真实面貌,所幸海编身边认识一群怪人,每一位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但不管他们各自背景迥异、工作不同、年龄落差甚至一甲子,却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 – 爱海的心。海编希望可以努力挖掘他们爱海背后的故事,鼓励更多人重新认识海,进而爱上海!第一集的因海洋而改变的人生特辑,我们就来分享基隆望海巷湾的垃圾园丁林祐平吧!

2017年六月炙热的午后,基隆潮境公园秘密花园潜点著名的好汉坡旁,一个熟悉的身影吆喝着三四个壮汉,穿越一群背负气瓶鱼贯而过的潜水员,毅然而然的跳入一片小凹槽内,这片凹槽恰巧因为前几日的台风,海面上聚集了一片海飘垃圾,跟我们常见的大型垃圾不太相同,而是由成千上万片的塑胶微粒、破碎保丽龙等组成,随着海浪的波动永无止尽的拍打岸际。壮汉们有人拿着网子,更有人徒手捡拾那看似绵延不绝的塑胶微粒海。

那个熟悉的身影对着大伙喊著:‘我们潜水员每天都在这边潜水,为何不动手让这片环境更干净呢!’。认识这位先生的人都叫他,潮境公园的垃圾园丁-林祐平。

年纪稍长的人都知道,台湾的网咖曾有一段风光岁月,莘莘学子不是埋首于课本中,而是下了课就往网咖跑,那时候恰巧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林祐平在那时候便因缘际会之下,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投入科技宅的领域,帮着各大网咖业者完成系统整合的专案。

从当兵后青涩少年24岁一直到迈入青壮年的40岁,林祐平一直与科技产品打交道,除了生硬的技术文件与冰冷的服务器之外,人生仿佛会就这样过下去。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产品的产品周期也逐渐缩短,往往新的一代产品刚刚量产,下一代的产品却即将发表,制造厂于是把库存风险全然转嫁给系统整合商。再加上个人电脑的规格迅速升级,网咖的产业逐渐式微,近期手机的崛起,更是压垮这块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中年转业的念头,便在林祐平的脑中悄悄的植下。

2013年因缘际会之下,林祐平因朋友的邀约,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便一同去学习潜水,却开启了令他惊恐万分的震撼教育。正常的学习潜水过程,应该是学科、术科循序渐进的,尤其是遇到一个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更是如此,但林祐平的学习曲线却是如云霄飞车般的胆战心惊。OPEN WATER的前几次海洋实习,虽然历经中性浮力不好与过度耗气的过程,但水下的无重力体验、与鱼群共游的体验,便深深让林祐平着迷。但累积约莫20次的潜水经历后,他又面临到一些困境,主要是原生教练对于师徒制的重视迫使林祐平离开群组。

成为潜水孤儿的他,开始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潜,‘揪潜水同学会’这个Line群组便是从此刻诞生。在成立群组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来自不同系统得潜水员,更多是与原生教练理念不合的潜水员们,让他发现潜水这个应当饱含知识的产业,却是有着极大的资讯不透明。潜水员们常听到的如被教练强制推销装备、甫学完OPEN WATER就被推销ADVANCE OPEN WATER (进阶潜水员)课程、与非原生教练者潜水而遭原生教练斥责等奇怪的现象,让他发自内心想成立一个相对健康的潜水群组。

揪潜水同学会不以装备销售或潜水行程推广为主,而是以‘捡垃圾’为号召凝聚大家。从2015年的三个人,到现在主要群组已经累积130几位,他所抱持的想法就是因为不想遵循某些原生教练的种种作法,让更多人可以有不同亲近海洋的机会,只要你想潜水,社团的伙伴都会陪着你下水,更是不吝的给予分享各种水文与潜水装备知识。然而,为何会想成为一位全职的教练,主要是因为有一次举办净海活动时,被某些人攻击不是教练身份,为何得以组织活动,因此痛下决心考取潜水教练牌。或许就是因为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引导他逐渐走向垃圾园丁之路吧。

2015年正式考取SDI系统教练之后,在举办潜水活动与净海活动更是不遗余力,起先基隆潮境公园水下弃置渔网、宝特瓶与缠绕珊瑚的废布遍地都是,虽然生态因为海流与地形的关系比东北角其他地方更为丰富,但对于林祐平与揪潜水同学会的伙伴来说,这样的环境需要大家更细心的对待。因此,每次他带队下水时,都会嘱咐大家多携带一个洋葱袋,随手把触目所及的垃圾带回,这样的行为,就这样从2015年开始默默地持续了两年,也开始默默地感染身边的潜水员。

或许是因为垃圾少了,也或许是更多人到潮境来潜水了,透过水下相机的纪录,让我们揭开潮境秘密花园的神秘面纱,竟然在距离台北仅有40分钟车程的基隆,有如此美丽的潜点可以欣赏。也有赖当地的活塞教练、基隆市府、海科馆的支持,潮境公园所属的望海巷湾于2016年5月划定保护区,并于同年8月开始严厉执法,他们都戏称这里是全台最迷你的保护区,却是执法最严格的保护区,但也因为严格的执法,在2016年划定之后到潜季结束的9月,短短数个月之间便让潜水员们看到大海恢复生机的迅速,各类的笛鲷、海鳗、海胆都回来了,同年更在秘密花园礁石下发现4只一米长的大石斑鱼们,这在少见大物的台湾潜水环境而言,是十分令人感到振奋的消息。

林祐平资讯背景出身的工作经历,到了40岁突然面临转变,因为海洋他遇见了一群好朋友,也仿佛找到了人生的另外一段使命。动心起念竟然是因为一场渔民的抗争,还记得2016年9月,望海巷湾保育区举办检讨大会,让在地居民、渔民畅所欲言的官方单位对谈,那次的座谈会让他充分的感受到要推动渔村转型是何等困难。政府或潜水员希望划定保育区,主要是因为期盼保育区的溢出效益得以暂缓台湾近岸的渔业枯竭现况,渔民们从小以捕鱼为业,在政府法规与配套措施不完善的大前提之下,所有的禁捕政策对于渔民而言无非都是如鲠在喉坐立难安,导致当时座谈会的结果不欢而散。

望海巷湾4、5月都会有虎斑乌贼产软,但在渔民与钓客眼中,价值却不同望海巷湾4、5月都会有虎斑乌贼产卵,但在渔民与钓客眼中,价值却不同。京太郎提供

座谈会结束后,林祐平就在想:‘或许两边的人从来不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两条平行线的对话终究是不会有结论的,如果我们可以多认识一点彼此,是不是就有机会改变一点什么。于是他在2017年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据点。2017年的过年,一群揪潜水同学会的伙伴们挽起袖子,顶着冷冽的东北季风吹拂,着手开始整理现在揪潜水的据点-潮境天空。转述当时的伙伴分享,那时屋内的状况跟荒废的没有两样,屋顶漏水、冰箱发霉、热水器生锈、冷气故障等,在没有充裕的经费之下,大家都凭借著一股热诚支持一个简单的理想。

据点完成初步的整理之后,潜季也慢慢到来,林祐平开始尝试与当地的居民合作,不仅主动与当地居民合作出租潜水气瓶,主动让利给当地居民,也添购多样浮潜装备,免费提供给在地店家可以尝试租借装备,因为要让当地居民有感,就是让当地居民赚得到海洋观光财

经过一年的努力沟通与磨合之后,未来将有当地居民全职的投入海洋相关产业,不仅是潜水气瓶租借、浮潜装备租借、甚至是潮间带导览等,都是推动渔村转型的敲门砖。未来更希望可以培养在地人成为浮潜、潜水教练,让这样的产业得以在地扎根,试想,如果由一位当地人的导潜告诉远道而来的潜水员们,20几年前望海巷湾内是有鲸鱼的,这样带给潜水员们的冲击更大,更会让大家重视到海洋保育的重要性!除了水下栖地的整理与产业的辅导转型之外,揪潜水更有一群义工们,不吝的给予很多支持来让整个产业变得更好,譬如绘制望海巷湾潜水地图、保育区提醒看板、保育区认同贴纸等,都希望可以借由一些小小力量,让更多人更重视这片得来不易的保育区。

绘制潜水地图让大家更加了解这片海洋绘制潜水地图让大家更加了解这片海洋

现在揪潜水同学会仍在亏损中(以他的商业逻辑,未来应该也很难获利),但在写稿的当下林祐平又添购了10组潜水重装,他希望未来可以与更多自由教练合作,只要大家对于保育的理念相近,他很希望可以一同合作,并且建立完整且安全的导潜制度,毕竟要扶植一个在地的潜水观光产业,他相信需要让居民、教练赚取合理的报酬,才有机会让产业永续的发展下去。但事实是残酷的,一开始投入的时候也被很多人泼冷水,更有人在网络上以阴谋论来评论他,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下去不能轻言放弃,希望可以为第一个因保育区划定而逐步转型的渔村产业尽一点心力。

潜水对他而言是一种理念的贯彻,除了水下不触底、不触碰珊瑚之外,每次的活动举办或潜水旅游,他都希望团员务必携带环保筷与水壶,大家因为潜水而认识海洋,也因为潜水而了解海洋的现况,我们除了下海清除垃圾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林祐平这样说道:‘只要凝聚多一点正向的事情,自然会拨乱反正,形成一股风气’。当每个教练带学生都爱惜海洋生物,那破坏生态的人自然会被指正,当每一个潜水员都习惯上岸就带着一些垃圾,大家就自然视为习惯,海洋不就一点一点的变干净了吗?

因为净海,凝聚大家的爱护海洋的心因为净海,凝聚大家的爱护海洋的心

 

衍生连结:

衍生阅读:

This post was created with our nice and easy submission form. Create your post!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luetrendmedia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