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股神巴菲特連續13年持股25%!電動車界的明日之星 比亞迪 – ETF 先生-投資理財的第一站

https://www.chinahot.org/car/197585/銷量暴增88%,比亞迪獨修的技能開掛了!?.html

前言

這篇文章共分成三部分

  • 公司簡介與關鍵技術
  • 公司基本面全盤分析
  • Danny的投資建議

看完這篇文章你將完全認識比亞迪這間在中國眾多電動車廠商中的明日之星,以及獲得所有投資這間公司必要的知識,那麼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開始。

公司簡介與關鍵技術

做電池起家的電動車,業務涵蓋範圍極廣

比亞迪與其他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有本質上的不同,旗下有三大主要業務: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我們這次的主角新能源汽車,這代表比亞迪在業務上的收入來源將可以更加廣泛多元。

大部分的新能源車廠除了掌握自身關鍵技術外,其他業務大多外包給國內外其他廠商,在「深度」上,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掌握了電動車最大的成本來源技術,從「廣度」上,除了自身的電動車業務外,電池的專業技術也是維持公司穩健成長的地基,同時手機代工這類較低成本的業務也讓比亞迪的營收大幅增加。

關鍵技術一:電池效能的提升

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命脈,同時也是比亞迪的老本行,比亞迪的優勢在於掌握兩大電池的關鍵:效能與成本,其在電池市場與電動車市場同時打下十分穩固的基礎,讓自己處於穩健的地位。

以下我們拿中國的電池業巨頭「寧德時代」來比較:

比亞迪的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的電池是三元鋰電池。前者在電動車的應用上較為安全,在針刺測試下熱失控溫度可達到五百度以上,後者則不到三百度,且前者的電池生產成本較低,這能直接降低車輛的生產成本,以量制價在新能源車市場上取得優勢。

但磷酸鐵鋰電池的缺點是低溫時的續航力較差,再者,前者的整體電池續航力要比後者短。不過比亞迪在2019年研發出CTP技術用以提高能量密度,在磷酸鐵鋰電池的基礎上研發出刀片電池,這種電池能使行駛中的能量消耗降低,從而解決電池續航力的問題。

關鍵技術二:業務範圍廣大

以下是比亞迪的7+4全市場電動車戰略,可以看出其對電動車市場的野心與視野。

七大運輸方式 四大應用領域
自用車輛 倉儲
巴士大眾運輸車輛 採礦
出租專用車輛 機場
長途汽車 港口
物流用汽車
建築用大型車輛
道路清潔車輛

對照僅有自用客車業務的蔚來汽車,比亞迪的目標領域更廣,任何一項業務的成熟都能為其帶來廣大的市場,以深圳的市區公車網已全部使用都電動巴士,甚至世界各國皆在提倡環保的大趨勢下,我們可以看出若比亞迪在公共運輸領域佔得先機,將能為公司帶來空前巨大的利潤。

比亞迪還有另一項業務:雲軌。該系統類似台灣的輕軌,只是軌道是架設在空中,類似捷運高於路面的設計,這種設計相較於捷運的架設成本與車輛成本更低,定期檢查與維修也更加方便,同時也不會佔用路面汽車的空間,加上大眾運輸建設通常會與政府合作營運,以此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並打響產品知名度

對比我們之前分析的蔚來汽車僅只做新能源汽車外,比亞迪的業務還涵蓋了傳統的燃油汽車,而且價格十分親民,高階版本換算台幣大約介於50~70萬之間,評價版本甚至低於50萬台幣,以這樣的價格搶佔其他電動車搶不到的市場,有助於在公司電動車產業發展初期籌措到研發的資金成本,且可以同時又可以打出一定的知名度。


(上圖取自BYD官網

接著我們來看比亞迪的業務廣度,我們在上面提到公司兩大核心業務就是電動車市場與電池市場,剛好這兩項業務能夠相輔相成,達到1+1>2的效果,比亞迪生產的電池不僅可以當作電動車的原材料,其在手機電池的代工也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由於我們本篇重點在於電動車,本篇就不特別著墨於電池市場,我們列出比亞迪在手機電池代工的成就,從以下的業務規模就可以看出比亞迪不同於一般頂著高額負債的新創電動車廠商,而是在已經成熟許多的業務中看到未來的趨勢,從而開始電動車業務的巨大龍頭,這樣的公司能夠讓投資人更安心的掏錢投資。

  • 世界第二大手機代工廠
  • 比亞迪電子僅次於富士康的EMS供應
  • 從擔任諾基亞電池的代工廠
  • 小米與華為充電器的最大代工廠
  • 佔有全球2/10的手機代工量

不只做電動車,比亞迪新能源產業的縱向合併:電池與IGBT

比亞迪在為其電動車的市場打下非常牢固的基礎。從比亞迪的業務範圍中可以看出即使這間公司沒有電動車業務也可以有非常可觀的成就。

講回電動車產業,除了電池外,比亞迪還掌握了電動車的關鍵技術:IGBT(新能源汽車電源管理系統),這項技術堪稱整個電池系統的中央處理器電池動力模組要用大量的電力設備,電力設備中都含有功率半導體,混合動力汽車的功率元件比重 40%,純電動汽車的功率元件比重達 55%。是含金量十分高的一項技術。

基本面分析

銷量與P/S RATIO


(上圖取自中國熱點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在2021上半年比亞迪新推出的兩款旗艦車型的最新改版直接打入中國銷售排行榜的第五與第十名,客戶為什麼喜歡比亞迪?市調後的原因在於電池的安全係數較其餘車廠要高,加上可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旗艦車款十分令人心動。

今年年初,比亞迪發布了全新DM-i超級混動技術,依靠有效降低油耗的賣點受到市場追捧。從圖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以來,混動車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在比亞迪新能源車中的占比也是逐步提升,直到最近兩個月與純電動車平分秋色。

比亞迪做到技術優勢推動新能源銷量。在中國市場,比亞迪新能源業務開始反超特斯拉,從5月份開始,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就已經超過了特斯拉,比亞迪、特斯拉當月的零售銷量分別為31,908輛、21,936輛。到了7月份,特斯拉在中國的交付量大幅下滑,只賣出了8,621輛新車,大跌近七成,而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卻攀升至5萬台,打趴了直接競爭對手。


(上圖取自今日頭條

以下是比亞迪從2012以來的市銷率折線圖,我們可以看到比率在2020年才出現明顯的成長,之前提過PS RATIO成長原因可大概區分為二,一是股價上升,二是營收下降,對比下面的股價圖後,很明顯比亞迪是屬於前者同時帶動營收的成長。


(上圖取自財報說

在下圖中可以看到比亞迪的市銷率在2020第四季開始就有明顯的漲幅,而市銷率從20192020幾乎成長四倍之多,甚至在2021也維持在極高的水平,相較於股價只成長2.5倍,若市銷率成長4倍是否代表營收成長過低呢?我們以2020對比2021上半年的營收構成表對比可以看到下圖。


(上圖取自我愛電車網

上圖中營收成長並沒有如股價那樣誇張,但其實在各項方面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甚至總體營收達到50%的成長,以綜合成長率而言算是繳出一張十分漂亮的成績單,畢竟許多電動車公司的股價僅僅是因為投資人對產業的信心而起飛,實質上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盈利目標,比亞迪50%的成長已經算很優秀,所以大可不必認為估值過高而放棄這檔標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營業收入的大幅成長有極大一部分源自於日用電子零件與手機部件的組裝,車用部分雖然站到一半的份額,但是其成長力並沒有其他兩項業務表現得出色,這是「以專門投資電動車產業為目標的投資人」所需要注意的部分。

P/E RATIO

首先我們要知道對於許多電動車廠商來說,能分析P/E RATIO是一件奢侈的事。因為許多公司根本還沒有開始賺錢,也就是比率中的分母「E」是負數,而分析這樣的公司的P/E RATIO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比亞迪在控制營收與成本方面確實很有一套,否則每一季度要持續出現每股盈餘是十分困難的。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P/E RATIO的表現就正常許多,股價成長兩倍的同時比率也成長兩倍,代表盈餘結構是十分穩定,相較於特斯拉最近一期的PE RATIO高達383,比亞迪的203還是相對低的。

(上圖取自財報說

損益表


(上圖取自英為財情

整長比亞迪的季度損益表十分正常,其中並沒有特別異常的支出或開銷,基本上盈利多寡就是依照當季的營收來判斷,而我們前面也提到,比亞迪除了汽車這項業務外,手機代工也佔了幾乎一半的比重,而這些代工在每年的第二、三季度是旺季(舉例蘋果發表會通常在5月與9月舉辦),所以不難看出這兩個季度的營收會比較好,從而我們可以抓出一些投資比亞迪的建議。

投資建議

本業佔比疑問

投資比亞迪的時候我們需要特別注意,若你想投資的標的希望完全以電動車為業務取向,那麼蔚來汽車這類型專注於本業的標的可能會更適合你,我們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比亞迪基本上只有一半的營收來自於電動車產業的收入,這是連帶加上電車供應鏈上游電池研發銷售的數據,而有很大一半是源自於手機產業鍊的製造與代工。所以我們如果投資比亞迪,資金並不會完全押注在電動車產業上。

不過由於比亞迪的三項業務皆十分穩定,其所帶來巨大的營收能夠支持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開發,加上以電池產業為老本行轉型成電動車的廠商實在不多,這造就了比亞迪雖然看似業務內容分散,但其實各項業務之間都能夠互相支援的情況。

所以整體而言,Danny認為比亞迪的投資屬性絕對高於蔚來汽車,我會將這檔標的在電動車資產配置中提升到25%以上 ,因為其垂直整合的產業鏈加上已經開始營利的性質,業務視野的廣泛拓展,加上車輛十分親民的售價,讓Danny覺得比亞迪很可能成為電動車界的豐田汽車,在這塊市場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投資時點建議

以下是我給想要投資比亞迪的投資人的幾項建議

  • 巴菲特持有比亞迪約25%的股份,是看出大股東的持股意願的一項明顯指標
  • 中國政府對於購買電動車補貼金額是否有做更多補助或是削減
  • 特別關注中國本土市場是否出現更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以上三點都與銷量營收有關,而可以看出營收的增減會實在反應比亞迪的股價,例如2021年初股價的大跌的禍首是當季銷量不佳。

照以往的經歷來看,我會在第三季度公布營收左右,也就是銷售需求增加時買入,而在進入年末進入產能淡季的時候賣出,會是較適合的策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etf-money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