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紀錄片中的點滴人生】  日本NHK《乾涸的河流~中國留守兒童的心聲呼喚(乾いた河~中国・留守児童の叫び)》同樣訴說台灣偏鄉地方孩子們的故事

cut from recorded video

 

 

  「貧窮」,是人類世界許多社會問題的本質。

 

  貧窮的形式、樣貌隨著時代變化和社會變遷仍在繼續演化,直到讓人靜默以對,甚而絕望無言。

 

  如今,中國偏鄉農村所面臨的貧困問題已經不是過往大眾熟悉的刻板印象,雖然大致依舊還是自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經濟進入「都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階段的實況:

 

  年輕人離開家鄉、前往城市工作謀生、成家立業、生兒養女,再將兒女送回故鄉給爺爺奶奶照顧,薪水每個月匯寄回老家。

 

  然而同時,80後、90後的年輕世代對於家庭和婚姻的認知與責任也逐漸有所改變,這使得農村地區三代之間所面臨的是一種全新的「貧困」。

 

  中國農村偏鄉教育問題的核心始終來自於「貧窮」。但是近年來最大的變化在於出外打工的鄉村年輕父母也跨入新世代,對於老家上一輩父母和下一代兒女的家庭觀與責任感產生了變化,不再那麼的迫切掛心了!

 

  且偏鄉學校老師也對此表示憂慮:貧困鄉村地方上的孩子因為與父母親日漸疏離,而「越來越難教」了!孩子們不再像過去那樣積極想要努力讀書、一心脫貧。反而課業普遍拖延耽擱,甚至嚴重的還會有性格解離及自殺的傾向。

 

  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到城鎮打工而被留置在家鄉老家或寄宿在農村親友家中、長期與父母親過著分居生活的孩子被稱為「留守兒童」,在中國大陸現今已經超過令人怵目驚心的900萬人了!

 

  NHK在今年(2018年)3月28日製作播出紀錄片《乾涸的河流~中國留守兒童的心聲呼喚乾いた河~中国・留守児童の叫び)》,長期觀察城鄉變化,據此來瞭解在中國經濟發展及政策環境的調整中,社會弱勢族群與低端底層的真實處境究竟來到何種面貌?這是有關中國的其中一部紀錄片作品。

 

  片中,一位叫做「鳳鳴」的小女孩歷經了弟弟不慎溺斃、父母離異、父親與祖父母間的嫌隙、又與老家斷了音訊,8年來,長相甜美的鳳鳴從此成為孤魂般的農村少女。即使如此,12歲的少女依舊經常帶著微笑,讓人難以想像地以某種「成熟」在日記裡寫下她對於這個世界靈魂解離般的感受和思想:

 

  「我最喜歡的還是我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值得可靠的。有時候,我會自言自語、說一些心裡話給自己聽,不想給別人聽。」

.

  「每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的心就像是一個無底洞。」

 

  「不知道為什麼,只要有一個人站在我的對面或邊上,我的心就像一條河,立馬就乾了。」

 

  「什麼樣的問題都不翼而飛了,說出來的只不過是謊話而已。」

 

  片中受訪的偏鄉老師描述了現今中國鄉村地區出外打工的父母對於孩子教育冷漠的事實。老師即使有巨大的熱忱和使命感,想要跨越這道現實障礙真的是難上加難。

 

  「經濟貧困」,只是其中一種貧窮,但是「親情匱乏」是真正難以救贖的貧窮。

 

  紀錄片編導對於鳳鳴這位可愛又聰慧的小女孩頗多同情,也想要循循善誘。但是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卻讓人無言以對:

 

  「以後長大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成為一個混日子的人吧!」

 

  「為什麼不好好過生活,非得要混日子呢?」

 

  「能好好過嗎?我還能幹嘛呀?」

 

  小女孩的回答,字字撞入心扉……

 

  紀錄片中的生活場景其實也正在台灣偏鄉活生生上演,如果切換到台灣的時空環境,孩子可能會這麼回答:

 

  「我長大以後只能打零工或混幫派,就這樣過完一生吧!」

 

  而「親情貧困」不只是在我單車踏查偏鄉地方時感受到而已,在都市街頭遊走時也會無意間看到孩子孤獨身影,在每個時代、每個地方、每個國家、每個族群都有跡可循。

 

 

 

註:80後->1980年代出生的人們

  90後->1990年代出生的人們

  NHK《乾涸的河流~中國留守兒童的心聲呼喚》(簡中版)影片連結

  NHK《乾いた河~中国・留守児童の叫び》(原文版)影片連結

  本文已經刊載於「新公民議會」:http://newcongress.tw/?p=14653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ang 的頭像
Huang

福爾摩沙 太平洋島嶼上的孩子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huangys135pixnetnetblog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