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的壓力有多少來自工作?多少來自人際關係? | 李政洋身心診所

你的壓力有多少來自工作


有一次與一位案主進行沙盤治療,那位案主選了幾雙鞋子、擺了一位女孩被好幾雙鞋圍繞著的沙盤,案主描述女孩困擾著不曉得應該穿哪雙鞋,在案主的真實生活中的確有類似的心理困境,無法擁有一個真實的、舒服的自我意象,總是按照別人的眼光做選擇與判斷,常常放棄自己心中所想去符合他人的期待、眼光來決定與行動。



在諮商中常聽到不同的案主有類似的描述,他們都很努力成為某種樣子,在工作上,他們努力表現要獲得主管與上司的認可,在同僚之間,想要獲得認同、彼此歸屬,若同時身兼家庭職業婦女,也想成為能支撐家庭的強女人,回到原生家庭中,也要能貢獻己力、獲得認同,這樣的人在各種不同場域中,企欲獲得普同的肯定,回到單獨一人時,卻覺得又累又不像自己,卸下了工作頭銜、社交面貌、甚至是親職與配偶之外,真正的自己是誰,迷失在何謂真正想要的自我懷疑中。

人有時是以自我中心的角度嘗試滿足他人

這類案主的描述中,平時認真對待關係、對待工作,使命必達,有求必應,但很少覺得自己的付出獲得了相對應的回饋或認可,有的時候也會覺得,即使付出了很多,對自己的看法卻仍是負面、缺乏自信的,心裡好像有一個黑洞,不斷地透過向別人付出獲得認可,但怎麼也不覺得足夠,心裡的黑洞無限地去填補,卻無限的感到匱乏。

當自己累到身心俱疲,產生自我懷疑的時候,連愉悅的能力都逐漸缺乏,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逐漸淡漠,需要停下腳步來重新思考,是否生活偏倚了重心,過度投入在某些事情/關係,重新看看是否迷失了自我。

若不順從他人將會有災難是一種自我想像

躲避危險是人的本能,基於此,面對壓力時人以自我保護的模式與人互動,並傾向隱藏脆弱,因為表現脆弱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讓人無法預知後果而陷入不安的情緒。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順從與取悅他人,於是表現的圓融、體貼、細心與照顧。個人所感受到的危險與對災難的預言本身有時非常主觀,是一種過度自我中心的想像,可能僅是因為一些非語言、一些氛圍或是來自身體上的感覺。

過度地讀心(Mind reading)-以自認為好的方式想滿足他人,也滿足了自己。

讀心的心理狀態是常去猜想他人的期待和想法,心中常常會陷入「他這樣說是不是希望我應該這樣做?」、「他剛剛那樣是不是在拒絕我?」、「主管這樣說是否表示我表現得不夠好?」的懷疑,同時又害怕不順從的災難結局,決定以他人的想法為優先,在此大部分仍是自我中心的想法。

人是依照內在的人生腳本life Script演出,習慣久而成為生活方式

心理學家柏恩(Eric Berne)提出人生腳本(life script)的概念,認為成人的生活型態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人生腳本是童年時針對個人一生的計畫,與父母親互動經驗中被強化,又從不同生活經驗得到證明,內心決定以特定的劇本演出自己人生,於是對世界整體的看法、人生計畫被自己安排得像一齣戲,也自我導引走向預定的結局。因此人在生活中會不自覺地把內在腳本與結局活出來。

人某些行為目的出發點是要去滿足內心的某種情緒與需求,可能淵源自過去重要關係中無法被滿足、被認可的情緒,透過補償作用來完成自我滿足;也可能複製過去重複經驗的關係模式,持續用以因應當前的壓力。

這與為了要追求普同價值的真理,所付出的努力不太相同。為了彌補過去無法獲得的情緒,藉由從人際互動中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安撫的模式,傾向依附他人回應的付出,久了心裡上容易產生單方面的厭倦與怨懟,形成不對等的關係狀態。

卡在過時的腳本信念,無法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在童年時期對人生腳本的決定並不是出於深思熟慮、仔細觀察決斷而來,大部份時候從與父母、師長等權威者的互動中被強化,藉由自己的感受、情緒而下決定,對現實情況的瞭解並非客觀。

“要完美”的內在驅力,使人在生活中面對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想要有完美的表現,不允許自己屈服於挫敗感;“要取悅他人”的內在驅力使人以“不要做自己“、”不要重要“的內在腳本信念,在面對他人的要求與期待時,表現的“過度適應”,常為他人想過頭了、雞婆,或者放棄自己的相對權益、不為自己著想。

找回自己想要的樣子、想過的生活

學習在自己的想像與外在環境中劃下合宜的界線

這部分需要重新檢視一個能夠合乎現實情況並下判斷而做出決策與行動的能力,覺察在人際關係中產生的超負荷感,停下腳步來想想自己是否有過度適應的情形。有些時候向外求助、表示拒絕、接受自己的有限,並不表示自己不夠好,人我間設下合宜、適度的界線,為自己的行動找到底線,找回自我的安全感。

逐步開始設立界線的自我,會發現心理空間變寬闊了,也更有餘光能去欣賞生活不同面向的美好,看到自己的人生有其他的可能性,專注在更有價值與意義的人事物。

學習自我安撫(Strok

安撫未被認可與滿足的自我,呵護辛苦付出又疲憊的自己。肯定過去的自己已成就、已付出的部分;疼惜未來的自己,問問是否過度使用了自己,有些時候是否過度地想取悅他人,而忽略自我也需要愉悅。

從關係中尋求合宜的安撫

除了自我安撫外,學習適度地向伴侶、親人、重要他人尋求你要的安撫。如果很需要被肯定,可以表達希望對方在感受到你的付出與努力時,表達對你的認可與肯定。有些人會覺得索取來的肯定不夠完美,可能是因為內心對關係仍有不夠安全的感受,無法表現自己情感的脆弱面與需要。這一開始真的是不太容易,需要有勇氣自我突破。

能夠忠於自我的生活,讓人感到自由與舒適。覺察是否心疲累不堪,活不出滿足的自我?人生劇本可以改寫,就從想改變的那刻起,往內心深處做功課,允許自己跳脫過時的行為與人際模式。只要是建築在忠於自我、無傷害性的關係與互動中所做的選擇,永遠不會是錯。


參考書目:


看懂關係,療癒心靈2018)。江垂南、蔡明娟著。張老師出版。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2008)。Lan Stewart & Vann Joines


筆者介紹:

筆名  愛靈


本名:林德慧


台灣高考諮商心理師


專長與興趣:

心理創傷、沙盤治療、表達性藝術取向諮商、後現代取向諮商、校園諮商輔導與危機處遇、壓力管理、RfTCC關係治療訓練認證


現職:

李政洋身心診所 諮商心理師

我們心理諮商所 合作心理師

大專院校 兼任心理師、特約講師

擺渡系統設計 合作諮詢師


學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學士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畢

大專院校兼任諮商心理師、職涯諮詢師、特約講師

員工心理健康促進講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專任諮商心理師

科技部心理復健計畫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小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leepsyclinic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