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心靈的傷 身體會記住 讀書會前分享 | 李政洋身心診所



"醫生,我記得上次你邀請我記錄,生活中有沒有什麼事物、情境,會觸發我一些負面的情緒和衝動。我發現不用任何觸發的事物,光是我自己本身的存在,就會讓我感覺到不安。" 心理創傷患者的腦部,關於引發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反應,可能會異常活化,不需要任何外界事物影響,就已經會感覺到不安、無法專注。以下分享閱讀的心得與臨床所見。



第一個步驟:穩定


處理過度喚起-學會平靜的呼吸


學會平靜的呼吸,維持相對的身體放鬆狀態。透過幾次的深呼吸,可以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回復相對平衡。聽高醫大心理系林宜美教授,專精於生理回饋,在憂鬱症防治協會年會分享。只要讓吸和吐氣加起來約10秒鐘,就可以讓自律神經趨向平衡。建議每天練習10分鐘,我有時候也會在診間,與診友一起練習一下呼吸。


人際關係是寶貴的資源

范德寇醫生常詢問病患,能否想到成長過程中跟誰在一起會讓他們感到安全。與這些曾關心他們的人的記憶,有時就是重新跟人建立關係的種子。在治療中,我們可能會邀請患者,想看看,過去有誰會保護他們,有誰讓他們感到被關心、被照顧,或是誰可能提供一些很有智慧的見解。這些都可能是我們寶貴的內在資源,讓我們能夠充滿能量,再次來面對、來照顧自己的創傷。


採取行動-學習以安全的方式進入創傷

"我不需要建立什麼資源,那些對我都沒有什麼用,我只想要快點進入創傷,趕快處理。"有的患者,對於創傷對自己的影響,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跳過這些內在資源的建立,或是沒有考量到已經超過自己的容納之窗,有可能會再被創傷的感覺和情緒淹沒。在接受督導的過程,老師不斷提醒我們,創傷越多的人,要多建立內在的資源,等夠穩固了,在考量處理創傷。范德寇醫生提到彼得。列文提出的,溫柔的來回體驗內在感覺和創傷記憶,和EMDR治療師Jim Knipe所提出,持續植入此時此刻的定向感和安全感(Constant installation of present orientation and safety, CIPOS) 的方法,利用一些問題,讓患者可以穩穩的安在治療室中,或是利用傳接抱枕、面紙,讓患者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當下被拋接的物品上面,都有異曲同工之處。


第二個步驟:創傷處理


"醫生,我不是那種可以輕易說服的人,你不用想要說服我"過去在醫院受訓練,看到老師以純熟的認知行為技巧,挑戰患者的負面認知。一方面我覺得我不是很喜歡/習慣挑戰別人的想法,另外一方面在創傷中的患者,范德寇醫生建議將這些想法當做是認知的情境再現(cognitive flashbacks)。以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MDR)做治療時,就會評估這個部份,通常隨創傷隨伴隨的痛苦情緒被消化後,可能就會出現對於創傷情境,有新的認知。這個部份就是EMDR,在深植階段的工作。


把時間留給認識自己-雙重覺知系統

范德寇醫生自己接受治療時,體驗到體會自己的感受,和講述自己的故事,兩者之間的不同。他引用神經科學裡面,對於我們擁有的兩種不同意識來做說明。若是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會喪失跟自己此時此刻,根基於身體感覺的自我意識連結。


在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訓練中,老師強調,是非談話式的治療(non-talking therapy),在對記憶做減敏時,雙側刺激中間的停頓通常很短暫,只要確定有在持續進行,大部分的時間,都會保留給雙側刺激。我想就是要把治療,留給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跟與身體感覺有關的意識系統來接觸、溝通、和解。


整合創傷記憶

范德寇醫生提到催眠,在早期是廣泛用來治療創傷的方法。在催眠中可以引發相對平靜的狀態,來觀察自己的創傷經驗。最近參加蔡東杰醫師的線上工作坊,關於催眠與解離,裡面提到可能催眠本身,都多少與解離有關,有利用解離的特色來做治療。在與解離經驗比較頻繁的患者工作,也會使用一些與催眠有關的指導語,來嘗試讓患者可以觀察、接觸到內在不同的部份。


在跟解離症患者工作時,整合也包含了詢問所有的部分,是否同意來處理創傷記憶。有些部分不想參與治療的部分,可以先邀請他們回到內在的安全地。將其餘與該創傷有關部分聚集一起,同時來進行創傷的更新。


在看診時,有時會與診友分享這本書。有些診友處於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法好好吸收書中的資訊。有的診友,看到封面,認為書中可能有很多艱澀的資訊,沒有把書打開來看看。剛好借明年預計要辦讀書會的機會,將書中所見,和臨床所感做簡短的心得分享。

參考書籍:心靈的傷 身體會記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leepsyclinic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