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齡前幼童的人格發展 全國兒童文教

人格又稱為「個性或品行」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對他人或是對事物的適應展現,其行為都有自己的慣性和獨特性。形塑人格特質絕非一成不變,個體會不斷受到父母遺傳、環境刺激、學習優劣和身心發展成熟交互影響。只是幼童的變動性和可塑性較大,父母可藉由了解孩子的人格發展特性,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概念,增強生活方面的適應和好品格的建立。

學齡前幼童的人格特性與行為反應,如以下介紹:

4歲以前(包含4歲)

  • 孩子的思考方式多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自己當主角,好奇心強,喜歡到處探索,精力旺盛,較容易人來瘋。
  • 偏愛跟隨大人一直反覆追問:「為什麼?」有時依賴、有時耍賴,會用哭泣行為來逃避責任或達到訴求目的。
  • 愛模仿也樂意跟隨他人,喜歡和同伴玩遊戲、較不懂團體紀律,主張自己先玩先動手、愛搶第一,持續力不長,容易分心。
  • 對別人和善有禮貌,會表示同情也樂於與人分享。坦率天真、喜歡獲得注意和讚賞,情緒波動起伏大,但容易轉移、安撫。

5~6歲

  • 語言表達能力好,隨時喜歡向別人分享心情和描述見聞,滔滔不絕停不下來。學習興趣廣泛,能表達好惡,對自己充滿自信,玩耍不知潛在危險。
  • 專注力增強,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有時會將真實和幻想重疊,會把想像中的影像擬人化,害怕躲藏的妖怪或怪獸,怕黑、不敢獨處,有恐怖感,且會自說自話玩遊戲。樂於選擇、表決,但堅持自己的主張。
  • 喜歡和同儕玩角色扮演遊戲,能耐心等待又喜歡向人炫耀,容易引起衝突和鬥嘴。能為自己做錯的事道歉。
  • 有收拾和整理的概念,可託付責任,但需要清楚告知具體的規範和時間約定。

7~8歲

  • 喜歡與同儕玩假設性和競爭的遊戲,較能遵守社交禮節,但需再三提醒安全。喜歡討論和對話,會嘗試利用語言來溝通。
  • 強調「施與受」都要公平,視朋友為生活中一部分。有自省的能力,懂得並在意他人的評價,開始留意別人怎麼想、怎麼做。
  • 樂於接受挑戰和困難,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自主權,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誇獎,對別人的批評則非常敏感,會先找理由或者先責怪他人。
  • 逐漸明白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開始建立是非觀。對父母的關係敏感,對家中的事物開始關注,較喜歡圍繞母親分享點滴。

那麼,父母該如何培育學齡前幼童健全人格發展?父母在教養過程中,又應該注意什麼樣的細節呢?以下有幾個大原則,父母不可疏忽:

  • 在教養幼童階段,照護者的態度應避免過度關心、嬌寵放任、專橫干涉,或是冷漠不關心。應時時給予孩子微笑寬容、正向溫暖、信任支持和親密關愛,孩子的人格才不易偏離、造成遺憾。
  • 如果孩子在遭遇挫折、失敗和犯錯時,父母應及時給予同理心的回應和引導,還有對錯誤的討論和補救。如此才不會影響孩子變得消極、退縮、喜怒無常;進而有助於孩子韌性和自信心的建立。
  • 當孩子叛逆失控時,不要對孩子大吼怒罵,當大人提高嗓門,夾雜嘲諷、羞辱時,孩子容易變得沮喪、憂鬱,甚至導致孩子產生暴力傾向。規範孩子每日應分擔簡單家事,學習自己承擔和動手做,反而易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對家人的關心。
  • 鼓勵孩子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學習聆聽和尊重他人權益。悅納自己、相信自己總有成功時。鼓勵孩子樂於助人、以團體為榮,重視夥伴關係和合作精神,如此較能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樂觀進取的人格。
  • 在家庭方面,則須提供孩子每日規律的生活作息、重視生活的禮節。陪孩子養成運動和閱讀的習慣。盡量不要有3C產品的刺激(尤其是學齡前兒童)。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學習獨處和自己做主。因為孩子的自我學習速度,永遠比大人敎的速度快!

有感於社會重大案件頻仍,人們在憤怒中議論罪犯之際,專家學者更具體發現「反社會人格」多由於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發展不健全所造成。不要一味用大人的想法限制孩子的渴望,這樣才不會阻礙寶貝的成長;尊重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因為要成長的是孩子。父母不一定是幼教專家,卻是孩子第一位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一定要掌握奠定孩子一生品德基礎的關鍵期。最後,蒙特梭利曾指出:兒童在成長期間的種種學習,從來不會停歇或中斷,父母更不可以大人的觀點,來干預、規劃孩子的學習,否則會使兒童的身心機能產生偏差。

was last modified: 九月 7th, 2017 by 新手媽媽 cynthia 辛西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ncce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