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物理獎揭曉 「上帝粒子」2科學家獲獎 | 國際 | 新頭殼 Newtalk

比利時粒子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及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威爾‧希格斯(Peter Ware Higgs),兩人因致力於研究被喻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圖:翻攝諾貝爾獎官網   
比利時粒子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及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威爾‧希格斯(Peter Ware Higgs),兩人因致力於研究被喻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圖:翻攝諾貝爾獎官網   

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今(8)日下午6時於斯德哥爾摩公布,今年獲獎的是比利時粒子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及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威爾‧希格斯(Peter Ware Higgs),他們都致力於研究被喻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也因為其相關研究而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由也是物理學家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Staffan Normark宣布。今年得獎者是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彼得‧希格斯以及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弗朗索瓦‧恩格勒。

所謂上帝粒子,是指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所預言的一種基本粒子。在標準模型預言的61種基本粒子中,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的粒子。研究者認為,整個宇宙都是由這種粒子構成,是一個場,而這個場是能量。它塑造行星,星星和一切東西。

先前英國《衛報》在報導中就已指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希格斯玻色子的相關研究呼聲最高,但由於有許多科學家都在這個領域中厥有貢獻,因此具體應該將獎項頒給誰,可謂一大懸念。

希格斯玻色子是1964年由比利時粒子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與羅伯特‧布繞特(Robert Brout)率先提出設想,同年還有另外兩個研究小組提出類似結果,其中一個就是彼得‧威爾‧希格斯(Peter Ware Higgs),他同時也是於1972年命名希格斯玻色子的來源。而相關研究的學者所發表的論文,在《物裡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50周年慶祝文獻裡被公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2年7月,兩個獨立的研究小組利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一種新型粒子,並發現其行為特徵與希格斯玻色子十分類似,該粒子被喻為「上帝粒子」,而隨著此粒子的發現,在粒子物理學中可以描述強力、弱力、電子力這3種基本力以及組成萬物的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遂告完整,因此這個發現之前就被認為是本屆物理學獎的可能獲獎項目。

從1964年以來,共計有6位科學家對希格斯玻色子做出卓越貢獻,但其中居功甚偉的羅伯特‧布繞特於2011年去世,而諾貝爾獎項不能被追授,因此之前外界就預期最可能獲獎的是恩格勒與希格斯。今日結果揭曉,他們果然不負眾望獲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newtalk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