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奏者─在天才與流浪之間流離,在榮耀與邪惡之間往返

 

   

久違的寫部落格時間到拉!!

 

《獨奏者》

jKoTdQw5

 

 

這部電影 《獨奏者》(The Soloist)由曾經導過《傲慢與偏見》、《贖罪》小有名氣的Joe Wright 擔任主導演 ,而演員角色的部分則由   Robert Downey Jr.(Hollywood當紅炸子雞)   和曾以《雷》獲奧斯卡影帝Jamie Foxx 擔綱主要角色。從電影製作及演出陣容而言是予人期待以及想像空間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

2005年4月春夏之季,Steve Lopez(小勞勃道尼)在《洛杉磯時報》的專欄上描寫到,他在貧民窟碰巧遇到賦有才氣卻流落街頭且患精神分裂症Nathaniel Ayers(傑米‧福克思)。而納撒尼爾(Nathaniel)憑著驚人的藝術能力拉著只兩根弦的小提琴在街頭賣藝。不久,斯蒂夫(Steve)開始寫關於他們自己的故事並發表在自己的專欄,由此得到一大群讀者的關注。

在兩位主角結識的過程當中, Lopez時常扮演Nathaniel的「扶助者」,作為其「知音」,或Nathaniel戲稱的「天使」,兩人都在互動和溝通之中彼此皆有所成長。

 

Lopez體會的是從華麗的洛杉磯走到晦暗的貧民窟,更進一步而言,是走進流浪者的心裡;Nathaniel則是在歷程之中,尋見「真心」珍惜及傾聽他的心靈的耳─一段友誼─一個救贖─一個回家的路。

22155701834 

 

il-solista-film

 

 

就電影題材和故事本身有非常豐富的內蘊可供觀者解讀和詮釋,不論是看一位音樂天才如何地淪落街頭不得翻身到知遇伯樂賞欣並為之撰文,或看一段客觀地位不平等的友誼(精神分裂VS正常人)如何蘊釀並過渡到相惜,又或者從這兩人身上更深刻考察人們生活的動機與及人性種種。甚或是,在這篇故事中尋見人間尚有溫暖的角落和互助與友愛的心靈。「獨奏者」字義上、電影標題本身即可照映在Nathaniel的音樂和內心獨白,通過Nathaniel在「社會位置」上遭「唾棄」及「標籤化」所呈現的「心靈困苦的獨奏」與相對而言生活較為輕鬆而能伸手給予援助甚至專欄撰文的Lopez,由此可見,「獨奏」看似聚焦一人視角然卻反射且對比出整個「美國社會情況」及人類實際生活問題的「普遍性」。

images (7)

片中Robert Downey Jr 超越「鋼鐵人」形象和格局,回到文藝喜劇的位置,進一步拓展螢幕形象,而曾經的奧斯卡影帝Jamie Foxx 出演精神分裂的音樂天才,其摸仿功力維妙維肖,將患者身上的「焦慮」、「恐懼」、「憂鬱」、「浮躁」甚至「詭異的暴躁」等特質搬演地絲絲入扣而聲情並茂,其演出之感染力,足夠令人肅靜並同情故事角色。 旦上述是就演員精湛演技的部份,至於,導演Joe Wright的功力在這部電影的付出相較於其以往成名作,恐怕是「誠意不足」。因為不論是在電影應賦予觀眾「想像期待」的「強烈轉折與高潮」、「電影音樂性」、「電影敘述步調過緩」、「煙花式刻劃故事題材核心元素」...等缺失,都讓「獨奏者」這道美好佳餚,頓失柴米油鹽的提味和昇華,可惜了它原來可能企求的藝術高度

 images (8)

不過,電影製作或導演編導手法雖有它缺陷,但是「獨奏者」這個故事本身呈現的主題和思考卻是非常寬廣而深刻的。《獨奏者》具有不少社會學式的關懷,包括「階級」、「話語」、 「黑人與白人」(種族)、「區域」(貧民窟)甚至是「1新聞業界問題」(弱勢份子需要更多被報導和關注) 。

 

在電影當中有一幕,主角兩人在貧民區的街頭睡覺,Nathaniel的唸白說道:「貝多芬會在哪個窗口,看著哪個街區墮落。」 而此時Nathaniel又一邊唸著主禱文,畫面則帶過那些骨瘦如柴的人們與毒品販子,我們也會發現這些人大多是「黑人」。「黑人」這個族群在一般社會當中多屬「藍領階級」或「低階勞工」,更不理想的有「黑道」、「貧窮」、「淫亂」、「粗暴」這些標籤加諸在他們身上,以上這些敘述在我們一般認知裡面可能「沒有絲毫不對勁」,因為就統計及印象而言是如此,不過這電影畫面也呈現一個重要問題「為什麼黑人總要和這些負面形象掛勾?」、「為何多數黑人是貧窮且須居住貧民區?」、又為什麼我們「觀影者並不質疑黑人與這些負面標籤一定要有連結性這件事情?」、又,「是甚麼使得黑人這個族群似乎永久承接這個印象和事實?」

images      

電影中還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在Nathaniel 尚於「茱莉亞音樂學院」且尚未發瘋的往昔群體樂團練琴的片段,Nathaniel 因為不小心彈錯了幾個音符而被唸了一下,但是身旁的同學們(大多是白人)甚至老師都以一種細微輕蔑的態度與之互動,在這個畫面中Nathaniel耳邊開始喚起千奇百怪的聲響、耳語像是「黑盒子」、「噁心」、「髒臭」、「不配」...諸如此類的雜音鑽進它的耳膜,使之崩潰。同學們並不是真的說出口了,但是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及推斷,一直以來,Nathaniel身處的以白人為大宗的社區、城鎮、及特別是茱莉亞音樂學院這樣的高等教育學術社群,黑人可能接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或許不是物理性的,而是「忽略」他們、「漠視」他們、「恥笑」他們以及那種「白人種族優越的氛圍」,簡直讓人汗顏。這其實也是美國一直以來的「2種族問題」,法律上的黑奴制度早就消失了,旦在現實生活上黑人還沒真正走出「被奴」的陰霾。

 images (3)

這大概也是逼迫Nathaniel 在天才與流浪之間徘迴的一大主因吧。他用提琴的「力量」獨白,不斷發話、發聲,渴望被看見,渴望找到自己的音樂禮堂感受榮耀,他或許感受到須臾片刻卻又被環境定義他的榮耀是種邪惡,直到,他遇上 Lopez,一個願意拖著Nathaniel髒亂的收藏行李奔向禮堂的男人,放棄患者與常人鴻溝的男人,願意傾聽並給與協助的男人,至此,兩人的生命都被翻轉。

 

images (6)

 

電影中最美的畫面及故事核心的代表劇幕莫過於,Lopez偕Nathaniel在音樂演奏廳,安靜且心喜的享受音樂家們音符的播送,此時的Lopez在一旁注視著Nathaniel,雖然Lopez 感受不到太多音樂的感動, 卻感受到一個生命散發的光輝─Nathaniel的心靈的釋放─毫無畏懼的擁抱音樂的熱忱。對Nathaniel而言,這段結識旅程可以視不再孤單而被肯認、被在乎、被重視的友愛;對Lopez而言就是找到自己勞動價值,更深體察世界上那些軟弱心靈的憂傷和悲愴。當然還有更多的,就在每位觀者心中去一一品嚐。

 

images (2)

 

難怪, Nathaniel會對Lopez說:「你是我的上帝,我的編輯員。

 

難怪,精神專家會說:「與精神病患當朋友,感受他們的謙遜和藝術天份,以及懷抱夢想信念的高尚品質。

 

thesoloist-016

 

 

 

 

 

PS:

1.新聞業界問題

     像艾倫‧狄波頓(Alan de Botton)《新聞的騷動》中所提到的("THE NEWS"):

1  

     現代新聞機器無所不在的規模幾乎具有能力摧毀我們的思考能力,政治新聞、國際新聞、經濟新聞、名人新聞、災難新聞、消費新聞...何者真正關注了我們內心需求? 我們應該要體認到新聞是內省的ㄧ大敵人──而且是竭盡全力要與內省作對。

     新聞促成了一種印象,讓我們覺得自己彷彿生活在一個史無前例的重要時代理,充斥著急需觀注的戰爭、債務、暴動、失蹤兒童、首映後派對、首度公開募股與流氓政權的飛彈攻擊。再來,作者提到的:「我們應該偶爾捨棄新聞,轉而關注身邊那些比較不懂得表達自我的物種:紅隼與雪雁、蛛甲與黑臉葉蟬、狐猴與幼童...。」這裡,我想替作者加上「弱勢團體」,台灣其實有一些公民新聞網站,包括苦勞網、PeoPo、We公民新聞、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等,只是成效跟影響力可能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公民寫手加入才行!!

      說到這就慚愧了,身為即將進入傳播領域的研究生,本來一直要加入PeoPo卻一直未加。

      話說回來,其實關於「看新聞」,我想到教我新聞學的戴然老師(宋學維)提到,有個訣竅,就是看新聞說了甚麼之外,更要看「新聞沒說甚麼」。這部分補充到這裡,畢竟這篇文章談電影不談新聞。

 

 

2.階級」VS「種族」對於美國黑人的重要性為何?

 

      這個問題牽涉滿廣的,光是「階級」就有區分「Marx派」或「Weber派」,而「種族」本伸身深恐有「先天汙名化」的偏見存在。

      不管如何我想引用Robert R.Alford的研究,它是紐約市立大學特聘教授,傑出的社會學者,在他的學術鉅作"The Craft  of Inquiry" 《好研究怎麼做》第四章 「前景的多變項論證」裡就有對「黑人」的命運乖舛做些討論。

2  

 

其中最讓我驚訝的莫過於這一段:

      「當高比例貧窮與強烈的種族隔離結合起來,集中化的貧窮就無可避免。再者,貧窮的集中啟動了鄰里社會與經濟組成的ㄧ聯串附帶變化。藉由集中貧窮,隔離也集中了其他與此相關的狀況。像是零售需求下降、住宅荒廢增加、犯罪升高、混亂蔓延、福利依賴增加、家庭破裂增長,以及教育失敗提高等有害狀況,都因為高度隔離體制下貧窮律的升高而同步集中。

 

                          不過這段是作者歸納他人研究成果的文字,作者顯然還對此不滿,因為他認為這過度聚焦隔離文化及貧窮文化而非種族、階級本身,但是這無礙我們了解一項事實:

       黑人所承受的悲慘命運經常是貧窮、邊緣、隔離、種族、階級..綁在一起的情況!!

 

在電影中或在Alford教授的書中,都浮現一個研究問題:「甚麼因素解釋了當代黑人的生命機會?」

       作者Alford引用及歸納了了另一社會學家Wilson的研究成果,還有這些因素

 

a.白人與黑人勞動階級之間的競爭:因為前者總握有龐大政治資源導致黑人勞工被排除於許多職業之外。

b.種族主義的規範和信念強化了對黑人的剝削與排斥,最麻煩的是種族本身有心理學上的的先天成見。

c.資本主義剝削,以及統治階級對於經濟與國家的直接控制

d.國家的政策承諾,像是黑奴時代的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正當化甚至管制了種族不平等

 

 

個人補充大概到這裡做結,否則會講不完阿!!

自從考研以後,寫部落格的時間變少了,真的希望我有更多時間寫影評(心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nteya886pixnetnetblog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