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活著為什麼要努力?提升努力成效的兩個做法 | 杰雲管見

內容目錄

  • 碌碌無為,以後會更累
  • 如何有效的努力?
  • 拖延,讓我們一事無成
動動手分享出去

你有沒有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效,然後還會有很多人跑出來跟你說「選擇大於努力」、「機遇大於努力」、「找對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努力這麼久還不是沒效果」,好像選擇、機遇、方法都變成了「不努力」的擋箭牌。彷彿努力失敗之後的周圍的嘲笑和責難來得更多?什麼時候努力變成是一種罪過?

在努力之餘,你是不是也茫然過,不知道為什麼而努力?還有到底為什麼要努力?

碌碌無為,以後會更累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在大學有兩個同班同學,小杰在學就多方嘗試、累積自己的專業,大學四年也為了社團的事情忙到半夜、為了競賽的簡報通宵討論、甚至在幾天營隊的時間內需要不眠不休的討論,這些努力不一定會給予相同的回報,也的確非常的勞累。

小雲則是另一個典型,學科成績總求60分拿到學分就好,上課總是遲到翹課睡覺反正教授也不管,下了課後可以盡情的玩遊戲、出去玩,每天都可以過得很開心,可是到了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他就可能去一個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公司,日以繼夜的抱怨工作,卻無力改變現狀,以前的這些「不努力」全部都會要他付出代價。
人生是一條40年的馬拉松,多數人把這個馬拉松當成短跑,多數人犯的最多的錯誤,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眼前,而忽略了整條路徑。

雖然努力的好處是不確定的,但不努力的壞處卻是肯定的。那,我們怎麼讓努力更有效呢?

如何有效的努力?

一萬小時的定律廣為人知,主要是說我們要在特定領域投入一萬個小時,在這領域就能做出不錯的成績。但《高效努力》認為大多數人把這個概念簡化了,投入努力應該再加入三個前提:「目標、回饋、挑戰」。

簡言之就是努力以前必須要知道為何努力和努力到什麼程度(有目標),努力的過程要不斷的檢討,不論是與別人交流或者請教導師(有回饋),最後水準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要嘗試更難的內容,才會進步(有挑戰),加入了這三個前提,努力才會有意義。

很多人常常會吹噓自己有多年經驗,例如有五年銷售經驗的業務、十年管理經驗的主管等等,好像經驗越多代表能力越強。但這些努力累積的經驗,如果沒有經過檢討修正(回饋)、沒有目標、沒有挑戰,充其量只是機械式的重複同一件事情而已,說有多年經驗和一年經驗其實是一樣的。打個比方,我寫字寫了二十幾年,但字比很多國高中生還醜,正是因為這些花費的時間與努力,沒有這三個前提的緣故。

拖延,讓我們一事無成

最後講講拖延症的病根,很多人努力沒有成效都是因為被拖延所影響。拖延症最明顯的兩個現象,就是「很忙」和「逃避」。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老是「很忙」但事情做不完的經驗?而那些忙可能是看新聞、滑手機、或做一些瑣碎的事情,導致時間常常不小心被吃掉。高效努力》提到「多數人總是喜歡藉著忙不重要的事情,來逃避真正該花時間的事情」,因為大腦喜歡簡單的事情,並且期望立刻得到滿足。

另一種是「逃避」,很多人拖延的人是因為害怕失敗,寧可選擇拖延所帶來的痛苦,也不想面對失敗所帶來的自我懷疑。因為這樣可以說:「我只是不夠努力」而不是「我能力不夠」。

為了要讓我們的努力有價值,可以試著把重要的工作進行細分拆解,並且設定獎勵機制,讓我們從瑣事很忙中解放出來。另外面對逃避,挑選有挑戰的內容時,可以挑選難度較低的內容,逐步累積自己的信心,來戰勝自己的恐懼。

看完《高效努力》後反思,才發現自己常透過「假裝忙碌,來逃避真正重要的事情」,通常我都是在滑新聞或翻雜誌,所以我的拖延讓我的接收資訊量變得很龐大。從這本書中抓出的這兩個方法,在努力前設定目標回饋和挑戰以及克服拖延的技巧,可以讓我們的努力更有價值。

延伸閱讀:
如果你站在否定面,那看到的都是問題《絕對做得到思考法》

高效努力
  • 書名:高效努力:建構出線思維,打造能一直贏的心理資本
  • 作者:宋曉東
  • 出版社:采實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3/07
  • 去博客來購書
    (利益揭露:由此連結購書筆者將會有回饋金)



動動手分享出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rayinspace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