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宴與家宴》:故事說不完的年代

《國宴與家宴》是王宣一懷念母親的文章,書中主要是回憶食物、家人與記憶的關係,寫飲食更寫人間事態。本文作為王宣一轉型成為美食作家的重要關鍵,將她推向本來有點抗拒的吃飯工作者(美食作家)一途,自然有其可讀性。以下為本書之摘要與心得讀後感。

 

第一節「國宴與家宴」作為本文最主要的章節,也解釋了書名的來源。作者回憶幼時因家境較同儕豐裕,家裡多應酬交際,將父親工作上的正式應酬充滿童趣的戲稱為「國宴」,親友與小孩的歡聚則稱為「家宴」。這個時期的王宣一是快樂的,即使知道家裡的環境隨著父親身體不好而漸歸趨於平淡,但都因為有媽媽許聞龢(ㄏㄜˊ)(浙江海寧人),在辛苦也不會讓桌上的排場縮水了、怯場了,山珍海味仍未缺席各種場合,所以大人的世界並未影響到當時的王宣一。而許多王宣一成人後的拿手菜色(江浙菜為主),例如紅燒牛肉、如意菜、海參燴蹄筋等,也是在這個時候幫母親當下手挑沙拔毛時,開始了啟蒙生涯。

 

接下來的章節都比較短,讀起來也比前面快多了。第二節說「學做菜」,表面上說如何掌握食材的特性,因地制宜去面臨各種狀況,實際上說得卻是學母親的自信與從容。王宣一回憶起母親好幾次即使是穿著旗袍,到廚房很快速的出了幾道菜,出來也是從從容容,從來沒有滿身油煙或忙亂的感覺。第三節「陽光、貓與火腿」則是說60年代生活中的各種味道,如何構成她生命中童年的回憶。第四節「母親與西瓜」則是藉由母親喜歡吃西瓜,點出與母親、小市場與童年的趣事,只是本節的結尾讀起來頗令人惆悵,例如作者在母親過世後,搬離了原本住的地方,後偶路過母親常去的小市場,發現過去熟悉的攤販都已不在,只留下撫今追昔的感傷。

 

最後一節「隱藏的滋味-江浙菜」,則是我最喜歡的章節。作者透透底底的將江浙菜的特色,都介紹了一遍。例如作者在書中說到,「江浙菜料理方式以紅燒為主,.....河鮮佔有相當的比例,大閘蟹、毛蟹、河蝦、鱔魚及草魚等」、「...無錫菜帶甜,寧波菜口味重,揚州菜悶煮為主,蘇州菜細小精緻,杭州菜快火爆炒,紹興菜烹製河鮮」。讀卷至此,真羞愧過去囫圇吞多少的好料,卻未能細細品嚐其中不同。而所謂江浙名菜,王宣一在這邊也給讀者一些方向:「細數江浙名菜還真不少,又分四小件、四大件、八小盆、八大盆...四小件包括蘿蔔絲餅、春捲、銀絲卷、燒賣或蟹殼黃;四大件包括八寶飯、芋泥豆沙、酒釀湯圓與炒年糕;八小盆:烤麩、蔥烤鯽魚、油悶筍、雪菜百頁、紹興醉雞、醉蟹;八大盆:習慣指主菜,紅燒黃魚、紅燒下巴、揚州獅子頭、雞肉乾絲、無錫排骨、冰糖肘子、乾菜悶肉、鹹魚蒸蛋、西湖醋魚、東坡肉、韭黃扇貝、龍井蝦仁等」。附錄為當《國宴與家宴》出刊時,許多人見報後紛紛來要求食譜,作者應編輯邀請,整理了食譜如附。

 

首次透過文字接觸王宣一,應是透過網路上轉載《失去之後的溫度─點滴追憶王宣一》一文,詹宏志在其妻過世後提到:王宣一品嘗美食的細緻度非常的高,可吃出來別人吃不出來的地方。有次夫婦前往天香樓,王宣一一吃,說:「今天宗哥(主廚)不在。」又吃了第二口,她怒氣上昇:「搞什麼鬼,二廚也不在。」她氣沖沖就到廚房去了,果然主廚二廚都不在。當時我的反應和詹宏志是一樣的,心想「真有人能對食物敏感至此?」幾年後,當我開始因工作需求,需要在飲食上多琢磨時,也是有點受到《國宴與家宴》書名的誤導,誤打誤撞的讀了起來。本書讀起來就像是和一個老友話家常,懷舊著說著她年幼的時光與母親的點點滴滴。看著她生動的描述每道菜的經過,讓人不禁也想試著按書中所述下廚看看,或者是去走訪書中所提到的台北上海餐廳。但好可惜呦,隨著時間流轉,連《國宴與家宴》裡面提到的上海菜館如三六九、隆記菜館等早已熄業了,也只剩秀蘭小館還一支獨秀而已。


 

 

最後一次於紐約與新加坡友人下廚(Photo Credit:  Lee Hui Min)


 

 

位於永康街的秀蘭小館(Photo Credit: 詹家安)


 

國宴與家宴(經典回味版。收錄詹宏志專序、親自下廚重現五道江浙菜)

  • 作者:  王宣一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 ISBN:9789865824556
  • 規格:平裝 / 21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rick2012pixnetnetblog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