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諒我歷史學的不好,白帝城的白帝不是我以為的詩仙李白,而是他 – SheSay

清晨站在郵輪房間的涼台上,讓我為之振奮,日出之前,江兩岸的峰頂縹緲虛無,日出之際,彩雲環繞,時聚時散,變幻無窮,仿佛蓬萊仙境。郵輪停靠在奉節,今天要離岸遊覽白帝城,遇上難得的好天氣。

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膾炙人口,早已深深的印入我的腦海裡。所以我一直想當然的認為白帝城的白帝是詩仙李白,這次才明白白帝原來是公孫述,一個我很不熟悉的名字(原諒我歷史學的不好)。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借此自號白帝,並名此城為白帝城。這下讓我惡補了一下這段歷史。

走過這座長長的風雨廊橋,眼前出現了一座高大的雕像,近前看到是諸葛亮的塑像。身後的石碑上刻著諸葛亮的出師表全文。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瑯琊陽都(近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接觸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發明家。諸葛亮散文代表作《出師表》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蜀漢建興十二年病逝。後劉禪追其為忠武侯,後世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遊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這尊高約2米的石像,是唐代詩聖杜甫,他一生命運坎坷,生活困苦,後在奉節寓居,被美麗的山川名勝吸引,留下了很多令人賞讀不倦的詩歌。

登上高處這裡便是白帝城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白帝城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距奉節城東8公里,距重慶市區451公里。它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遊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

夔門又名瞿塘峽,雄踞長江三峽之首,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中,它是最窄、距離最短的一個峽。三峽大壩蓄水後,夔門依舊是天下奇觀:一江清水現夔門,平湖秀色悄然觀。

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劉秀入川,公孫述戰死,白帝城毀於戰火。如今,城牆遺跡仍清晰可見。在公孫述稱帝的12年間,各地戰亂頻繁,而白帝城一帶卻比較安寧。後人為懷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廟,立其像祭祀,故稱”白帝廟”。白帝廟坐落在瞿塘峽口的白帝山上。遠遠望去,紅牆顯影,樹木蔥鬱,樓台亭閣點綴其間。朝霞如錦、彩雲繚繞之時,更有仙山瓊閣之美。

參觀遊覽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等候多時也沒能拍到一張無人的照片。

三國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托孤。現白帝廟中塑有劉備托孤的彩色群像,其藝術再現了當時劉備托孤之情景。

明良殿,這座巍峨寬敞的殿堂建於明嘉靖11年(公元1532年)。殿內供奉有劉備、關羽、張飛的彩色塑像。明良殿內最初是公孫述的塑像,是當時的老百姓為了紀念公孫述而建。至明朝,公孫述的塑像被搬開,為劉備像所代替,廟內還有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塑像。

文革期間,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四人的塑像均被破壞,將他們的頭部砍掉。而四個小太監卻保存完好,因為他們認為小太監也是屬於被剝削階級。故文革後明良殿經過重修,人們看到的明良殿內除了四個小太監有脖子以外,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四人均沒有脖子了。

武侯祠位於明良殿西側。祠中供奉諸葛亮及其子孫諸葛瞻、孫諸葛尚的彩色塑像。據史書記載,諸葛亮的這一子一孫也是賢臣,為蜀國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諸葛亮是劉備死後蜀國的實際執政者,曾被封為武鄉侯。他治蜀期間勵精圖治,政績斐然。

東、西碑林分別位於明很殿與武侯祠兩側。這裡薈萃了從隋代至清代的70多塊碑刻,那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的埤文,是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兩塊隋碑,距今已有1300餘年。一是《龍公山墓志》,一是金輪寺舍利塔碑。在東碑林,《鳳凰碑》和《竹葉碑》風格獨特,堪稱瑰寶。東碑林的碑石上被清代人刻上了:”同治九年六月十九日,大水為災,高於城五丈”的字樣,從觀星亭而成為珍貴的水文資料。埤林中還有一塊刻著清康熙帝禦筆的詩碑,這是康熙書寫的一首唐詩,是賜給一位告老還鄉的清官–監察禦史傅作楫的。詩文是:”危石才通鳥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何處,澗水浮來落花”。

你能看出這一幅詩畫碑的絕妙嗎?咋看它是一幅竹子,但仔細觀看卻大有玄機,因為每片竹葉都是一個字,這就是堪稱瑰寶的《竹葉碑》。

白帝城風景如畫,古跡甚多。早已成為中外遊客遊覽長江三峽風光的必遊之地。今天的白帝城不僅有明清時期的明良殿、武侯祠、觀景亭、望江樓等建築,還有風箱峽懸棺展覽,我第一次見到了懸棺。懸棺,顧名思義,就是將死人的棺木葬在人跡罕至的懸崖裂縫中。奉節懸棺分布在長江沿線,大約都是葬於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這是在遊船上看到懸崖峭壁上僅存的幾座懸棺,三峽工程建成後,水位抬高了70-100米,那麼高的絕壁古人是怎樣將棺材放上去的,至今還是個未解的迷。

三峽工程建成後,水位抬高。白帝城四面環水,成為人間仙境,景色更加美麗迷人,遊船可直達城中。

作者:雨萍、空谷幽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首屆中國園林攝影大展金獎獲得者。攝影師、自媒體人、旅行家、多家自媒體網站原創作者、酒店體驗師、視頻達人。聲明:本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商用。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shesay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