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完全不處罰,就能把孩子教好嗎?

現今對孩子的教育認為一切要用愛的考量為出發點,凡事鼓勵、事事尊重孩子,沒有打罵處罰、孩子的教養環境里只有鼓舞與快樂!

承上述,我覺得,我非常認同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一切用愛的考量為出發點。但是,不能打罵、不能處罰、不能約束孩子!一切的約束要改為引導,彷彿只要脫離了上面說的,就不是愛的教育。

但是,我認為真正的愛,應該是努力教養孩子成為一個明事理的人,而且是從小就開始!很多父母會認為,他還小,他是孩子、是北鼻,他不懂的,不用說太多。不,我從不認為!我也不覺得孩子不懂!再怎麼不懂,或許語言上的邏輯不懂,可是看着父母認真嚴肅的神情,沒有一個孩子不會懂!孩子都是很聰明的,每個孩子都一樣!

2歲後的孩子,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凡事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這是人生成長過程,父母可以輕鬆去面對此事,但不是坐視不管,又或者認為此為過渡期,等孩子大了,他自然會懂。

我們常常看到有孩子口無遮攔沒禮貌,孩子若從不知曉自己如此的行為舉止是錯誤的,這樣的習慣一直下去,長大後,他又能如何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是不對?恐怕也是成長過程中經過他人一再的用各種方式提醒,孩子在一頭霧水的情況下受傷後,才知道自己錯了。

當兒子正式進入2歲之後,我不否認,做父母的我們真的是多花上一倍的心力在照顧他。我這裡說的照顧,不只是吃飽穿暖而已,更多的時間,我跟先生都在建立孩子的正確行為和觀念,然後不斷的試圖解決孩子的錯誤方向。看似一件普通的事情,猶如吃飯喝水般,孩子卻總是愛說我不要,甚至,一天可以說上幾十次的我不要!說了我不要還不打緊,孩子還會強烈的用行為動作來表態這3個字。可能是在地上打滾,可能是強烈暴哭,也可能是亂摔玩具來表示:我-不-要!

剛開始,我總是苦口婆心,在他用錯誤的行為表達之後,我仍舊是覺得孩子嘛!說說他後,孩子有改善就好,我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改變!我說的內容不外乎都是:你要乖乖吃飯才會長高高啊!你要乖乖洗澡才會香香啊!你要多喝水水才會嗯嗯啊!

內容,很少有反向思考,幾乎都是正向引導。漸漸的,我發現,若是沒有在行為上做規範、做約束,孩子又該如何知道他的行為帶來的後果跟影響是什麼?總是一再的說道理,引述別人的感受,對孩子不痛不癢,長高是什麼?香香是什麼?反正對他而言無所謂,因為他不能理解,因此不在心裡留下痕迹,說過便忘,效果當然不彰。

跟先生商量後,我決定一起改變教養策略。不再只是好說歹說,而是同時加上行為規範!必要時,小懲大戒是會有的。不再只是正面引導,同時加入反向的後思動作。例如:當孩子說我不要吃飯的同時,我除了告訴孩子,不吃飯會肚子餓之外,原有的飯後點心也會一併的沒收。當孩子強烈的表達我不要收繪本的同時,我除了告訴孩子這樣會造成髒亂之外,因為沒有收好繪本的這個錯誤行為,所以繪本會被媽媽沒收好幾天不能讀。

當孩子說我不要洗澡的同時,除了告知孩子不洗澡會髒髒臭臭之外,我還會告訴他,因為他沒有洗澡臭臭,所以晚上媽媽不想跟他一起睡,因為沒有人想要跟臭臭睡覺。

我提供選擇給孩子,這是選擇,然後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用說,孩子一開始絕對是挑戰父母的規範!於是,他開始發現,不吃飯,也不會有點心!直到下一餐為止,中間只能喝水。他發現,不收繪本,所以繪本都被媽媽收起來,放在房間的高台上,想看也不能看,哭鬧也沒用,因為媽媽有言在先,沒收好就是沒收。他發現,不洗澡,全身髒兮兮,臭臭又黏黏,媽媽不讓他上去床上睡,他只能睡媽媽房間的地墊(如果沒有洗澡是不能上床的,就算是我、是外子、是孩子都一樣,這是我一向以來的規矩)。

兒子一開始,一次、兩次、三次,他會大哭大鬧試圖逼父母就範,我跟外子就像是鐵了心般,決心不予理會,然後會一再告訴孩子,媽媽說好的規範,如果不遵守,就是如此。結果,孩子可以連續哭鬧一小時,甚至是以上,鬧到我們不動怒都難。父母不是聖人,不可能沒有情緒。因為孩子的哭鬧不休,我一定會請他去角落罰站、冷靜,暫時離開媽媽的小圈圈,用意是,他冷靜,我們也需要緩和!當彼此都緩和了情緒,我一定會讓孩子用嘴巴說出自己犯的錯誤,然後跟爸媽道歉。例如:我下次要趕快洗澡,媽媽對不起!用詞彙清楚的說出自己的問題之後,下次會更記得,自己曾經犯過的錯。

再來我會抱着他,擦乾孩子的淚水,告訴孩子媽媽罰他的原因,以及因為他的不配合造成我們什麼樣的困擾,再帶着孩子趕緊去洗澡,乖乖上床跟媽媽一起睡(剛開始孩子給予我的挑戰,我會視情況讓孩子有機會去彌補)。

吃飯這件事情,孩子對我的挑戰大約是3次。可能是不吃飯,可能是挑食。但是,換來的後果是,餐與餐之間不會有點心只有水可以喝,既然他不吃,我會在他面前直接把飯收掉。3次之後,孩子每每嘗到餓肚子的後果,不敢挑食也不敢再說我不要吃飯!(當然我也會視情況而定,如果孩子是因為身體不適導致胃口不佳,我也不會胡亂要孩子乖乖就範,天底下沒有一種規則是死的,要因時因地制宜才對)。

如此堅定的決心,在過了一年之後,3歲的兒子像是突然開竅般,變身為守規矩、懂規則的孩子。原本是不順心就哭鬧的小霸王,變成1周只會哭鬧一次甚而2周一次,越來越少……(當然可能跟孩子上了幼兒園也有關係)。孩子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一切不會手足無措。

所以,孩子心緒安定有安全感,快樂開心的時間,比以往更多。孩子懂得大哭大鬧不是好方法,不跟着配合規範就是要自我學着負責後果。到底要成為一個不讓人喜歡的人?還是要成為守則的好孩子?我認為,這是父母有必要清楚讓孩子知道每件事情後果的義務。

但是,這不是威脅。不洗澡會臭臭,身體會不舒服,同學會不喜歡你,這是必然的結果,不是威脅!這是提供孩子做出適當的抉擇!這樣的責任對父母而言,是責無旁貸的。畢竟,沒有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被人喜歡(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孩子迎合著所有人,做到處處惹人愛,世上也沒有人是人人愛的)。

我想我更注重孩子的反向思考能力的培養。也就是,應該先思考後果,然後來決定做出選擇(當然,有很多人認為這出發點打的是安全牌,似乎也就缺乏挑戰與冒險犯難的精神,凡事皆有利弊)。

有了規範、有了制度,孩子充分知道,現在的他如果做什麼事情,會得到什麼後果自己願不願意為這樣的後果負責?我認為,這是我希望孩子走的方向,起碼,他要能對自己人生負責!同時也做一個負責的人。

責任,應該是要從小就培養,不是長大後才學習。孩子慢慢成長,我也從約束、制約、規範中,讓孩子學着體恤。在孩子乖乖收完繪本之後,我會說:真感謝你這位小幫手,讓媽媽辛苦上班一天之後,可以輕鬆一下!在孩子吃完飯後,我會要求孩子把吃完的飯碗放入水槽,然後我會說:謝謝你這麼乖,自動把碗放入水槽,等一下媽媽洗碗就會很方便,不用再去收。

孩子每每得到讚賞之後,也會由衷的記住,體恤媽媽(大人、老師)的辛勞。因為有他的幫忙,可以讓媽媽多點輕鬆,少點辛苦。幾次之後,孩子學會付出與體會,看到媽媽洗衣服時,會說,媽媽我可以來幫你嗎?媽媽你好辛苦唷!(不懂得付出的孩子,也不會懂什麼叫做感恩)。

我是部分時間由孩子選可以選擇的選擇!好比:目前有個遊戲時間的空檔,我會詢問孩子想做什麼?所以孩子可以選擇要去畫畫、玩拼圖、找爺爺奶奶玩玩具。

我會讓孩子選擇,這些是他可以自由選擇的,我不會說不,然後是承諾!孩子可以自行做出承諾,但是承諾后就要做到。我很注重所有人給予的承諾,當然我更要培養孩子對承諾的注重。

君子重然諾,說到就要做到!所以,只要孩子做了抉擇:好比我拼完拼圖就去洗澡,那麼,我就一定會要孩子做到這個承諾,因為承諾不是說說而已。我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我信任他的承諾、也給孩子相對可以選擇的自由空間,卻不是全部可以自由決定,也不是承諾了可以不算數。

教育孩子負責任要從小就開始,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大人講的話而無法教,你可以用語言加上行動,加上你的面部表情,孩子一定會懂。

來源:看中國
http://b5.secretchina.com/news/15/03/31/572407.html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atchinese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