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教育應該是這樣-天下為暢

教育應該是這樣

2011-07-28
「我依然記得那些靠我一己之力學會的東西」 ~ 《黑天鵝語錄》
 
第一部分:幼兒教育,年齡0~6歲
 
打從娘胎起,「教育」就已經開始了,以自身為例,小女Mia在肚子裡面時,爸爸就用低沉磁性的嗓音唱歌給她聽,把過往曾對不同女性的豐富情感融合為一,輕柔的唱給我前世的情人,和我今世情人的肚皮聽。傳說爸爸唱歌給胎兒聽會讓孩子性格較沉穩,冷靜的人才能成大事,Mia至今表現明顯比同輩成熟,媽咪,我想我們贏在起跑點了!
 
這世界上分兩種人,一種人相信天份,一種人相信努力,十個成功的人有九個是屬於後者,所以從一開始,身為父母就要盡一切可能讓孩子成為第二種人,行為舉止言語要稱讚他的努力,而不是她的天份(聰明),要讓他的字典裡沒有放棄,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努力才有棉花糖吃。勤能補拙、亦加速優秀,一個肯努力的天才是很可怕的,像Michael Jordan、Tiger Woods、李小龍、和曾雅妮那樣的可怕。
 
雖然我不太記得我小時後的事情,但幼兒教育就像是一個「靈魂的基礎」(這真深奧),多多少少會影響下一階段的教育。在這方面我們家看的是「百歲醫生」系列叢書,叢書的意思是每一本都看。我的小孩教育是否成功,要很久才看得出來,因此幼兒教育我不適多著墨。
 
此階段教育重點:讓孩子用力探索這世界,父母保持快樂的心境(感情要好),豐富正面的愛和情感定會潛移默化至你的小寶貝。
 
第二部分:小學教育,小一至小六
 
這是人格發展的根基,此階段重點在於讓孩子愛上學習這件事,我沒念過幼稚園,所以小學的第一天,我是抱著「渴望學習」的心態去上學,第一節下課我也報著「渴望交友」的心去認識同學,老師心中八成想著:「這小朋友在家悶壞了」。我對小學的記憶十分鮮明,因為我的attention全放在學校,積極學習和交友讓我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老師眼中的模範生,所有正向的回饋建構了我的自信,鼓勵我要做第一名,家庭連絡簿中老師給我的評語是「好勝心超強」,我媽不以為意,這難道算缺點嗎?
 
在《教育應該不一樣》中說到:家長會傳達錯誤的觀念「你把書念好,家事就不用做」,讓小孩該負的責任和義務都不重視,產生後續的人際問題。嚴先生 長壽說的話都是經典,責任感從小就得培養,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後,他會發現念書只是他責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很多社會中的失敗者,遇到挫折就逃避,正是因為缺乏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的人一無是處,為人類七大缺點之首。
 
家長需注意小孩的全方位發展,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鼓勵他們問問題,再鼓勵他們自己去找出答案,給他Google牌的魚竿讓她自己釣魚去,你不可能永遠回答他的問題,亦沒有資格回答他的問題,讓孩子養成自己「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長輩唯一可以幫忙的地方,也是黎先生 智英一再倡導的成功心法。一個能夠自己問問題、又自己找出解答的人,將來勢必是一個人才,此時你的教育已成功了三分之一。
 
嚴先生補充:家長或師長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引導者」而不是「權威人士」,不要用技術性的教材或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扼殺孩子對學習的好奇和熱情…一個真正的好老師,不用什麼都最棒,也不用什麼都知道,但是他要能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找到最棒的解答,這才是「解惑」。
 
童年只有一次,它應該是最快樂的,家長應盡可能將快樂和學習連結,把「榮譽感」和「成就感」無形的灌到孩子心中,讓學習沒有壓力、沒有恐懼,只有歡樂、活力和一顆好奇的心。
 
此階段教育重點:把《心態致勝》看三遍,內化到無形為止。
 
第三部分:升學教育,國一至高三
 
若說小學和大學是歡樂的時光,那麼中間的這段就是黯淡的歲月,但,這完全沒有道理!台灣(或亞洲)教育錯的非常離譜!我認為亞洲人和外國人優劣的分叉點,應該就是在於這段時間的教育有著明顯不同,為什麼外國人有創意、創造知名品牌、還可以不用加班、大發世界財,而亞洲人很遜,其因就是因為這幾年的「不當教育」。這是非常嚴重且緊急的事情,但很可惜,這也是台灣家長害怕並拒絕改變的事情。
 
學習應該是沒有壓力的,學習者也不應分好壞。「升學壓力」是教育失敗的罪魁禍首,他讓多少孩子不再熱愛上學,不再渴望學習,「考試制度」是好奇心的謀殺者,「成績單」是學習熱情的一盆冰水,「早晚自習」是在消耗學習壽命,「重考」則是個人競爭力的退步。從哇哇落地的小嬰兒,不斷的探索這世界開始,終於在這裡撞到了一堵牆,原來學習這麼痛苦;原來學習的速度要跟上群眾;原來學習的績效不好,我就不被別人看重;成績要好,我就得每日唸書補習,完成爸媽和師長和同學的期待,為何學習是有條件的?要有標準門檻?為何學習要迎合升學體制,而不能隨心所欲、主動選擇呢?這所有的一切會影響人的學習價值觀,不同人生的分歧點從此開始。
 
我很幸運在國二初,就出國接受西方教育,當然我們也有功課、也有考試、也有同儕競爭,但我們沒有升學壓力,所以我們「失敗的風險」很低,低到我們可以用多餘的時間去打冰上曲棍球(團隊精神的學習)、去幫鄰居剷雪、割草賺外快(賺錢能力的學習)、去適應種族歧視(國際觀和自我檢視)、去跟老外吵架打架(體能和語言的鍛鍊),我們的學習多元而有趣,而且是心甘情願,自動自發,成績單只是我們「學習結果」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你知道怎麼著?我的功課依然名列前茅、A等畢業。馬後砲一下,我認為這道理就像攀岩,明明有很多塊石頭都可以抓,有不同的路徑可達山頂,這塊不行試試別塊,但升學壓力的學習環境就像只有一直線的石頭排列,你要不就上、要不就上不去,然後上不去的人就不再想玩了。
 
嚴先生補充:「每個家長都應該有能力和責任,看出小孩的天賦,功課不好的小孩若沒被鼓勵找到其他才能,就會漸漸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是個輸家。」
 
此階段教育重點:忘掉「升學壓力」,「升學」和「學習」沒有關係,找到適合自己的石頭一樣能攀上頂峰。建議書籍《教育應該不一樣》。
 
第四部分:謀生教育,高三畢至「高等教育」前,通常稱之「大學」
 
慢慢進入到精彩的部分,學習到了這個階段,心態又回到歡樂、熱情和好奇心,第一次擁有「學習的掌控權」,可以決定該學什麼、何時翹課、加入什麼社團、跟哪個異性拍拖,有了掌控就有了自信,一種未經琢磨的自信,有了自信就可以開始混,所以上課打瞌睡,睡的越快、越久,就越酷、越有個性,很明顯的,學生的素質開始浮上檯面,不會自律的人開始剝落淘汰,其他人繼續前進,「學習」在此時有如開閘門放狗,有些狗暴走狂奔,到處嗅嗅撒尿佔地盤,有些狗只會在原地吠,你若常上網就知道我的意思。
 
在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老師」,一個理想的老師除了傳授知識、要能燃起心中學習的火焰、而且力道要強、頻率要高、啟發性要大,更重要的要去影響「知識外」的一切學習,包括品格、價值觀、氣度、和人生各個角色的成功詮釋。到了最後你會發現,這位「人生導師」的角色,只有自己才有辦法扮演,所以我們來畫下本文的關鍵重點:最好的教育,來自你自己。以下這些話忘了是我自己想的,還是抄來的,總之是我累積的筆記:
 
- 每個人所受教育中最好的部分,都是來自於他自己,其主要價值在於訓練心靈,讓心靈養成持續用功學習的習慣。解決一個問題能夠讓人學會如何解決另一個問題,這種知識才叫學以致用。我們自己的主動努力是最重要的事,任何設備、書籍、老師,都無法取而代之。
- 通往天才的路上充滿了辛勞,成為頂尖大師,除了自己的刻苦努力之外別無他途。
- 每個人都接受兩種教育,一種是來自他人,而更加重要的另一種,則是來自於他自己。~ 吉朋 (Gibbon) –> 這肯定是抄的
- 最優秀的老師,最能夠明白自修的重要性,也最知道激勵學生靠自己一切能力主動求知,靠自己的積極主動發展潛能,教師做的事不過是引導、帶領、鼓勵、啟發這些學生罷了。
- 影響你最大的,是你讀過的書和認識的人
 
教育,並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給予創造知識的能力。上再多的課,看再多的書,聽再多的話,如果只是把別人的東西複製貼上(像上面那樣),那你做為一個「老師」,並沒有很稱職的教導自己、啟發自己、探掘出最好的自己,身為一個老師,教導一位最重要的人,你必須吸收大量日月精華後、去蕪存菁、反覆驗證、思考出一套屬於自己的信念,並在人生的不同情況中微調、適應、改變、升級。所謂名師,就是能啟發你思考,讓你做到上述的人。所謂名校,就是環境中可能存在於較多的這類人,去影響你的心智行為,也許是教授,也許是同學,不過這也不一定,名校也出過很多人渣敗類,連吃屎的都有呢。
 
差不多就這樣,最後還是要推一下嚴先生的想法:
 
進步的教育應該走在就業市場之前,所以我們不需要太多「學術型」老師,傳遞那些畢業後無用的理論,他提出「開平餐飲學校」是熱愛餐飲學子的第一志願,還有「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全球前三十強設計學院,都是大學教育的「實務化」。以此延伸一下,我倒希望未來能有一所「網路實戰大學」,每屆老師和學生的共同目標就是打造一個國際化的網站,出國比賽為國爭光,順便賺錢回饋校園,就不會有畢業即失業的問題。若有人要投錢讓我當校長,我有信心在三年後回本,六年後享譽全球。離題了,以後有機會再講。
 
第五部分:高等教育
 
剛說了重點是自己教自己,所以簡單的說,當您自己變高等了,您所受的就是高等教育。
 
複雜的說,當您懂得越多,您會覺得懂得越少,然後越渴望學習,這時你心中的學習惡魔就會讓你不舒服,逼著你繼續精進,尤其是你看到身邊的人都很有競爭力,你會更大力的自我激勵,你會願意花錢去向大師學習,你會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你會想要認識更多有志之士,你會考慮出國或念MBA以求心安,或者,你唯一要做的只是深耕你的專業。
 
很多國外評論家說高等教育正在泡沫化,還有創業家帶頭鼓勵年輕人輟學來創業,外國人也許早就發現了「自己教自己」才是王道,也有其信心來嘗試,比起亞洲人來說,老外比較注重培養思考力,比較能獨立思考,也比較敢運用新知識。相較來說,亞洲人所謂的死讀書,就是滿腹知識卻不懂得運用知識的人,像是背著很多書的驢子,我認為書念到多高等,例如碩博士,若你的自修能力根本沒被觸發,只有複製,沒有創造,那勢必是跟著別人屁股走。
 
活到老,學到老,猶太人將學習視為終生不懈的任務,所以他們才是最富有的民族(財富和心靈都是)。教育是國家強富的始因,教育部比什麼國防、經濟、外交、內政部都來的更重要,當人民的文化素養,知識水平、創意思考、品格倫理、心靈智慧都逐漸提升,縮小落差時,這才叫強國。人的思考力一旦被禁錮、被限制、被共產,縱使有錢有勢,又有啥子用?(金城武腔)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endellyu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