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快樂嗎?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內在的安定感!

孔子說:「古代的人,會隨著物的變化,安住於當下,他的內心是不動的;而現在的人,內心遊移不定,會隨著身外之物的起承轉合晃來晃去。」

 

明白道無處不在,就會產生一種安定感

 

《知北遊》中有一段關於東郭子先生的故事。

 

有一次,東郭子先生備好酒菜,請莊子一起吃飯喝酒。莊子平常是很高傲的,當然不會吃嗟來之食。但是人家請吃飯嘛,於是就坐下了。

 

坐下以後,東郭子先生就問:「莊子先生,請你跟我講講什麼是『道』。」這就好比你有一位四川的朋友,平常你跟他聊天都是用普通話,突然他拉著你說:「你能不能給我講幾句四川話?」這個行為多少會讓人有一點兒不知所措。

 

莊子面對東郭子先生就是這樣。莊子在寫書的時候,通篇寫的都是道、氣、有為、無為……可是當他被東郭子先生拉住問什麼是「道」時,就愣在那裡,有點兒尷尬。

 

東郭子問莊子:「你天天講的道,在哪裡呢?」

 

莊子只能無可奈何地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說:「不行,你得給我說清楚在哪裡。」

 

莊子說:「在螞蟻那裡。」

 

東郭子說:「你怎麼那麼不高級,一說就說到螞蟻。」

 

莊子又回答:「在稗草那兒,一種最卑賤、最常見的野草那兒。」

 

東郭子充滿疑惑地問:「怎麼越說越卑下了?」

 

莊子繼續說:「在屎盆裡面,在茅坑裡面。」

 

東郭子隱隱約約地覺得莊子在耍他:「你玩我?」

 

莊子說:「沒有啊,你知道嗎,你問我『道』在哪裡,我只能告訴你,道不在哪裡。」

 

我看到這一段對話的時候,產生了一種信心——如果我們相信那個運行的規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的話,那麼就會有一種推論:道在比特幣中、在房價中、在中美關係上、在育兒裡、在男女關係當中、在自己的成長當中……

 

當我們有了這種信念和信心以後,就會產生一種安定感。

 

這是一個變化極其迅速的年代,大部分人都被每天的新生事物折磨得惶惶不可終日。一個聲音高喊著:「你再不進步,就被時代拋棄了。」「如果你不瞭解這些,你就完了」等等。

 

而讀《莊子》,則會幫助我們截斷這種擔憂,因為你會發現,世界的變化和你內在對一個東西總是不變的堅定信念之間,產生了奇妙的連接。

 

真正的快樂,是「不將不迎」

 

在《知北遊》裡,顏回也總是問孔子這個問題。

 

顏回問孔子:「我聽老師說,『不將不迎』——無有所將,無有所迎,就是不要送走什麼,也不要期待什麼。請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

 

孔子說:「古代的人,會隨著物的變化,安住於當下,他的內心是不動的;而現在的人,內心遊移不定,會隨著身外之物的起承轉合晃來晃去。」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原來早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人們對於時代的變化就充滿了強烈的焦慮感。

 

既然過去的人跟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差不多,那麼莊子給予我們的建議也應該是有價值的。

 

莊子幫助我們建立起了一支內心的「錨」,並且借助孔子的嘴說出「不將不迎」這四個字——在心裡面沒有送走什麼,也沒有期待什麼。

 

莊子為什麼要借助孔子的嘴開出這四字藥方呢?顯然,任何時代的人,對時代的變化都心存恐懼。

 

我們內心期待什麼?我們內心害怕失去什麼?在這背後,其實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假設:那些失去的將永遠不來,而那些可能會來的東西,將給我們帶來痛苦與幸福。

 

但是如果你認真地一層層剝離,會剝離出一種很奇怪的感受——給我們的東西和我們的感受之間,未必是真正直接相關的。

 

如今大部分人都比小時候能獲得更多的東西。想吃火鍋,就坐計程車吃一頓火鍋;隨心所欲地為自己買一款喜愛的商品;還可以拿起手機給遠方的朋友傳訊息,告訴他:「我現在吃得很好,你別擔心。」

 

表面上是問候,其實是炫耀

 

你可以這樣做,但是這一切比以前更加便捷的快樂,真正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並沒有帶來任何改變,甚至可能僅僅是帶來了更多的煩惱而已。

 

我們發明了汽車,但是大部分人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卻更長了;我們使用了更多的通訊工具,從電話到短信,到電子郵件,到微信,到微博……溝通的手段更多了,但人和人之間的瞭解卻並沒有增加;食物的種類也變得更加豐富了,但是大家卻追求那些沒有被豐富、被更多的工業化加工所生產出來的食物……

 

王東嶽老師說:「你看,無論是衣食住行,你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原來技術的進步,並沒有在本質上讓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我不服氣,我說:「不會吧,社會總是在進步的,比如說人壽命就長了吧。」

 

如果你去過廣西巴馬,你就可以看到那些沒有享受到現代醫療制度保障的老人,也可以活得很長。

 

如果不是因為戰爭,其實大部分人在鄉間,想要活到七八十歲,也是可行的。以前所謂的平均壽命很短,那是因為兩夫妻生下八個孩子,總得「淘汰」幾個。那些不幸早產的、被淘汰掉的孩子,讓整個平均壽命年齡降低了。

 

孔子、孟子、莊子,都活到了七八十歲。莊子,一個沒吃飽的人,也能活八十多歲。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會對因為技術進步而帶來的社會進步這件事情,產生了隱隱地懷疑——技術好像也沒有改變我們什麼。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腦、電子郵件以後,我們用的紙張反而比以前更多了,你不覺得這件事情很可笑嗎?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是這樣。

 

因為各種原因,自殺的人遠遠多於被殺的人。飽死的人和餓死的人數量雖差不多,但飽死的人更多一點兒。在當因為營養過剩而住進醫院的人,大概是因為營養不良而住進醫院的一千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哪一種不是因為營養過剩?

 

因為時間是會變化的,所以我們要送走什麼;我們要挽留什麼;我們要期待什麼;我們要害怕什麼……這一系列的討論,你會發現它經不起實際的推敲。那些經常變化的東西,的確在變化,但是並沒有我們想像地那麼直接與我們的快樂和不快樂劃上等號,它們之間甚至沒有正相關關係。

 

這一大堆討論,恰好是孔子回應顏回所說的東西。他說:「明白了這些道理的人,就不那麼想挽留一些東西,也不那麼期待一些東西,這就叫『不將不迎』。」因為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businesstoda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