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慈濟熱心志工送暖到獨魯萬

站上第一線的慈濟志工,也許來自不同國度、各自負責殊異的救災任務,卻總能在最短時間內,同理感受災民的喜樂哀愁,相互激盪出堅定的正面能量。

李偉嵩

 

救災總指揮李偉嵩:
參與救災,我一輩子已夠本


「這是我從小講的話,如果你們聽得懂,就表示我們都是自己人。」超過兩個月的海燕風災救援過程裡,無論是在以工代賑的集結點對災民說話,或在歲末祝福會場演講,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總先以當地方言向所有人問候。

「自己人」絕不只是客套話。六十歲的菲國華僑李偉嵩,出生在萊特島南部的小鎮Hinundayan,與獨魯萬距離僅約一百公里;由於地緣關係,兩地居民使用的方言接近。因此李偉嵩雖已超過三十年沒回故鄉,但憑著牢記兒時鄉音的語言優勢,仍得以比其他只會使用官方菲語(Tagalo)或英語的國際救難團體,更快速拉近與災民的心理距離。


用當地語言溝通
菲國華僑 把災民當「自己人」


第一眼看見留著五分平頭、嗓音雖然沙啞,卻還是興沖沖地仔細解說災區情況的李偉嵩,還以為他是位高中老師。當地慈濟志工透露,李偉嵩在馬尼拉經營的實驗室耗材生意,為他累積了財富與人脈;但自從二○○八年接下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以後,他二話不說將事業交棒給下一代,只為全心完成證嚴法師交付的任務。

去年十一月初海燕颱風過境菲律賓時,人在台灣的李偉嵩接獲證嚴指示,提前返菲規畫救災。此後兩個月,除元旦短暫回家三天外,沒有任何休息時間;難能可貴的是,除了李偉嵩夫婦,七位子女更有五人曾赴災區擔任志工,堪稱全家總動員。

身為菲律賓分會的執行長,李偉嵩一肩扛起救災總指揮的責任,除了掌控現場狀況、調度物資、人力,並定期向台灣彙報救災狀況外,還得扮演與菲國官方及媒體聯繫的公關角色。「菲律賓是個講究派頭、位階的地方,亮出『CEO』這個名號,對方會覺得比較有面子,也更願意聽你說話。」李偉嵩笑得有些無奈。

推動以工代賑計畫初期,獨魯萬狀況依舊十分混亂,慈濟志工大多每天只能睡四到五個小時,李偉嵩更得二十四小時回應媒體採訪需求,常常在深夜開完會以後,獨自向媒體簡報工作進度;清晨五時天還沒亮,又得強打起精神接聽電台call-out,「有時候接起電話都不知道自己人在哪裡,害怕不小心說錯了什麼。」

經商多年磨練的生意頭腦,也派上用場。以工代賑計畫初期,獨魯萬每天都清出數以噸計的廢棄物,卻苦無大卡車運出城外,李偉嵩從外地找來一批貨車司機,約定每天基本工資五百披索(約新台幣三百元),如果載貨超過十趟,能領一千披索。重賞誘惑下,卡車司機果然格外賣命,有效解決垃圾問題,「其實我本來就打算給一千,只是用了一個小方法,讓他們更有效率。」

雖然每天工作超過十八小時,但無論再怎麼疲憊,只要出現在賑災場合,李偉嵩一定會用充滿活力的語氣鼓舞群眾。「比手語的姿勢要標準,像你這樣大拇指和食指同時伸出來,好像是開槍打人,我們是自己人,不可以開槍打人,對不對?」李偉嵩在一場活動上,假裝嚴肅地對台下說,引來一陣笑聲後,自己也不禁笑了出來。

「因為使用相似的語言,這些人就像自己鄉親一樣。」李偉嵩說,看見許多災民從絕望中逐漸站起來,更讓他相信人性的善良,能戰勝一切磨難,「能和大家一起把一座城市救起來,我這輩子已經夠本了。」

李偉嵩
出生:1954年
家庭:已婚,育有2子5女
職業:曾為化學儀器公司負責人,1995年加入慈濟,現為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

 

羅美珠


資深志工羅美珠:
我的心,永遠留在獨魯萬


「參與過這麼多次的救災,這是我見過最嚴重的一次。」個頭不高、一張圓臉總是帶著溫暖笑容,就像鄰家阿姨般親切的羅美珠,回想起剛抵達獨魯萬時的情形,不禁皺起眉頭,直到談起因為救災與當地居民結下的緣分,才又綻放出慈愛的光芒。

六十三歲的羅美珠,是慈濟的資深志工,曾經參與過九二一大地震、四川大地震等國內外救災活動,總希望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撫慰失去家園的災民心靈。

「行前會議上,有人說當地受創情形非常嚴重,女性非常不適合去,但當時沒想太多,只想去了解一下狀況。」懷著和過去救災一樣的心情,羅美珠在去年十一月十九日抵達獨魯萬勘災;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先遣部隊,未料一下飛機,眼前的災難遠超乎她所預料。

「機場被夷為平地,大家都在飛機旁領行李,更別提驗關了,雖然有許多人來救災,但也有很多人急著逃出去,四周都有軍警坐鎮,整個機場亂到不行。」離開機場,行經的路徑滿目瘡痍,羅美珠與其他志工顧不得裝備嚴重不足,當下決定啟動賑災。

風災後,獨魯萬最缺的就是食物。羅美珠看見路邊挨餓的災民,決定烹煮隨身攜帶的香積飯分送。然而,在救災分工極細的慈濟團隊,香積飯向來都由「香積組」、負責烹煮,羅美珠一竅不通;眼看香積飯、大鍋子、瓦斯爐等物資陸續送達,香積組卻遲遲不見人影,她決定憑著印象土法煉鋼,「這麼多人沒東西吃,我們不能再等了。」

好不容易透過越洋電話,向在台灣的志工問到製作方法後,羅美珠卻得面對沒有足夠的清水烹煮的困境。她透過翻譯,找來十五位被她稱為「香積男孩」的壯丁,幫忙挑水、烹飪,「因為語言不通,一切都用比畫;他們做得很認真時,我就會說『good、good』鼓勵。」羅美珠笑著回憶。

「當第一桶香積飯煮好時,看起來色香味美!大家都好高興。」為了盡量讓所有災民每天至少能吃到一餐熱食,羅美珠一天花十二小時烹煮香積飯,一天最多分送一千六百公斤的熱食,供應給一萬多人食用。


「come、come、eat」
台灣阿桑撂菜英文 走進災民的心


只會簡單英文字彙的羅美珠,在發放時只能不斷地喊著「come、come、Tzu Chi(慈濟)、eat」,告知災民有熱食可吃,但語言隔閡並未造成距離,絕大多數災民都會依照志工手勢,守秩序地排隊領餐,有些人還會開心地手舞足蹈,「看到他們的笑容,我就有動力繼續下去。」

這段患難與共的經歷,讓羅美珠與當地災民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感。羅美珠回憶,在外發放熱食時,不論烈日或下雨,「香積男孩」們總會站出來為她撐傘;若地上有積水,男孩們也會貼心地放上木板,以免她弄溼鞋襪,「雖然我是來救災,卻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

有一次,當羅美珠因為男孩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而心疼落淚,男孩竟反過來安慰她:「阿姨,沒關係的,不要哭。」貼心的舉措讓羅美珠更不捨,「這些孩子做的事,早已超過以工代賑的五百披索工資。」

三星期過後,台灣志工返台前,羅美珠與「香積男孩」是哭得最不捨的一群人,「原本叫我別哭的大男孩,自己先哭了起來;如果你是我,會不會感動?」

一月中旬,羅美珠再次跟著慈濟志工重新返回獨魯萬,這一次她再也沒有哭泣,只是笑著呼喊路上重獲新生的居民,「我和他們就像是親人一樣接近,我的心會永遠留在這裡。」羅美珠揚起臉來自信地說。

羅美珠
出生:1951年
家庭:已婚,育有2子
職業:家管,1981年加入慈濟,現為全職志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businesstoda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