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超市面臨的減塑大作戰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專題報導 減塑
3 mins 2019 年 5 月 2 日

作者: Greenpeace

薄薄的塑膠包裝,用完即丟,讓人容易忽視它對環境的影響,直到海洋生物胃裡充滿塑膠垃圾,才感受到它輕輕一片積累起來「巨大的存在」。從源頭減量,在消費者日漸意識到減塑的必要,超市企業應當也負起責任。

從我們一早出門上班、上課,到傍晚下班和放學,至晚上採買鮮食回家,一天內會去便利商店、生鮮超市,乃至大型量販店這些地方。您可曾發現,生鮮蔬果或是烘培熟食,常有多層包裝,除了塑膠、保鮮膜,甚至有時也加上了托盤和塑膠盒呢?

光是採買少量鮮果或熟食,可能難以注意到,小部分的塑膠包裝會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但當每項產品都是如此包裝賣出,累積起來的塑膠垃圾量,就很可觀了。

你家附近有超級「塑」場?

綠色和平實際走訪全臺70家賣場,包括一般人最常去的便利商店、超市,和周末最受大家歡迎的大型量販店,包含7-Eleven、全家、美聯社、全聯、頂好、愛買、家樂福便利購、家樂福量販店、大潤發、Costco等店,發現這些商店和賣場裡的生鮮蔬果、烘焙、熟食和蛋類等四大區域,有近八成的品項會使用塑膠來包裝其中又有近四成商品用塑膠袋包裝,而又以蔬果類、麵包和蛋糕的塑膠包裝為最多。

由綠色和平在內等環團和環保署共同成立的「海廢治理平台」,去年推動2030年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時程,包含塑膠袋、免洗杯、免洗餐具、塑膠吸管的全面停用,今年7月全臺也將首次實施內用塑膠吸管的禁用。當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逐漸意識到塑膠製品對環境產生的重大衝擊時,企業面對如此共同的塑膠污染危機,自然責無旁貸,也需負起社會責任,對塑膠包裝的生產和回收,以及減少用量上,提出解決方法。

超市減塑,生產者有責

每年全球有1,27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這些垃圾因亂丟、未被回收好,或是從垃圾掩埋場流出,造成另一種前所未見的海底生態浩劫。去年7月,自綠色和平及其他環團展開全臺海岸線上的垃圾快篩大調查以來,初步預估整個臺灣海岸上的垃圾,需達2000多輛垃圾車方能清運完成,而這還只是目前留在海岸上垃圾的數量。隨著海水漂流,這些垃圾來來去去,若不源頭減少,根本無從海岸上消失的一天。

臺灣的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量販店占了市面上商店的大多數,市占率近70%。這些在我們生活住家附近,到處都有的連鎖超市和商店,方便的提供我們生活所需,卻也同時是使用大量一次性塑膠的來源。為求源頭減量,今年5月,綠色和平發出調查問卷,要求上述超市商店企業,確實統計商場裡一次性塑膠的使用量,並公開塑膠包裝的使用情況,減少賣場商品的過度包裝,負起「生產者延伸責任」,同時也負起保護環境的社會企業責任

綠色和平呼籲超市,應優先淘汰只使用一次的塑膠包裝:

  • 海灘常見的塑膠垃圾,包括:寶特瓶與瓶蓋、塑膠袋、保麗龍、吸管、攪拌棒、杯蓋等。淨灘數據顯示,回收並未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些已經溢出到自然環境的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超市應優先淘汰。
  • 難以回收的塑膠,如染色的塑膠托盤、保麗龍托盤、容易沾染的塑膠薄膜等。
  • 非必要的塑膠,如多層、繁複的包裝,以及完全可以重複使用取代的塑膠餐具、塑膠袋、餐盤、外帶容器等。
  • 最後,技術上可回收,不代表真的有回收,或回收後真的有再利用。超市企業應提供「實際上有回收」的數據。

「裸裝」也很好買

不少消費者回想起,以前用家裡瓶子去「柑仔店」(臺語「雜貨店」)買醬油的回憶,或是跟著爸媽上傳統市場,拿個袋子直接把「光溜溜」的生鮮蔬果放進去的購買經驗。綠色和平的民調發現,臺灣有約8成民眾支持超市賣場減少使用塑膠用量,也願意直接從超市購買沒有塑膠包裝的生鮮蔬果,即「裸裝」的產品。

在綠色和平於全球推動連鎖超市減少塑膠用量以來,已有數家超市承諾減塑,例如在英國,擁有超過900家門市的連鎖超市冰島(Iceland),歷經各種嘗試,成功減少1,500噸塑膠用量,減幅達11%,並承諾於2023年前,去除自有品牌的所有塑膠包裝。

面臨大環境和海洋受到的塑膠污染衝擊,臺灣超市要如何帶頭減塑,將有賴您我以及廣大公眾的共同呼籲要求。

推薦閱讀:
綠色和平呼籲十大知名超市加入減塑行列
超市減塑,從日常中開始改變的減塑運動
超市塑膠大作戰:一場生產端與消費端共同面對的消費運動
超市減塑:只要跨出腳步就比原地不動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greenpeaceorgtaiwa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