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疫情後與自然重生:跨黨派立委綠色振興政策聯合建議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專題報導 氣候
5 mins 2020 年 7 月 7 日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疫情期間全球出現許多環境好消息,但這並不足以達到巴黎氣候協定所設下的減碳目標,因此政策規劃如何兼容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疫情後期從政府、企業到民眾,都必須省思的課題。

在經歷數月的封城後,如何使城市從疫情中復甦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首要課題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引發社會及經濟衝擊,在臺灣,行政院為紓解民生及產業財務困難、提振經濟,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共編列新臺幣1.05兆元預算,而這僅僅是整個振興政策的一環。疫情使全球環境獲得喘息,然而現階段的決策對未來數十年深具影響,因此,振興不應止於重啟經濟,應是企業與政府面對氣候危機及為下一代打造永續發展的轉型時機。綠色和平提出10項針對能源、運輸及減塑的振興政策建議,並獲得跨黨派立委連署響應,從各自的位置努力,讓臺灣延續抗疫的成績,持續贏得世界關注。

夏季用電高峰 創能節能共創能源永續

振興措施適逢夏季,尖峰用電量將成為挑戰,加上臺灣高達4成的電力來自於燃煤,其帶來的碳排放亦十分可觀。臺大風險中心民調指出,超過7成的民眾支持振興應結合能源政策,且贊成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應超過20%,因此振興方案應考量氣候風險及低碳永續環境,加強綠能建設與投資,方可使經濟復甦同時減少空污及碳排放,共創永續未來。

用電大戶使用再生能源可有效減少火力發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亦可分攤夏季的尖峰用電壓力

發展綠能 增設企業再生能源補助:為契約容量800kw以上企業用戶推出「企業綠電優惠」,獎勵使用15%以上再生能源電力、補助建置綠電系統,為即將實施的「用電大戶條款」超前部署,並帶動社區共榮。例如美國紐約州在2020年4月初通過的「加速再生能源及社區福利法」,將透過州政府進行大型再生能源建設,且給予地區居民回饋。

節能加倍 增編設施設備汰換獎勵:經濟部2018年啟動為期3年的「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以全臺每年約14億元的預算推行設備淘汰,經費明顯匱乏,例如節電項目中的「臺北市服務業節能汰換補助計畫」年度經費8,000萬元,發布首日就發罄,其他縣市也有同樣情形。即便經費不足,經濟部卻無增加預算及延長政策之計畫。應增加整體預算且延長實施時間,為企業、民眾省下電費之外,節能設備也有潛力分擔5%~10%夏季尖峰用電壓力。

綠色債券 發行公債加速綠能建設:以「綠色債券」形式募資建置綠電設備,以躉購費率作為債券利息,開放民眾小額認購,與民共富。同時,政府優先提供閒置公有地興建太陽能發電場,例如臺北市福德坑「能源之丘」,即是使用閒置垃圾掩埋場設置綠電,提升土地再利用價值且避免選址的環境負擔。事實上,臺灣再生能源潛力已成為投資標的,2020年沃旭能源與法國巴黎銀行合作,在臺灣發行7年期、15年期(固定利率0.92%、1.50%)面額共新台幣120億元的綠色債券,帶動金融市場發展綠色金融商品。

推動低碳觀光 減少報復性環境衝擊

隨著疫情降溫,6月7日起防疫新生活啟動,暑期觀光潮湧現,交通部提出防疫旅遊、安心旅遊、吸引國際旅客等方案,於此同時應推廣大眾運輸結合低碳旅遊,可透過盤點規劃電動車系統、加碼相關優惠以提高電動車普及率。

低碳出遊,讓環境與身心靈一同放鬆

低碳出遊 提供大眾運輸優惠:振興券即將發放使用,運輸業也蓄勢待發準備迎接夏季觀光潮。根據《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收錄的研究指出,全球碳排放有8%來自觀光業;然而,在交通部觀光振興三階段措施中(防疫旅遊、國內旅遊、吸引外國遊客),減碳相關優惠相當少。綠色和平認為,其中二、三階段,政府應結合振興券提供優惠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例如高鐵、火車、客運減價;與住宿業者配合減少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鼓勵業者推出低碳套裝行程。

便利充電 盤點及增設電動車充電系統:2018年臺灣電動車產值約新台幣2,202億元,年成長5.6%,產業潛力大,而影響用戶是否換購電動車的主因為充電系統是否便利。因此應整合全臺電動車充電設施建設、設置聯合充電網,並逐步增加充電站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目前臺灣電動車充電規格混亂,主流規格高達6種,不同系統充電速度可差14倍,造成使用者困擾、電動車普及率低落。應參考品牌在歐洲提出的整合服務,聯合不同品牌推出統一充電系統,並結合帳單歸戶、推動標準化計費。

減少空污 加碼電動車補助:相較傳統燃油機車,電動車有望減少移動污染源,然而現行政策仍不足以推動更多民眾轉用電動車。以環保署2020年提供機車汰舊換新補助為例,每輛電動機車補助3,000至5,000元,但2021年將降為每輛1,000至3,000元,應鼓勵以汰換舊機車為前提並增加補助金額,抑制車輛數量增加。此外,電動車停車優惠各縣市規定不一,像是新北市、彰化縣免費,臺南市減價50%等,交通部應協調各地方統一電動車停車免費,以增加換車誘因。

減輕環境負擔 重拾減塑規劃

環保署減塑政策因疫情放寬,部分餐飲業以拋棄式餐具作為防疫手段,環保署估算疫情期間拋棄式餐具使用量增加近50%。然而,以長遠的食安考量來看,拋棄式餐具無法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即便面對疫情,仍不應輕易犧牲環境,政府和商家應視危機為轉機,開拓更永續的消費模式,提出兼具餐具衛生安全及環境保護的途徑,才是面對危機的長遠之道。

自備餐具享用美食,安心用餐也不增加地球負擔

安心用餐 協助餐飲業者提升清洗消毒設備:2019年國際淨灘數據(ICC)顯示臺灣吸管海廢減少27%,顯示吸管限塑政策有效,然而疫情期間放寬使用免洗餐具,但其防疫效果有限且非長久之道。綠色和平認為「防疫新生活運動」時期,環保署應參照衛福部公布之「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推廣並輔導餐飲業者實踐,且補助參與者消毒設備,使業者有規範可尋、民眾安心

無塑活動 商圈及大型展銷活動落實低碳無塑:經濟部針對內需型產業提出振興方案,其中大型聯合展銷活動,應將活動無塑及經濟部國貿局「綠色會展指南」列入申辦活動必要指標。同時,大型活動結合無塑推廣能帶來顯著的環境正能量,根據綠色和平的「無塑園遊會」專案統計,僅17場校園園遊會共省下了26萬個杯蓋、塑膠袋等一次性塑膠製品;地方政府也有無塑馬拉松,2018年臺北馬拉松即減少單次活動50%以上的免洗容器。

環保夜市 減少塑膠使用維護環境品質:應透過夜市自治會統一補助飛沫隔板、餐具清洗、消毒設備,且制定夜市適用的清洗消毒衛生標準,補齊夜市衛生安全及減塑漏洞。環保署目前推動「一縣市一環保夜市」方案,然而此方案僅補助全台不到5%的夜市,環保署應擴大補助夜市數量,並訂定具體減塑目標以評估政策成效。可更積極結合夜市振興券鼓勵民眾參與減塑。全臺各類型約400多處夜市,透過以上方法夜市轉型約可帶動4.3億元投資額。

外送減塑 一次性塑膠容器減量:環保署訂出2030年全面限塑的目標,然而外送平台所帶來的一次性塑膠氾濫問題仍無法可管,更是疫情期間免洗餐具用量增加50%的主因之一。環保署應督促業者儘速提出限塑方法、訂定改善時間表以符合2030年全面限塑目標。

 

參與連署立委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婉諭 何欣純 吳思瑤 邱臣遠 邱顯智 洪申翰 洪孟楷 黃秀芳 張宏陸 陳椒華 趙天麟 廖國棟 蔡壁如

延伸閱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greenpeaceorgtaiwa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