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淨業行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應當修持「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修人天福,也就是世間之福。 – 多 1 個站長 ( One More WebM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7fw3bYBQg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跟大家來談一談「淨業三福」。上次我們講到這是三世諸佛淨業之正因,也就是告訴我們淨業行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應當修持「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修人天福,也就是世間之福。能夠做到這些才能夠算是世間的善人,但是這還不符合佛在經典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因為那個標準比這個還要高。可是這個人天福是善的最低標準,不能不認真去修學。而我們接著要介紹的是第二福,也就是二乘福,告訴我們「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權教菩薩福,也就是修聲聞、緣覺的果位,又叫做戒福。受持三皈就是從今天起發願正式做佛的學生,以佛為師,不再皈依邪魔外道及外道典籍。「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是不但要守佛的教誨和戒律,還要遵守國家的法律規章以及地方上的風俗習慣,做社會大眾的楷模,這就是淨業三福裡面的第二福。我們知道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的,而小乘佛法是建立在人天的基礎上,換句話說也就是「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這個基礎才真正能夠入佛門,具足學佛的條件,而入佛門,應該先拜老師,受三皈戒。三皈戒是很隆重、很嚴肅的大事,這是正式拜釋迦牟尼佛做老師,願意一生依照老師的教訓來修學。正式拜老師,老師就得傳授修學的總綱領、指導原則,從此修行有了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修正行為最高的指導原則,這叫做傳授三皈依。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古時候講三皈,大家都懂不會錯解意義,但是佛法傳到現在,大家一聽佛、法、僧,不少人就會錯解了三皈的意義。聽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皈依佛像了,這是錯的;皈依法就想到經典;聽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所以三皈的意思完全搞錯了。在唐朝的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唯恐我們後人對三皈依誤解,所以他在《壇經》講到傳授三皈依的時候,就不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是從三皈的意義上講,不用佛法僧的字樣,而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皈依三寶,這個三寶就是覺、正、淨。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覺心,覺而不迷,我們從前是迷而不覺,現在轉過頭來,這個叫回歸,回過頭來要皈依覺而不迷;又教我們從錯誤的知見、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來皈依正知正見;而僧是清淨的意思。所以我們就知道佛就是覺悟的意思,法就是正知正見的意思,僧就是清淨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我們今天修行的主要依據,就是要依自性的覺悟、自性的正知正見、自性的清淨心,這個叫做「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而不是皈依某一個人。這一定要認識清楚,否則的話,才入佛門頭一堂就錯了,這一錯就不能得到成就了。所以傳授三皈依的時候,傳授證明的老師一定要把三皈的真正意義給我們說清楚,這才是真正的傳授三皈。我們聽了歡喜接受,依教奉行,從那個時候起,你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是諸佛如來的學生。如果真正是佛的學生,這個經上有說,會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如果皈依錯了,那就得不到護法神的保佑,也就得不到諸佛的護念了。我們先來說一說皈依佛,什麼叫做皈依呢?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久遠劫以來,在六道裡面輪迴流轉,實在是無依無靠,非常可憐,這是沒有遇到真善知識,沒有遇到好老師。今天能夠遇到了好老師,老師教導我們要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自性覺,自性本來是覺,所以皈依佛不是外面的佛,是自性佛。淨土中常常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釋迦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也都是自性所現的佛。所以我們皈依是皈依的自性佛,就是自性覺,佛就是覺的意思。從現在起,我們要覺而不迷,無論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覺悟,絕不能夠迷惑顛倒,所以覺而不迷才是真正的皈依。第二是皈依法,法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與事實真相符合,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在佛經裡面稱為正知正見或者是佛知佛見,這是自性的法寶,不是從外面來的。佛陀教我們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過頭來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見,這個叫做皈依法。所以法是自性的知見,不是跟著別人走。佛之偉大,佛之令人敬佩,就在於他沒有牽著我們的鼻子走,佛完全叫我們做一個頂天立地、獨立自主的人,這是他最值得我們尊敬之處。再來講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凡夫跟塵相接的時候,都會被外境污染,接觸到順自己的意思的就起貪心,貪就是污染;不順自己意識的就起瞋恚心,被瞋恚污染。所以我們要知道,七情五欲都是污染,這是心地的污染。佛告訴我們「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污染」,我們要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自己的清淨心,這才是皈依僧。所以三皈依總結起來說,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淨而不染」。佛教導我們修正行持的三大要領,也就是三個標準,這就是覺正淨,這是自性三寶。覺正淨每一個人都有,都圓滿具足的,以前把它忘掉了,所以從今天起要回過頭來依靠它。佛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的想到覺正淨,念念之中想到覺正淨,要用覺正淨來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這就叫做三皈依,這才是真正的皈依。所以覺正淨這三個原則就是三寶,三寶是一而三,三而一。你想想,一個覺悟的人,他的見解會有錯誤嗎?他的心會不清淨嗎?所以心不清淨,見解不正確,那就沒有覺悟。同樣的,一個正知正見的人,怎麼會不覺?怎麼會不清淨呢?所以這叫做一而三,三而一。佛給我們開了三個見性成佛的門,就好像我們佛堂有三個門,你只需要從一門進去,其他的一切全部都得到了。因此只要在這三個標準中採用一個就可以成功,就全部都得到了。中國大乘宗派裡面,禪宗選擇由「覺門」進入,要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就是指禪宗之外都屬於教下,像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這些是由「正門」進入的,也就是依經典的教訓來修正見解、思想、言行。而念佛的淨土宗以及密宗這兩宗都是由「淨門」進入的,主要修清淨心。所以一而三,三而一,這許多的宗派,在三個標準當中任選一門,雖然選擇不同,功效成果則完全一樣。因此我們才知道法門真的是平等,沒有高下的差別。但是「覺門」一定要上根利智,要很聰明的人、心地很清淨的人才能夠學,否則的話這個門是走不進去的。所以你看六祖在《壇經》裡面講,他所接引的對像是上上乘人,如果不是上上根基,這個覺門是走不通的,修了也不會開悟。「正門」一般根基的人都可以走,只是時間比較長,要念很多書,就好像上學讀書,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要念很多年,路很長。而「淨門」這個淨宗跟密宗這兩宗是由淨門入門的,專修清淨心。在這個末法時期,這兩宗很盛行,這實在有它的道理。淨門既然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需要走很長的路,那麼這兩宗之中,特別是專念阿彌陀佛的淨土宗,更容易得到清淨心,成就更容易。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裡面講:「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首先我們必須先把自性的三寶認識清楚,知道如何選擇法門做為修行的依靠,真正找到了皈依處,否則的話,雖然在佛菩薩形象面前受過了形式上的皈依,其實從哪裡回頭要依靠什麼都不知道,這就錯了。上面所講的自性三寶道理也許我們能夠體會到一些,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找到一個依靠,那要怎麼做呢?我們到哪裡去找真正的依靠呢?也就是三皈依一定要落實在生活裡面。我們要知道,佛教每一個宗都有它依據的經典與修學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以淨土宗來談談,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依靠是什麼?我們依靠的佛寶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法寶是《無量壽經》和《淨土五經一論》;僧寶是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學習大勢至菩薩的專一,所以《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說:「大勢至與其同倫等,自從開始皈依,一直到成佛,修的就是一心專門念佛,就這一句佛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就是借其他方法來幫助,修淨業者不需要借助於其他的法門,從初發心到成佛就是專念阿彌陀佛。那麼要怎麼念呢?它的秘訣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就是念佛時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個心是清淨的,一定要用清淨心來念;「相繼」是一句接著一句不間斷,所以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就是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秘訣。「淨念相繼,都攝六根」,這樣念佛決定能夠成功。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他說:「大勢至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第一個專修念佛法門的初祖,是法界初祖」。那麼我們再回頭來看看,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部講《華嚴經》,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華嚴經》裡面普賢菩薩就是娑婆世界的初祖。而《無量壽經》傳到中國來,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的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的蓮友一百二十三人,依《無量壽經》專修念佛法門,所以他是中國的淨宗初祖。我們今天講淨宗初祖就有三位,有中國的初祖慧遠大師、娑婆的初祖普賢菩薩以及法界的初祖大勢至菩薩,這就是我們淨宗的三寶,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我們要學阿彌陀佛,要學《無量壽經》,要學觀音勢至,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榜樣、修行的標準,這叫做真正的皈依。此外還要說明的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就是佛像、經書、出家人。他們雖然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但是他的作用是象徵三寶住世,能夠提醒我們回頭依靠。因此學佛的人家裡供養佛像,常常見到佛像就是提醒自己,我們要皈依自性佛,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覺而不迷。如果沒有人提醒,就會忘掉,就會迷惑顛倒,所以佛像提醒皈依的作用很大,我們供養佛像的功德、好處就在此地。經書要天天念,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我們念《無量壽經》,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是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訓,他在經上教導我們怎麼樣存心,怎麼樣處事、待人接物,也就是要把《無量壽經》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所以《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真正生活的寫照,如此皈依才能夠落實,這就是法寶。僧寶是出家人,看到出家人,無論是持戒的、犯戒的,就會提醒自己六根清淨,淨而不染,這就是出家人的大功德,這是住持三寶對於我們的功德利益。所以皈依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法師只是僧團裡面的一個代表,他把三皈的意義、修學綱要傳給我們,使我們知道從今天起就要依覺正淨來修行。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是大圓滿的智慧,也就是圓滿的自性。佛法之所修,就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用什麼方法修呢?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不管用什麼方法,不論用什麼手段,通通都是修覺正淨。如果不是修覺正淨,那就不是佛法了,這就是所謂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殊途而同歸了。所以我們修那一個法門都不可以互相毀謗其他法門,因為雖然走的路不一樣,目標都是一致的。只有皈依自性三寶,這才是真正的三皈依。所以受持三皈是入佛門最重要的一課,非常隆重、非常嚴肅,如果真正接受了,學佛就從當下開始。這也是我們今天特別跟大家說明的受持三皈的主要意思,今天就跟大家報告到此地,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h540305idv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