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台灣史上最美的橋—明治橋的遺容 – 薰風

前來台灣神社參拜的人群絡繹不絕(廖明睿提供)

台北市曾經做為大日本帝國台灣的「島都」,而這裡曾經存在過一座台灣史上空前絕後的優美橋樑—它叫做「明治橋」(戰後改名為中山橋)。2003年初,這件建築工藝的精品被當時的中國台北市長馬英九拆除。

這座美麗的鋼筋混凝土橋,完成於1933年(昭和8年),堪稱日本時代50年間土木建築工程上的重大成就,也是美學的極致。

但這座橋其實是第二代了,1901年(明治34年)完工的第一代是鐵橋。當時馬英九與文化局長龍應台為敷衍台灣意識者與古蹟保存者的抗議質疑,說明治橋並不是拆除,而是會在切割之後,另行覓地重新組裝保存。14年過去 了,這批馬英九眼中的控固力塊,還放在明治橋原址對岸,原本屬於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再春游泳池舊址。台北市長早就換人換黨了,卻一直到2017年的現在都還沒有重建計劃。

第一代明治橋與基隆河構成一幅優美的台灣景色(廖明睿提供)

由鋼筋混凝土及花崗岩建造的二代目明治橋(廖明睿提供)

當初會拆橋,馬英九市府的理由是橋會阻礙基隆河在豪雨時的流通。不過這邏輯是不對的。古今台外,除非橋樑設計施工者是腦袋壞去,不然橋都一定選在河流最 最最窄的地方,再以九十度直角跨過去。理由很簡單,這樣架橋最省時省力又省料。所以,阻礙基隆河水流的,不是明治橋,而是明治橋所在的那一段彎曲又狹窄的基隆河。把橋拆了,只是被箭射中以後,鋸箭求生吧。

再說,基隆河水患問題,最大根源在於1990年代初期郝柏村主導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工事。說是截彎取直增加新生土地,其實擺明是炒地皮罷了。此重大工事, 大量減少基隆河在大直、松山、內湖、南港一帶滯洪的容量,讓大雨時基隆河的水流來不及調節,這遠比小小一座明治橋阻礙河流還嚴重百倍。

明治橋二代目拆除中期的切割階段,筆者攝於2003年2月。

其實,馬英九、龍應台急著要拆明治橋,也不全是他們沒有生活美感。他們一定知道,明治橋其實是台灣神社的附屬設施、進入台灣神社之前的門面。日本時代,現在的中山北路被稱為「敕使街道」,其實就是神社的「表參道」。現在的台北市立美術館、舊足球場一帶的表參道兩旁,當時有一大片肅穆的森林,這將近1公里的表參道,培養了莊嚴的情緒。到了明治橋,總算是進入台灣神社的入口了,再過了明治橋,就是台灣神社的神域了。

本來,明治橋在終戰後1946年台灣神社被拆除時就該一併削除的,因為它是台灣神社附屬設施,但因為它多少有交通上跨越基隆河的功能,於是保存了下來。蔣介石逃亡到台灣後,這座橋是他從士林到總統府之間,天天上下班必經過的橋,所以,明治橋反而在他有生之年都還能倖存下來。

明治橋的存廢,原本有著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之間的拉扯,也有保存或摧毀台灣歷史的拉扯。馬英九、龍應台等中國人政客當然是力主要削除的一方,但隨著台灣意識的高漲,也就不敢輕舉妄動。就因為在基隆河截彎取直工事完成之後,從基隆河上游的汐止,一直到南港內湖一帶水患不斷;2001年的納莉風災,成為馬英九第一任期最大的市政敗筆。但水災終於給了馬英九市政府一個「科學」上的藉口,讓馬英九敢動手拆除明治橋了。房地產開發業也跟著搖旗吶喊;因為從汐止山坡 地,一路到南港、內湖、大直一帶的房地產,都因為水患而滯銷。明治橋成了一個房地產業者共同虛擬的敵人,只要明治橋拆除,水患就可以消失。馬英九巧妙結合這股力量,舉起「市民居住安全」的大旗,不顧文史界的呼籲,還是動手拆除了明治橋。

1970年代後,早就在明治橋附近建了替代的橋樑,東西向又有國道一號高速公路,及兩旁1990年代增建高架車道穿過。這一帶,早就是「台灣橋樑展示館」了;有鋼骨構造的橋,也有預力混凝土的橋,這裡恐怕是全台灣橋樑密度最高之處。明治橋在這個環境裡,即使沒被馬英九市政府拆除,也早就失去景觀上的意義了。這座台灣史上最優美的橋樑,活在這個沒有尊嚴的空間裡,拆了也一了百了。

明治橋二代目拆除當時及週邊,筆者攝於2003年2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0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