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台灣近代電話發展小史 – 薰風

1935年始政四十週年記念博覽會系列繪葉書之一(廖明睿提供)(翻攝自薰風第11期)

 

「泰西電學到瀛東,消息全憑一線通。千里傳音猶咫尺,人間其巧奪天工。」

——許秋粽,〈電話〉,一九二三年

 

訊息傳播方式之變遷對於人類文明的演進有著深遠影響,尤其是在一八五六年安東尼奧‧穆齊(Antonio Meucci)發明電話系統後,人類社會進入了通信的新紀元。台灣的電話發展在日本時代奠定根基,百年前即可享有現代化的文明設施,在現下這個人手一機的時代,加上發達的網路通訊,我們能否想像在一世紀多以前,要打上一通電話是多麼不簡單呢?

 

義大利發明家Antonio Meucci被視為最早的電話發明者。(翻攝自薰風第11期)

 

Telephone意即遠方的聲音,中國最初直接音譯為「德律風」,在《台陽見聞錄》中有「地律風」的寫法,我們現在慣用的「電話」則是日本人發明之詞彙。一八八七年慕德醫院的創辦人梅爾(W. W. Myers)醫師,曾向清廷提出於打狗旗後的醫院與租界間建置電話系統,用來推廣學習及方便請醫,惜因通商條約之限制而未予批准。

 

直到一八九七年,台灣才在日本時代引進了電話。第一條線路架設於澎湖,聯繫馬公與西嶼的守備隊、郵便電信局與燈塔。後來本島數個官衙、軍隊、醫院等重要機關之間也完成配線,專供軍隊與政府官員使用。但這些兵馬倥傯之際所架設的軍用通信系統,若要加入公眾長期的使用,尚須加以修正、檢測,故不久後台北、台南兩處郵便電信局率先進行了分區電話線路試驗。

 

待電話正式推展至民間,已經是一九〇〇年的事了。總督府首先將電話交換局官制化,開始電話交換業務並頒布規則,在台北、台中、台南設有電話交換局,基隆及斗六則為支局,開放民眾申請市內電話,並陸續架設市外的長距電話網路。兩年後官制改正,電話事業轉由郵便電信局兼掌。一九〇六年時不僅台東、花蓮間開啟民用電話業務,台北、台南兩大通話區域也終在年底首度直接貫通。時至一九二〇年代,台北、高雄間以及台北、花蓮間的電話直通線相繼竣工,使得資訊傳遞的效率大為提升,促進各地訊息之流通。

 

台北電話交換局(右)(翻攝自薰風第11期)

 

然而申請與使用電話需要負擔加入登記費、電話使用費、附加使用費、通話費等,所費不貲且工程浩大,是故初期申設者多為內地商人。隨社會經濟穩定成長,通信局逐步調整使用費、擴張線路規模後,加入使用的人數才逐步增加。此外,為服務無法安裝電話的民眾,一九〇二年台北車站前設置台灣最早的公共電話後,其他主要市街亦跟進架設,而且還提供「呼出通話」服務(由電信人員通知你要找的人,到有設置電話的地方接聽),增添不少便利性。

 

本篇完整內容,詳見薰風2019年 Vol.1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1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