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克服分離焦慮-解惑篇|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解惑篇.分離焦慮大小事\\r\\n當發現寶寶有明顯的分離焦慮情形,爸爸媽媽先別緊張,其實有許多貼心的小動作,能夠成功增強寶寶的安全感,若配合有原則的教育方式,相信寶寶就能很快學會獨立,分離的場面也將不再引起他強烈的情緒波動。

Q:如果等寶寶年紀大一點再送他進入幼稚園,是不是就不用面臨分離焦慮的問題了?

A:相信不少全職媽咪會希望自己儘早回到職場,所以在寶寶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將寶寶送入幼稚園就讀,但怕生的寶寶完全無法適應陌生的場所,所以每天進到教室之後,只要看到爸爸媽媽準備離開自己,就哭得像個小淚人兒,深怕最安全的依靠離自己遠去,不再回來。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教師陳欣怡表示,就讀小小班的寶寶,的確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但並不代表年紀大的寶寶,就完全沒有分離焦慮的問題,他們可能只是不願說出口,或是強忍住心中的不安,所以就算等寶寶大一點再送他入園,相同的情形還是會發生,只不過表達方式比較內斂,成人不見得能夠察覺。
爸爸媽媽應該要做的,不是等寶寶年紀大一點之後才讓他入學,而是在分別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告訴寶寶自己要離開,並鼓勵他:「祝你今天玩得開心,加油喔!」到了下午,準備接寶寶回家的時候,也要給他一個大擁抱,告訴他:「你好棒喔,今天在學校玩得很開心吧!」才能讓寶寶漸漸適應分離。
此外,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因為捨不得寶寶難過,就順應寶寶的哭鬧,常常答應多陪他5分鐘;寶寶其實很聰明,可以由此知道其實父母是不忍心離開的,所以往後只要不順他的意,就會很容易以哭鬧來要求他想要的東西,反而會助長他的任性及焦慮情形。

Q:我家小寶貝的依附類型,比較偏向「抗拒型」的反應,會不會對他往後的社交能力產生不良影響?依附類型會決定寶寶的一生嗎?

A: 陳欣怡老師表示,依附類型並不會完全決定寶寶往後的人生道路,雖然父母的確無法自由控制寶寶的先天氣質,但後天教育的影響,其實才是培養寶寶人格的關鍵重點,如果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讓寶寶更有自信去經營人際關係,不管寶寶屬於哪種依附類型,走到哪裡都會人見人愛。建立安全感的方法其實不難,當寶寶學會說話時,爸爸媽媽帶他外出之前,可以先告訴他目的地是哪裡、大概什麼時候會回到家,如果寶寶要帶著自己的玩具或爸媽的貼身物品,也不要限制他,就讓寶寶把這些小東西一起帶出門,如此一來,寶寶才不會有安全感被剝奪的不愉快經驗;爸爸媽媽也可以藉由說故事的方式,潛移默化寶寶的想法及做法,並使用溫和的方式進行溝通,培養他的溫柔氣質。

Q:爸爸媽媽也有分離焦慮?

A:只有寶寶有分離焦慮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有不少爸爸媽媽和寶寶說再見的同時,寶寶都已經在教室開始奔跑、盡情探索,但家長依然站在教室門口,硬是要多看寶寶好幾眼,直到上班時間快來不及了,才會依依不捨地離去。其實,許多患有嚴重分離焦慮的寶寶,都是因為父母的分離焦慮所造成的,爸爸媽媽擔心寶寶受傷、被同儕欺負,所以片刻都不願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寶寶走到哪,爸媽也跟著走到哪;請務必切記,家長一定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態,若時常顯露出擔心寶寶的情緒,寶寶也會感受到爸爸媽媽放不開自己,導致他更容易依賴爸媽,往後家長希望他獨立的時候,教育上就會碰到比較多的障礙 。

Q:我曾經觀察過寶寶在幼稚園的上課模樣,發現其他小朋友會和同儕分享工具和勞作成品,但我的寶寶卻不願將物品借給他人,該怎麼做才能讓他促進同儕關係呢?

A: 陳欣怡老師: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寶貝,家中沒有其他的兄弟姊妹能夠陪伴寶寶的結果,常常會造成家中長輩將重心都集中放在同一個孩子身上,有好的東西一定買給寶寶,寶寶要什麼也沒人會和他搶,在失去競爭及分享的情況下,加上幼小的孩子較易擁有自我中心的意識,寶寶就不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交流,自然也沒有與他人輪流使用物品的觀念。建議爸爸媽媽在家中陪伴寶寶的時候,可以製造機會,向寶寶借用他手上的東西,當他希望拿到爸媽手中的物品時,家長也不要太輕易就給他,應該要教導寶寶說出:「請問可以借我這個東西嗎?」或是帶著他到親朋好友家,與其他的小朋友試著相處,若爸爸媽媽看到寶寶發生類似的情形,就可以趁機介入引導,進行機會教育。
此外,市面上有不少和分享主題相關的繪本,爸爸媽媽不妨購買這些童書,藉由唸故事的時候,和寶寶一起模擬書中角色,討論哪些是對的行為、哪些則是不對的,甚至透過手偶扮演,更能提升趣味,也能增強寶寶的印象。

Q:在幼稚園時,寶寶不愛睡午覺,還會吵到其他小朋友,該怎麼做才能讓他避免像顆勁量電池一樣,無時無刻動來動去呢?

A:陳欣怡老師:從教多年以來,確實碰過許多不愛睡午覺的調皮寶寶,老師們在觀察原因並和家長溝通之後,通常會發現都是寶寶的作息不正常,才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這些不愛睡午覺的寶寶,平時到學校的時間都比其他小朋友還晚,除了遲到之外,他們還錯過了許多的戶外活動時間,導致活動量不足,精力依舊滿滿,到了大家都準備休息的午休時間,他們才準備要開始活動,等到下午大家都醒了,他們便昏昏欲睡,回到家中時,爸爸媽媽可能會心疼他們精神不佳,就讓寶寶在非正常的睡眠時間先小睡一會兒,到了午夜時分,寶寶又因為稍早之前的休息而顯得精力旺盛,如果父母也有晚睡的習慣,就有很大的機會放任寶寶和自己一樣晚睡,結果隔天
又無法早起,造成惡性循環。


爸爸媽媽必須堅守原則,寶寶應該幾點上床睡覺,就要確實督促他,並持之以恆地陪著寶寶早睡早起,寶寶就可以在學校消耗較多精神,中午才能安穩入睡;且中午片段的睡眠,對於恢復體力也相當有幫助,如此一來,寶寶下午才會有更多精力進行其他有趣的活動。

Q:寶寶不聽話的時候,做爸媽的常常都會怒急攻心,當下就想責罵寶寶,或是打打他的小屁股,但寶寶卻不願聽話,還越哭越大聲,到底爸爸媽媽該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A:陳欣怡老師: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的確有許多爸爸媽媽會使用體罰的方式做為懲戒,但不管下手孰輕孰重,效果都不見得會明顯,且較容易造成寶寶的身心傷害。建議爸爸媽媽還是要使用溫和的溝通方式,教導他事情的對錯,寶寶長大之後,若與他人遇到紛爭,自然而然也會習慣使用委婉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人際關係就不會產生太大的裂痕。

此外,在教導孩子對錯之前,家長也要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寶寶並不是因為做錯事情才哭,而是由於父母的態度才使他感到恐懼、退縮;此時,爸爸媽媽不妨先深呼吸一口氣,如果心中還是存有強烈情緒,只要在寶寶安全且不鬧事的前提下,不見得當下就要和他處理這件事,可以等雙方情緒都趨於平靜之後,再一起促膝長談,大人此時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緒告訴寶寶,例如:「你剛剛這麼做,爸爸媽媽真的很不開心。」再請寶寶仔細回想,並與他約法三章。若寶寶下次再犯同樣錯誤,爸爸媽媽可以減少他的玩樂時間,對寶寶而言,玩樂佔了一天當中一半以上的時間,當他沒辦法玩的時候,就會感到無聊,也開始會深思自己的行為,相信這比體罰來得更溫和,也更有效。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教師陳欣怡 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詹建華 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Amber 演出/爸比何晏齊&媽咪程郁潔&bobo何品妘、媽咪陳韋婷&bobo陳柏任、媽咪吳淑君&bobo陳思妤 協力品牌/UNIQLO(0800-066-156)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mombab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