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守護母胎健康‧孕期營養大補帖:三階段重點營養素

從懷孕開始,葉酸就是頭號被注目的營養素,這當然與初期胎兒發育需求密不可分。然而,這也是最容易攝取不足的營養素之一。

葉酸-胎兒神經系統重要元素

成人標準每天攝取量400微克→整個孕期每天+200微克

從懷孕開始,葉酸就是頭號被注目的營養素,這當然與初期胎兒發育需求密不可分。然而,這也是最容易攝取不足的營養素之一。 

人體容易缺乏的營養

比起以往,現代人幾乎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但也因為飲食習慣不良,導致營養失衡,即偏重或缺乏某一單項。三軍總醫院營養部臨床營養師查慧琦表示,多數人外食多,因此深綠色蔬菜吃得少,進而每天的葉酸攝取量往往不夠,所幸對健康成人影響不大。

然而,針對需孕育胎兒的孕媽咪來說,葉酸的位子舉足輕重,於是,成為初期應攝取的關鍵成分。 

葉酸重要來源

各式蔬菜:青色花椰菜、菠菜。

豆類:四季豆、甜豆、豌豆片。

菇類:香菇、杏鮑菇、秀珍菇。

水果:柑橘、柳丁、香蕉、哈密瓜。

肉類:豬肝。 

母胎初期健康的關鍵

葉酸最直接的影響在於胎兒,主因在於它會協助胺基酸代謝、細胞分裂和DNA合成,進一步幫助胎兒(時值胚胎狀態)發展出神經管和血管,為往後的生理構造發育奠定初步根基。

其次,當葉酸作用在母體身上,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並預防巨球性貧血的發生,甚至讓胎盤、子宮相關系統更穩定,以避免出現胎盤剝落、流產或早產等遺憾之事。 

生吃最佳減少過高溫度烹調

葉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很容易於清潔或烹調時流失掉,更容易被過高溫度的烹調所破壞。一般會建議孕媽咪偶爾可吃些生菜沙拉,較能吃到完整的葉酸成分;最簡單且不失營養的方法,只要食用剛汆燙或油水快炒的青菜,也能吃到保留的營養原味。

特別提醒,當採取生食方式時,首先要注重的就是衛生與清潔,以免病從口入;且對孕媽咪來說,吃此類較生冷的食物,容易引發胃腸不適,要多加留意。 

小心補充劑的高濃度風險

查慧琦營養師說明,人類體內無法自行合成葉酸,因此更需要透過飲食來攝取。然而,坊間也充斥琳瑯滿目的孕期營養補充品,如葉酸補充錠劑等,是否可做為孕期主要營養來源?

她表示,所謂的營養補充品,應該僅止於輔助作用,也就是如果經醫師或營養師確診為不足、且需要仰賴葉酸錠劑時,再考慮選購。否則,並不鼓勵直接服用單顆高濃度的葉酸錠劑,反而可能過量而影響人體。 

蛋白質-建構胎兒體內組織基礎

60kg成人為例,標準每天攝取量60g→整個孕期每天+10g

蛋白質,從胚胎著床在子宮的那一刻起,就在整個孕期占有一席之地。它化為小分子的胺基酸,在體內進行機轉,進而對全身組織產生影響。 

蛋白質&胺基酸的關係

由於蛋白質沒辦法被人體直接吸收,因此必須先化為小分子的胺基酸,才能執行更進一步的機制作用。其中,又可分為必需胺基酸(人體所需卻無法自行合成,需仰賴食物攝取)和非必需胺基酸;而各種類的蛋白質,幾乎都是由這兩種所組成。

往上一層來看,蛋白質可分成:完全蛋白質、部分不完全蛋白質和不完全蛋白質;而對人體最有幫助的是完全蛋白質,因為含必需胺基酸,對胎兒生長發育,及母體組織增加,都有正向影響。 

蛋白質重要來源

豆類:黃豆及其製品,如豆乾、豆腐、豆漿或豆花等。

蛋類:雞蛋、鴨蛋,各式蛋類。

肉類:紅肉(牛、豬、羊)、白肉(雞、魚)、各式海鮮及內臟。

奶類:牛奶、奶製品(優酪乳等)。

油脂類:核果。 

胎兒生理組織關鍵要素

在懷孕過程中,蛋白質主要對胎兒產生的影響較大。查慧琦營養師說明,蛋白質化為胺基酸進入體內之後,再經血液透過胎盤,提供階段性生長協助,像是器官、腦部、肌肉、骨骼等等,一點一滴地架構出胎兒的雛形。

換句話說,倘若母體本身沒有累積充足的蛋白質,等於也難以供給胎兒足夠的養分,進而會對生理發育產生阻礙,甚至不排除會導致發展遲緩的問題。 

低溫保留完整營養小心油脂過高

相關資料指出,當烹調含蛋白質食物時的溫度高達200℃以上,蛋白質就會熱裂解而衍生有毒物質,其他營養素也被徹底破壞。

因此,查慧琦營養師建議,可採取較低溫且較短時間的料理法(快炒、氣蒸、燉煮等),比較能保留食材的完整風味與營養;但有一點須留意,蛋白質食材大多伴隨著油脂,尤其是畜肉類製品,攝取時也別忘關注油脂食用量,多選用瘦肉部位,如牛腱、豬後腿瘦肉、豬大里肌肉、豬腰內肉等。 

優質蛋白質食物吸收率&價值高

蛋白質來源有動物性和植物性。查慧琦營養師說明,其中以動物性來源所含的完全蛋白質量較豐富,因此在營養需求前提下,建議孕媽咪以此做為主要攝取來源。植物性的黃豆類,亦含完全蛋白質,相當推薦準媽媽搭配食用。

另外,所謂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即是指這些食物含有營養價值高、人體吸收率強的蛋白質,一般只要含完全蛋白質的食材,通常都屬於優質蛋白質,如肉類、海鮮、蛋、黃豆。 

 

鐵&鈣-幫助造血鞏固骨質密度

成年女性標準每天攝取量15mg(鐵),1,000mg(鈣)
→第三孕期每天+30mg(鐵),鈣則不需要

鐵和鈣,在成年女性營養排行榜中名列前矛;懷孕中、後期,由於胎兒需求大增,促使母體營養消耗量變大,因而攝取足量鐵與鈣,更是刻不容緩。 

女性較容易鐵&鈣不足

女性因生理期的緣故,每個月總會大量流失鐵質;查慧琦營養師表示,懷孕之後,雖然月經暫停,母體仍持續透過胎盤給予胎兒鐵質,故流失量沒有因而減少。她補充,鐵質來源以動物性居多,因此吃素的孕媽咪易有缺鐵問題。

另外,飲食習慣改變,更是導致缺鐵和鈣的重點因素。她說明,外食常使人偏重某些重口味、精緻化食物,反而青菜和全穀類吃太少,因而就容易有不足的問題。 

鐵&鈣重要來源

◎鐵

內臟類:肝臟、豬血、鴨血。

肉類:牛肉、豬肉、雞肉、鴨肉。

海鮮類:海鮮、魚、貝類。

全穀類:糙米。

豆類:黃豆、黑豆等。

堅果類:核果、種子。

◎鈣

奶類、小魚乾、蝦米、蛋類、深綠色蔬菜、黑芝麻等。 

鈣:不需額外補充多元攝取最佳

關於鈣質的攝取,查慧琦營養師表示,「在平常足量的前提下,孕期繼續攝取足量的鈣即可。」如果平日食用的鈣不足,懷孕時就必須以補足鈣質標準攝取量(1,000mg)為目標。

至於來源方面,牛奶的確富含乳鈣,好喝好吸收,但提醒孕媽咪不要喝太多,一天不建議超過兩杯(一杯240c.c.),反而應該多方攝取各食材,如小魚乾、蝦米、黑芝麻粉(1湯匙)、深綠色蔬菜(2、3碗以上皆可)。 

鐵:動物性最多以少脂紅肉較佳

查慧琦營養師建議,除非是吃素的孕媽咪,一般者最好每天要吃適量的動物性含鐵食材,如紅肉類、全穀類等,其中又以紅肉的鐵含量最高且吸收率最好。但她特別提醒,「應選擇脂肪含量少的紅肉」,如牛腱、豬里肌肉、羊腱等;不建議食用牛排,因脂肪量偏高,易超出人體一天攝取標準。 

善用烹調技巧提升營養被吸收率

適度運用小技巧「微酸調味」,如大骨湯加醋、牛肉滴上檸檬汁等,開胃之餘,不但有助於食物釋出鈣質供腸道吸收,檸檬汁中的維生素C,還能提升所攝取鐵質在人體的被吸收率。

然而,查慧琦營養師認為,孕媽咪倒也不需每日刻意做前述飲食搭配。從營養學來看,天然食材都內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進入體內經層層關卡,自然會有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是,只要每天儘可能廣泛且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就不必擔憂缺乏問題。

文/郭盈秀‧李佩璇 採訪諮詢/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三軍總醫院營養部臨床營養師查慧琦‧台安醫院營養課組長李祥瑞(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化妝髮型‧攝影/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周思婷 食譜資料來源/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台北國賓大飯店ahmicafé主廚李文康 參考資料來源/國人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服裝協力/DITA‧JO-AN‧SCOTTISH HOUSE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mombab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