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表情哭聲理解寶寶需求|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只要寶貝一哭,父母總是心疼不已,常常不知道寶貝哭的原因是什麼,無所適從又無法止住寶寶的眼淚,尤其是新手爸媽們更是手足無措,所以父母應該學習從寶寶的表情及哭聲理解他們想傳達的訊息,即時解決寶寶所需,才能當個快樂爸媽!

寶寶為什麼哭?

從表情哭聲理解寶寶需求

因為寶寶尚未發展語言能力,所以只能以哭泣或表情來傳達自己的需求,而寶寶的哭聲也代表著不同意義,父母必須多花一點心思觀察,並適時滿足需求,才能真正安撫寶寶。

生理需求

台安醫院身心醫學科暨精神科蔡佩蓁醫師提到,若寶寶只是有一般的生理需求,如尿布濕、肚子餓或需要人陪伴,以一般經驗來說,寶寶的哭聲會比較低頻且斷斷續續地哭,並不會持續太久,有點像在呼喚媽咪或主要照顧者。這種情況下,只要換掉尿布、餵寶寶喝奶或拍拍背跟寶寶說話,安撫寶寶後,就能慢慢停止哭泣。

寶寶在有生理需求時,可能會有其他特殊的動作,如肚子餓哭泣時,會伴隨著尋乳反射的動作,媽咪用手指或可以吸吮的東西靠近寶寶嘴巴時,他就會主動靠過來想吸吮,所以,透過觀察寶寶的動作,可以了解寶寶的生理需求。

疾病因素

如果寶寶的哭聲比較尖銳刺耳,強度比平時還強,與一般生理需求的哭聲相比,強度與頻率也有很大差別,此時就必須擔心寶寶是否有生病的可能;觀察有無合併其他生理症狀,如拉肚子、血便、發燒、體溫過低等,都可能使寶寶身體不舒服而哭鬧。寶寶常出現的病症如腸絞痛或腸套疊等,會因為疼痛而在半夜出現一陣一陣的尖銳哭聲,若寶寶是因為疾病因素而哭,只要在就醫治療後,大多可以減少哭泣的次數。

寶寶情感發展

由於每個寶寶的生長速度、天生氣質都不盡相同,所以並無法準確地分化各階段的發展時間,而且情感的發展與照顧者的情緒特質也有關聯,父母應該先熟悉寶寶的特性,再從中理解寶寶。

正面情緒

寶寶的情感發展,大約要等3個月大以後,才會慢慢出現有意義的表情。

在3個月大以前,看到寶寶的笑容,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只是臉部的肌肉表情;3至4個月後,寶寶才會發展出有意義的社交型臉部表情,例如遇到長輩、熟悉的人或主要照顧者時,會出現安心的微笑,或是逗寶寶玩時,寶寶會開心地笑出聲,這才是真正呈現寶寶內心的正面情緒表情。

負面情緒

一般來說,0至3個月大的寶寶,還不太清楚什麼是生氣、憤怒、害怕和恐懼感,因為寶寶還無法分辨外界與自己,所以一開始還不知道自己的身上原來有手跟腳,這些都要慢慢透過本體感覺的發展,再經由主要照顧者幫助寶寶建構自我與外界的不同,讓寶寶自然理解後才能建立。而恐懼害怕是因為對於事物的未知感,或曾經有過某些負面經驗,讓我們在遇到類似的情境時,會有恐懼害怕的情緒。這些感受要等寶寶再大一些,大約6至8個月後才會發展出來。

面對寶寶負面情緒

從表情哭聲理解寶寶需求

雖然寶寶還不能表達有意義或較細膩的情感,但卻能感受到身體不舒服的感覺,如肚子餓、尿布濕了或孤單等,為了讓不舒服的感覺消失,寶寶會開始哭鬧,此時,主要照顧者的回應很重要。面對寶寶的情緒,重點在於如何回饋給寶寶,例如寶寶肚子餓的時候,會以哭的方式提醒人家來餵他進食,讓他消除不舒服的感覺,久而久之,寶寶慢慢才會知道,原來肚子餓的情況下,喝奶之後就可以解決,或是把尿布換掉,就可以解除尿布濕的不舒適感等。

蔡佩蓁醫師提醒,若媽咪或主要照顧者知道寶寶肚子餓了,就可以開口問寶寶是不是肚子餓了,漸漸透過照顧者的回應、說話的語氣、表情、描述的方法,以及解決不舒服的感覺後,就能幫助寶寶連結各種行為的解決方法,而不再只是哭鬧。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也是寶寶常見的哭泣原因,而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症的對象,通常是主要照顧者、媽咪、保母及與寶寶有情感連結的人物。

當這些人消失或離開寶寶視線,就會讓寶寶因為焦慮而開始哭鬧,因為寶寶還不知道離開視線的人是會再回來的,以為只要一離開,就會永遠不見了,而這樣的哭聲,可能會一直持續到消失的人再次回到眼前為止。

寶寶表情的意涵

寶寶的表情也與情緒發展有關,除了面部肌肉發展與控制外,其表情控制和情感表達,跟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也有很大關聯。

情緒發展

如果寶寶出現笑的表情時,媽咪也跟著笑,並跟寶寶說「你是不是很高興、很開心啊?」寶寶就會慢慢地建構開心與微笑的連結。若哭泣時,可以問寶寶「你現在是不是不舒服呀?」、「肚子餓嗎?」、「尿布濕了嗎?」對話的同時可以進行確認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建立寶寶的安全感,讓寶寶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而且照顧者能夠幫他解決。通常寶寶對於各種表情並沒有特別感受,而是透過主要照顧者的回饋動作,讓寶寶漸漸發展出辨識表情的能力,這種能力剛開始是回應主要照顧者,辨識能力成熟後,才會對其他人有所應對。

主要照顧者回應寶寶的方式,會影響與寶寶之間的關係,若媽咪為主要照顧者,常常對寶寶笑著說話,把寶寶正在發生的事情說給他聽,寶寶就可以學會理解自身與身邊的事物。如果媽咪沒有與寶寶頻繁互動,寶寶容易有不安全感及焦慮,可能會影響往後的情緒發展,所以主要照顧者與寶寶的互動很重要。

表情意義

有些寶寶的生理狀況,父母可以從寶寶的表情來得知,如寶寶想大便時,可能會皺眉頭、臉脹紅;半夜發生腸絞痛,臉部會有痛苦的表情。而未滿3個月的寶寶,因為表情與情緒狀況的連結尚未完全,所以許多表情不是為了表達情緒,而是反映生理需求。大約8個月大的寶寶,有越來越多的表情變化,甚至有些時候寶寶也知道自己並非不舒服,但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所以哭聲特別宏亮,也會出現不開心的表情。

從表情哭聲理解寶寶需求

處理寶寶各種情緒反應

因為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所以不易斷定每種哭聲的原因,但大部分媽咪在照顧寶寶一段時間後,自然能分辨出寶寶哭的原因或表情代表的意義,當寶寶出現與平時不同的哭聲,或是在不正常的時間點哭泣,在確認寶寶已經吃飽了、尿布沒有濕,而且安撫也沒有效果之後,就要考慮寶寶是否生病了,並儘快就醫診治。

許多父母都有同樣的問題,就是遇到寶寶哭時,究竟是要抱著他,還是讓寶寶繼續哭?蔡佩蓁醫師提到,安撫寶寶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因為在寶寶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建立是必要的,對於穩定其情緒有很大關聯性,所以只要能讓寶寶的情緒平靜下來,就是好的方法。安撫寶寶也不一定要抱著,有時可以輕拍的方式跟寶寶說話,或唱歌給寶寶聽,讓他慢慢地和緩情緒,因為一直抱著寶寶,對照顧者來說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若長時間下來,反而會累積許多心理及生理的壓力。

教導寶寶表達情緒

一歲以下的寶寶尚未發展語言能力,所以可由父母來說給寶寶聽,如寶寶就寢時,可以告訴寶寶「你想睡覺了,媽咪幫你拍一拍」,等孩子會說話時,就能表達自己想要什麼,讓寶寶學習運用語言表達,情緒不穩定的狀況就越能夠改善,也比較能夠溝通並回應自己的想法及需求。此外,主要照顧者也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是否一致,要讓寶寶有一定的規律,才不會無所適從,避免讓寶寶的情緒更混亂。

文/林宛瑤 
採訪諮詢/台安醫院身心醫學科暨精神科專任醫師蔡佩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mombab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