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留意早產警訊.讓寶寶健康誕生

知名藝人范瑋琪曾在孕期大出血,經歷早產、安胎的煎熬,才順利生下雙胞胎。當得知肚子裡有新生命時,相信孕媽咪都會感到開心,迫不及待想要和寶寶見面。然而,提前報到的小生命又令人憂心忡忡。由於形成早產的原因多半不明,一旦發生,往往讓孕媽咪感到措手不及。孕期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安胎?安胎時,又該留意哪些事情呢?

衛福部國健署的出生通報統計資料顯示,早產的發生率占生產數8~10%左右,早產除了影響寶寶的健康,也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重大因素。若懷孕未滿37週,卻有規則宮縮,伴隨陰道出血、分泌物產生變化等情形,孕婦應提高警覺!

 

留意早產跡象

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表示,早產與生產的徵兆很相似。「不少孕媽咪會感覺到腹部緊緊、悶悶的,這就是典型的宮縮表現。」她分享,有些準媽媽會將宮縮形容為類似月經來潮,或有腸胃道症狀時的疼痛,或感覺腹部很重,有下墜的感受。早產跡象還包含陰道出血,與陰道分泌物產樣貌改變,當孕媽咪觀察到陰道分泌物量變多、呈現水狀、或參雜血絲,可能代表破水、子宮頸已擴張,應就醫以做進一步診斷。(推薦文章:破水.落紅.陣痛 ,出現這「3大產兆」代表即將臨盆?

若孕媽咪有早產的疑慮,可以藉由胎兒纖維黏連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的自費檢查,得知早產的機率。若出現疑似早產跡象的子宮收縮狀態,胎膜與子宮壁會摩擦而出現胎兒纖維黏連蛋白的物質,代表胎膜從子宮處剝離。陳奐樺醫師指出,「若檢驗出來的結果是陰性,未來1到2週早產的機率不到1%,媽媽可以較放心。」

 

安胎的方式

安胎,即是延長胎兒在孕媽咪肚子裡的時間,以減緩早產帶來的風險。有些孕媽咪在家多加休息,規律服用安胎藥物,有些則需要在醫院接受專業的醫療照護。

居家安胎

早發性宮縮是早產的跡象之一,但該如何分辨真假宮縮,判斷是否為真正的早產警訊?陳奐樺醫師指出,「假性宮縮較不規則,如半小時才出現1次,且並不會合併子宮頸、分泌物變化、陰道出血等現象。」若宮縮沒有很頻繁,孕媽咪在家多休息即可,並避免健走、跑步、搬重物等過量活動。然而,若1小時內,具有超過6次以上的宮縮,即每10分鐘產生1次宮縮,孕婦就要提高警覺,請醫師進一步檢查、評估症狀。

住院安胎

當孕媽咪出現規則陣痛、伴隨分泌物變化、落紅等情況,通常得住院接受相關檢查,醫師會視情況給予合適安胎藥物,降低早產帶來的風險。

1.內診檢查

醫師透過內診,檢查子宮頸的變化,若孕婦有水狀的分泌物,會評估破水的可能性,以考量是否要施打抗生素及安胎。

2.陰道細菌培養

藉由陰道細菌培養,可觀察孕媽咪是否遭受細菌感染。若檢查出乙型鏈球菌,醫師會替產婦施打抗生素,減少胎兒被感染的機率。

3.裝胎兒監測器

胎兒監視器可監測孕媽咪的宮縮頻率,和掌握胎兒的心跳狀況,降低產婦和寶寶的健康風險。

4.使用安胎藥物

陳奐樺醫師表示,安胎藥有健保給付與自費之分,健保的藥物有較大的副作用,用久可能會引發心悸,肺水腫等副作用,而自費藥物雖然安全性更高,但價格昂貴。「根據美國、歐洲的治療指引,這些藥物其實不適合持續使用到足月。」陳奐樺醫師表示,安胎藥物的主要目的是爭取24~48個小時,利用這段延長胎兒在子宮的時間,以進行預防性工作,維護胎兒的健康。(推薦文章:安胎藥物使用狀況

一般而言,對 34週前出生的寶寶,醫師會施打類固醇,促進胎兒肺部成熟,以避免寶寶出生後有呼吸衰竭的情況。若產婦的懷孕週數小於32週,會再視情況施打硫酸鎂,降低寶寶出現腦性麻痺的機率。

哪些情況不適合安胎?

雖然安胎能降低新生兒死亡的機率,並預防併發症產生,但當孕媽咪出現以下情況,應停止安胎:

1.破水

當孕媽咪有破水的現象,不建議繼續安胎,因為這時細菌會較易進入子宮腔,使感染風險提升,得敗血症的機率也較高。

2.使用安胎藥出現副作用

安胎藥可以調整劑量,醫師通常會從低劑量開始,再根據產婦的臨床症狀進行調整,若孕媽咪出現明顯不適症狀,如血液的氧氣濃度下降、持續性胸痛等,就不會繼續使用藥物。

3.胎心音變異性減少

胎心音的變異性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由於胎兒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發育的緣故,胎兒的心跳會在胎兒監視器上呈現高低的曲線,但當圖形呈現週期性減速,代表寶寶可能缺氧、得到的養分減少,讓心跳變慢,這時也不宜持續安胎。

 

早產的高風險群

雖然在臨床上,引發早產的因素多數不明,但孕婦仍可以透過規律產檢、查詢病史,評估自己是否屬於早產的高風險群:

1.年齡偏高或偏低:小於18歲的年輕準媽媽、或40歲以上的高齡產婦。

2.體重過重或過輕:BMI值大約18以下,或BMI值大於30、35的孕婦。

3.具有不良嗜好:有抽菸、喝酒習慣、使用毒品者。

4.患有慢性疾病:如具有高血壓、子癇前症者。

5.子宮異常:先天子宮畸形、或子宮或子宮頸有動過手術。

6.身體有遭受感染:例如尿道發炎、子宮腔發炎。

7.懷孕間隔時間太短:如生完第一胎後半年內再懷孕。

8.懷雙胞胎、多胞胎:可能造成子宮過度擴張,而誘發早期子宮收縮。

9.曾有早產經驗:曾經早產,生下一胎出現早產的機率也會較高。

長期臥床安胎.弊大於利?

當孕婦出現早產跡象,許多醫師都會建議臥床休息,以減少子宮收縮的風險,「絕對臥床」則是平日活動如上廁所、擦澡、吃飯都得由他人協助在床上進行。陳奐樺醫師認為,「除非有破水現象、或出血量較大,不然絕對臥床是沒有必要的,適當臥床休息,避免過量活動即可。」國外研究顯示,若長期臥床,可能導致肌肉萎縮,或產生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等風險。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mombab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