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別剝奪孩子做家事機會!學會洗碗、打掃、煮飯是成為大人第一步 | 健康類 | 雜誌出版推薦

台灣父母:「孩子只要專心課業就好,別讓家事影響他的學習。」VS.荷蘭爸爸的真心話:「從小讓孩子負擔部分家事,培養他學會自理生活。」

台灣同學大學畢業了還不會煮飯

很多亞洲學生喜歡在大學畢業後申請外國的研究所,台灣年輕人特別喜歡去美國深造,我在台大念書時,便有許多同學申請上美國的研究所。在歡送同學的聚餐中,除了問何時出國、行李打包好沒之外,同學通常會問一個令我非常疑惑的問題:「要出國一個人過生活囉,你會不會煮飯啊?千萬別餓死自己啊!」

這個問題之所以令我疑惑,是因為在荷蘭我身邊的朋友都是從國中、高中就開始幫忙煮飯,念大學時搬出去住後,因為外食實在太貴,所以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幾樣自己的拿手菜。因此,我自然很意外台灣怎麼那麼多成年人連煮個飯都不會。

荷蘭父母這樣做:教出不依賴父母、能獨立面對生活挑戰的成人

煮飯對台灣學生來說之所以是件難事,大概是因為台灣父母只要求孩子把書念好,做家事只會讓孩子分心,長此以往,很多年輕人連幫忙的機會都沒有,遑論煮一桌飯菜。

像我太太有個朋友,她三十出頭結婚,跟老公共築愛的小窩,有一次我們到她家作客,帶了一些文旦打算一起享用,沒想到那個朋友居然兩手一攤說:「我才剛搬離我父母家,目前還在學習如何切一些簡單的水果,文旦難度太高了,你們幫幫忙吧。」

這個朋友從小跟父母同住,在家父母總是強調念書或工作最重要,爸媽基於疼愛女兒的心,總是搶著把家事拿去做,結果女兒婚後,每天吃飯時間夫妻倆總是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台灣的父母可能認為成績最重要,所以才一手包攬所有家事,卻沒想到督促孩子建立做家事的習慣,讓他們學會如何照顧自己。

「孩子早晚一定會離開你,要是沒有教他們怎麼做家事,到時候他們該怎麼辦?」

我父母常常提到,雖然是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上來,卻不代表我們一輩子都會維持「家長照顧孩子」的關係,一旦我成年了,就得離開他們自立自強。

也許其他荷蘭父母不會像我爸媽,那麼直接要求孩子成年後離家,但這種原則在荷蘭其實很常見,孩子也都接受父母的要求。還記得我中學(六年制)快畢業時,所有同學都很興奮,因為只要再等幾個月就可以離開父母的「監控」,展開大學新鮮人的自由生活,開始屬於自己的人生。

荷蘭父母這種逼孩子離家的做法聽來似乎有點傷感情,但在我看來,這種態度其實也是提醒父母,從小就要訓練孩子,幫他們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礎。孩子早晚會離開,父母得確定他離家後,能夠在經濟與思考都達到獨立自主。換句話說,荷蘭父母養育孩子的目的,是為這個社會培養獨立自主的成員,教出不依賴父母,能獨自面對生活挑戰的成人。

不過,要孩子成為獨立的社會成員,並不是一件信手捻來的事,就像田徑選手在踏上跑道前,也要花上跟比賽一樣長的時間來暖身。在荷蘭,家庭教育就是每個孩子踏上人生跑道前的暖身準備。

荷蘭父母這樣做;讓孩子從做家事的過程中,實習當大人

當然,讓孩子自立可不是說說而已,回顧爸媽養育我的過程,可以看出他們一直在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讓我們學習如何在沒有原生家庭的保護下,仍能好好生活,而獨立的訓練就從做家事開始。

打從我念幼稚園開始,父母就會要求我在大人洗碗後,拿抹布幫忙把碗擦乾,再放回櫃子裡,那時我只有4、5歲,碗盤對我來說算是滿重的,雖然爸媽不會讓我擦最重或昂貴的碗盤,但我還是常常不小心把碗盤摔破,但這些損失被我爸媽視為教育成本。因為,要是擔心打破碗,孩子就永遠學不會洗碗。

升上小學一年級後,我的家事任務也升級了,我不再只是幫忙擦碗的小弟,也可以開始洗碗盤。爸媽生了三個孩子,每天有兩個孩子輪流幫忙洗碗和擦乾碗盤,

父母吃完飯不用整理廚房,他們也輕鬆多了!

當然,孩子都不喜歡做家事,吃完飯我總只想去玩樂高,一點也不想幫忙做家事,常為了不想洗碗跟父母鬧脾氣。每次我鬧脾氣時,爸媽都會強調我們是一家人,大家同住一個屋簷下,不論大人小孩都有責任幫忙維持一個乾淨、舒服的生活環境。

爸媽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覺得每個家庭總有一些任務要完成,例如:需要賺足夠的錢養家,需要保護與照顧每一個成員,而每一個成員也需要對這個家有所貢獻。考量到孩子年紀還小,無法出去賺錢,那最簡單又公平的貢獻方式就是做家事,無論家庭成員的性別和年紀,都必須幫忙負擔部分家事。

我爸媽兩人都對家裡的經濟基礎有所貢獻,媽媽在我小時候兼職工作,工時比爸爸短,相對的她就負擔較多家事,花費較多時間在照顧孩子、煮飯、整理家裡。

但我爸也不是工作完回到家就沒事了,他同樣要幫忙洗、燙衣服和吸地板。雖然看起來有點「男主外、女主內」的感覺,有趣的是,當我們三個孩子都成年離家後,反倒變成「女主外、男主內」,媽媽花較多時間在工作,而半退休的爸爸則樂於擔任家庭主夫。

荷蘭父母這樣做:透過各種家事,讓孩子逐步掌握「當家」與「持家」的本領

在家中人人都要分工的原則之下,除了爸媽有所貢獻,姊姊、哥哥和我也需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每次跟父母吵不想洗碗時,我都無法推翻爸媽的原則,他們不會因為我鬧脾氣而心軟,我這個洗碗小弟總是抗爭失敗。

直到我10歲的某一天,爸媽忽然想跟我「談一談」。「你不需要再洗碗了。」

我媽說。我一聽到當然很開心,以為我的長期抗爭終於見效了。

「但你必須做其他家事,」爸爸接著說,「你自己選,要麼繼續幫忙洗碗但不能再抱怨或發脾氣,要麼幫忙做其他家事,像洗廁所、吸地板、幫忙摺衣服等等。」

有了這個選擇,從那天開始,討厭洗碗的我就改為幫忙洗廁所、吸地板、洗衣服、摺衣服。

開始幫忙做不一樣的家事,也是新的學習體驗,記得我第一次幫忙吸地板,忽略了客廳某個角落沒吸到,媽媽便很有耐心地對我說明吸地板的小訣竅:「客廳電視、沙發跟餐桌的角落常被忽略,但這是我們生活的空間,一定要吸乾淨,請你拿出來吸塵器再吸這個區域一次。」

在這樣的練習下,我慢慢掌握到各種家事的技巧,熟能生巧地成為我家的吸地達人。

我爸媽很聰明,這樣不只解決了我們因為洗碗鬧得不愉快的問題,也擴大了我練習做家事的範圍,讓我更熟悉維持一個家庭需要什麼樣的家事,以及這些家事該怎麼做才能做好。

等我年紀再大一點,大概小學六年級時,爸媽開始要求我去買菜,也要求我幫忙煮飯,從簡單的切蔬菜、水果、肉開始,到幫忙煮米飯、馬鈴薯、義大利麵等等,漸漸地學習到一些食譜上才有的高級菜色,等上了國中,我已經可以一手包辦全家的晚餐了。

在荷蘭,讓孩子幫忙做家事是很理所當然的,我許多荷蘭朋友都是從幼稚園或小學一年級開始幫忙做家事,一開始先從簡單的做起,隨著孩子成長,父母會要求他們做更多家事。

荷蘭父母在分配家事時,主要會看孩子肢體協調性的發展程度而定。當然啦,一開始孩子肯定越幫越忙,但在父母耐心的指導之下,孩子的能力往往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

雖然做家事會減少念書的時間,但透過做家事,每個孩子都能學習如何維持家庭運作,也能培養責任感。除了學習怎麼「當家」,荷蘭父母也希望透過家事練習,讓孩子練習怎麼維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在我看來,這個在家裡學到的「生活課程」,比學校給的功課來得實在重要太多了。

荷蘭爸爸的教養小提醒

●做家事不僅能培養孩子自理的能力,也是培養責任感的大好機會。

●荷蘭孩子普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幫忙做家事,維持乾淨舒服的家庭環境,家裡的成員人人有責。

●雖然很多荷蘭父母從洗碗開始要求孩子幫忙做家事,但任何家事只要孩子的能力許可,都可以請他幫忙做。例如:

4、5歲→幫忙擦拭碗盤,把碗盤收回櫃子。

小學→洗碗盤、洗廁所、吸地板、洗衣服、摺衣服。

國中→買菜、煮飯。

高中→打工賺自己的零用錢。

本文出自野人文化《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