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藍眼少女耳全聾 植入電子耳獲新「聲」 | 華人健康網

19歲的葦庭是罕見遺傳性疾病「瓦登柏革症候群」的患者,左眼天生藍色瞳孔,加上天生失聰,必須靠電子耳才能與外界溝通。不過,去年考上大學資訊科時,原本使用13年的電子耳卻故障了,再度走入無聲世界。為了能專心在大學求學,媽媽帶著全聾的葦庭接受「微創植入電子耳手術」,植入新的電子耳,終於恢復聽力,甚至可以聽到更細緻的風聲、雨聲和說話的呼氣聲。

電子耳適合用於聽力受損極度嚴重,甚至是全聾的患者。(圖片提供/台中慈濟醫院)
電子耳適合用於聽力受損極度嚴重,甚至是全聾的患者。(圖片提供/台中慈濟醫院)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表示,電子耳和助聽器都能讓聽力受損的患者聽到聲音。不過,屬於聲音放大器的「助聽器」,僅適合聽力受損介於輕到重度間的人;但對於聽力極重度受損或全聾的患者,則建議使用電子耳。電子耳正式的名稱是「人工耳蝸」,是幫助極重度聽損患者聽到聲音的一種電子構造,可以完全取代具聽覺感受器功能的耳蝸,適用於聽力在90分貝以上、兩耳聽力都有極重度聽力損失或全聾的病患。

早期人工電子耳的電極束直徑0.12公分,現在只有 0.08公分,手術上的破壞相對較低,且電極束長度則從早期的2公分延長到3公分,能深入耳蝸更內層,使患者聽到的聲音更細緻。人工電子耳保固期和一般電子產品一樣是10年,仍有故障的可能,但一般來說,人工電子耳的故障率很低,尤其新一代的電子耳,10年故障率更僅有1%左右。

吳弘斌醫師表示,接受「微創植入電子耳手術」後,約8成患者可保留殘存聽力。(圖片提供/台中慈濟醫院)
吳弘斌醫師表示,接受「微創植入電子耳手術」後,約8成患者可保留殘存聽力。(圖片提供/台中慈濟醫院)

吳弘斌醫師表示,由於葦庭是再度植入電子耳的病患,手術難度要比原來植入的情況更高、更複雜,因此經過評估後,採行侵害較小的「微創植入電子耳手術」,在內耳蝸打開0.03公分的小洞,比早期0.2公分來得更小,再植入電極束,減少內淋巴液的外漏,減少術後頭昏的時間,並在48小時內開頻,提早確認手術是否成功。正常情況下,約有8成患者可保留殘存聽力。

人工電子耳植入的時間愈早愈好,建議語前失聰3歲前最佳,且不超過6歲;如果是語後失聰的聽損者,最好能在聽不到的5年內儘早裝上。

吳弘斌醫師也提醒,不過,有少數患者即使裝了電子耳也聽不到,是因為電子耳裝在內耳的耳蝸後面有聽神經,靠聽神經去傳遞聲音,一旦聽神經發生病變,聲音訊號傳遞自然打折扣,效果不如預期。還有一種情形是根本沒有聽神經,裝了就沒有效。因此在做人工電子耳手術前,必須經過聽力評估,做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確定耳蝸有無變形,聽神經是不是存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