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沒蛀牙就會得牙周病?_聰明醫療_文章專區 | 常春月刊--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字體 小中大
沒蛀牙就會得牙周病?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5期】
 

文∕連以晴


在科學文獻上,沒有蛀牙的人就會得牙周病的論點仍有爭議,但近代的臨床文獻調查卻發現,罹患較嚴重牙周病的人,齲齒的機率的確是比較低。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蛀牙或牙周病罹病機率高達9成,但卻有一說:「沒有蛀牙的人,比較容易罹患牙周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部主治醫師賴智信表示,從臨床上的確有這樣的趨勢,容易蛀牙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牙周病。這是因為造成蛀牙與牙周病的細菌種類不同,喜歡的生長環境也不同,較難以共存在同一個口腔中。

 

造成蛀牙、牙周病的細菌不一樣

 

齲齒(蛀牙)

˙菌種:乳酸鏈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等革蘭氏陽性好氧菌為主。

˙形成原因:進食醣類食物後,會在口中形成一種不溶於水的葡萄糖(Dextran),當食物殘渣貯積在牙縫、牙根凹槽等難以清潔之處,細菌藉此附著於牙齒表面形成牙菌斑,細菌分解醣產生酸,而當口腔pH值<5.5時,酸便會進而侵蝕牙齒造成蛀洞。

 

牙周病

˙菌種:放線桿菌(Actinomyces actinomycetemcomitans)和牙齦紫質單孢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等革蘭氏陰性厭氧菌為主。

˙形成原因:細菌附著於牙齒表面形成牙菌斑,或進而鈣化成牙結石累積,1毫克的牙菌斑內有1億個細菌,會釋放毒素破壞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等牙周組織,嚴重將導致掉牙,由此可知,牙菌斑是牙周病的罪魁禍首。

 

同一家人罹患的牙疾相類似

細菌會藉由口水傳播,廣義來說,牙周病或蛀牙也是屬於會傳染的疾病。賴智信指出,生活關係緊密的家人,通常會因長期一同用餐而在口水中檢測出相同的病菌,所罹患的牙齒問題也會差不多。但當轉換環境之後,原本的狀況可能會有所改變,舉例來說,曉晴在還沒結婚之前,是比較容易罹患蛀牙的人,但婚後與丈夫及公婆同住每晚同桌吃飯,之後卻發現自己與夫家一樣,開始出現牙周病的問題。

 

雙和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宜欣表示,無論是齲齒或是牙周病,皆是細菌造成的疾病。任何疾病的發生需要三要素,包括致病因子、宿主與環境,然而口腔內存在的細菌不會一樣,還有個人體質或基因表現的差異性,以及飲食衛生習慣造就的口腔環境,皆有所不同,因此,就會導致不同疾病(齲齒或牙周病)的發生。

 

不過,在科學文獻上「沒有蛀牙的人就會得牙周病」的論點仍存有爭議。但近代的臨床文獻調查,發現罹患較嚴重牙周病的人,都有明顯較低的齲齒率;而像染色體異常的唐氏症患者,臨床常見嚴重的牙周病,但卻也是較低的齲齒率,在林宜欣個人的觀察中也發現,較嚴重牙周病的患者身上,確實比較少見到齲齒。

 

飲食營養、口腔衛生習慣、基因缺損、體質、時間累積等因素,都會影響牙齒疾病的表現,也有因為體質變遷,年輕時可能以蛀牙為主,但老年時卻變成牙周病的困擾。

 

牙周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研究顯示,飲食過後若沒有正確潔牙習慣,食物殘渣會累積在牙齦與牙根縫隙間,口腔細菌便會附著,約在24小時後孳生包覆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生物薄膜,稱為牙菌斑。若沒有清除,牙菌斑於48小時開始發生鈣化,短則10天,牙菌斑會因為鈣化作用而變成牙結石,一旦轉變成牙結石,光靠刷牙是無法有效清除的,必須透過牙醫師的洗牙處理。而無論是牙菌斑或牙結石,其上的牙周致病菌都會作怪。

 

牙周致病菌會釋放毒素,破壞牙周組織,造成牙周組織發炎與破壞。牙周病初期,會影響牙周表層,導致牙齦發炎,但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人忽略,症狀包括刷牙流血、牙齦紅腫、口臭等類似火氣大的症狀。

 

中後期的牙周病,則會影響牙周的深層結構,包覆牙根的牙周韌帶及齒槽骨受到破壞,症狀包括牙齦退縮或長膿包、牙縫變大、牙齒位置偏移或變長、牙齒敏感酸麻、牙齒鬆動或掉牙等,此時可能已是中重度的牙周病。

 

各期牙周病的治療方式

賴智信表示,急性牙周病患可藉由服用消炎藥而獲得改善,但僅止於症狀減緩,對於已受到細菌破壞的骨頭無法以藥物處理,且一旦出現骨缺損的狀況,容易成為食物殘渣及病菌的孳生溫床,有助細菌拓展「版圖」,若沒有適當的治療,終有一天會掉牙。林宜欣則強調,不同嚴重程度的牙周病,治療方式不同,健保亦有涵蓋部分牙周病治療。

 

初期症狀:牙齦發炎、刷牙流血

治療:超音波洗牙+口腔清潔衛教。以超音波洗牙清除牙結石及深藏牙縫的髒污殘渣,避免細菌繼續孳生。

 

中期症狀:牙肉萎縮、牙縫變大、膿包

治療:牙根整平術(非手術)、牙周手術。因超音波洗牙僅能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對於牙肉下看不到的地方,需以牙根整平術處理。

 

˙牙根整平術:一般來說,治療前醫師會先評估牙周囊袋開口大小,≧5mm者,多以封閉式牙根整平術處理,不需動刀割出傷口,直接以牙周治療器械深入牙肉,將深藏內部的髒污勾出來,並刮除牙根表面的牙結石,使其恢復乾淨平整,幫助牙周組織癒合。優點是術後沒有傷口,不需縫線;缺點是醫師視角局限,需憑經驗與感覺進行治療。

 

˙牙周手術:患者經牙根整平術後,透過檢查與評估,假如有殘餘牙周囊袋≧5 mm者,有可能得接受牙周手術。手術方式是先將牙齦割開,再以小刮刀深入牙肉,清除殘渣與牙結石,術後再將傷口縫上,多是針對較嚴重的病例使用。優點是視野開闊,能徹底清潔;缺點則是會有傷口,需較長復原期。

 

後期(重度)症狀:牙齒鬆動、掉牙

治療:補骨粉、拔牙、假牙或植牙。同樣地進行牙周整平術後,醫師會在一定時間內請患者複診檢查預後狀況,確認牙齒的牙周穩定性,也需視情況進行牙周手術並使用骨粉或再生膜等材料修復齒槽骨,幫助牙齒穩定。只是面對已經動搖得很厲害的牙齒,為了口腔功能,醫師通常會建議直接拔除,並以假牙或植牙填補齒列缺口,不只為了美觀也能重整咀嚼功能。

 

半年一次口腔檢查

林宜欣表示,民眾應定期半年接受口腔檢查,並視需求拍攝X光片,才能及早發現牙周病。此外,應該至牙科院所接受專業的潔牙教導,才能有效預防牙周病。

 

預防在於疾病發生之前,最重要的不外乎是清潔。在細菌尚未茁壯、形成病灶之前,就透過正確的貝氏刷牙法、牙線或牙縫刷來徹底清潔,而刷牙無法處理的牙結石,健保針對13歲以上的民眾給付每半年一次的洗牙療程,能有效清除難纏的牙結石,也是保護牙齒免受牙周病威脅最簡單的方法。賴智信也建議,刷牙時除了使用牙刷外,對於牙縫小者需搭配牙線清潔,較大的牙縫則需用牙間刷,才能避免牙縫填塞食物殘渣。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病,如同高血壓、糖尿病需長期監控一樣,林宜欣提醒,牙周病治療之後,仍有復發的機率,需控制得宜且避免惡化。牙周病患者則應遵從醫囑定期回診,健康的民眾也別忘了每半年回診所洗牙清除牙結石。

 

牙周病發展過程

初期無症狀→刷牙流血→牙齦紅腫→口臭→牙齦膿包→牙齦退縮→對冰熱食物敏感,出現酸麻現象→牙齒位置偏移或變長→牙根週圍骨頭缺損→牙齒鬆動→掉牙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牙痛要人命,是蛀牙?還是牙周病?
牙齒防蛀對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tvc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