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台灣時光走廊》民國66年國慶日的江春男與高惠宇 - umedia 優傳媒

民國66年國慶日,總統府廣場前的《中國時報》記者江春男(中)與《聯合報》記者高惠宇(左)。(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作者/徐宗懋圖文館

民國66年的國慶日是什麼感覺?《日本工業新聞》特派員茂野統一先生於民國50年間派駐台灣和越南,60年間則多次應邀採訪中華民國國慶。他過世後大量底片流到古書市場上,徐宗懋圖文館由日本買回,經過沖洗後,仔細檢視照片,彷彿穿越台灣的時光隧道。而且,在一張國慶日慶祝照片中,赫然發現40年前的新聞尖兵江春男和高惠宇,今天他們都已是新聞界的資深前輩,當年青澀的容貌身影把我們帶回一段彷彿已逝去的台灣歲月。

 

江春男本籍台中豐原,生於台灣光復前一年,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及國立政治大學政研所畢業,從事新聞工作後,擔任《中國時報》政治記者。當時《中國時報》的採訪主任,即是後來創辦《新新聞》,現任《優傳媒》董事長的周天瑞。

 

高惠宇祖籍山東,生於基隆,台灣師範大學、美國猶他大學碩士畢業,回國從事新聞工作,擔任《聯合報》政治記者。

 

民國60年代是台灣發展的關鍵期,經過30年的經濟累積,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經濟處於爆發性成長的前夕。同時,隨著人民教育文化水準的提升,民智也大幅提高,政治管理機制出現新的社會動力。至於媒體方面,三家電視台仍處於壟斷狀態,不過民營報紙《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的影響力和銷量快速攀升,成為高利潤也具有政策影響力的新聞媒體。這兩家報紙集中了全台灣文字和攝影記者的菁英,彼此之間的商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同行之間經常以搶獨家新聞為榮。

總統府大門前的來賓和新聞記者。(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至於時代的大環境,在仍處於戒嚴的時代,社會思想和情感的同質性較高,一般人都有很高的愛國熱情和中華民國國家認同感。儘管如此,在江春男和高惠宇的日後個人生涯發展中,也看到台灣社會的共同性以及難以避免的分歧。江春男隨後離開《中國時報》,協助辦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以司馬文武為筆名,頗具文采,受到讀者的歡迎。在解嚴之前,許多國外人士拜訪黨外人士時,均尋求與江春男會面,並聽取他對台灣時局的意見,做為國民黨政策以外的參考。解嚴後,江春男與幾位中時過去的同事開辦《新新聞》雜誌,開啟台灣政論新聞雜誌新的典型。儘管被視為黨外人士,但江春男並未直接投入政治,而是保持著傳統自由派知識份子的角色,評論時政,專注筆耕工作。2000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選上總統,據傳總統就職典禮的演說就出自於江春男之手,其中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未來一個中國」的提法。

 

高惠宇則走向另外一條政治之路,她在新聞界表現傑出,成為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表率,後又擔任新黨立法委員,結束政治生涯後又走向廣電媒體。比起江春男,她的政治生涯走向了另外一條路,就民國60年代之後台灣社會的兩條分岔線一般,儘管如此,在經歷各種風雨之後,步入人生後期的兩位新聞人,最終還是在文字的田地中找到心靈的家園。

 民國67年,總統府國慶日儀隊表演。(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就如這張照片以及附帶的其他國慶日照片一般,那是一個簡樸單純的年代,整個社會歷經成長的痛苦與欣悅,在幾十年的路中逐漸成熟。回首看過去的一瞬間,仍然有許多的溫情和會心之笑。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總統府大門前的外賓,準備慶典的開始。(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來賓的座位,與地面幾乎直接銜接,慶典規模較小。(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介壽路前的學生樂隊,準備進場。(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廣場,國慶日慶祝中,童子軍維持秩序。(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廣場,慶典開始的前一刻。(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國慶牌樓。(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國慶日的貴賓席,來賓尚未正式進場。(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來賓的座位席,以接待海外僑胞為主。(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貴賓席的黨國元老,中間是陳立夫先生。(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總統府國慶日僑胞座位。(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釋放彩色汽球。(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憲兵的威儀。(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軍官兵攜帶大型國旗出場,作為國慶遊行的開頭。(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北一女儀隊表演,永遠的風采與時代記憶。(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大型國旗出場的氣勢。(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憲兵騎警隊出場,引擎聲雷動,頗具聲勢。(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遊行,北一女樂隊表演。(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民國66年國慶日,總統府廣場前的《中國時報》記者江春男(中)與《聯合報》記者高惠宇(左)。(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作者/徐宗懋圖文館

民國66年的國慶日是什麼感覺?《日本工業新聞》特派員茂野統一先生於民國50年間派駐台灣和越南,60年間則多次應邀採訪中華民國國慶。他過世後大量底片流到古書市場上,徐宗懋圖文館由日本買回,經過沖洗後,仔細檢視照片,彷彿穿越台灣的時光隧道。而且,在一張國慶日慶祝照片中,赫然發現40年前的新聞尖兵江春男和高惠宇,今天他們都已是新聞界的資深前輩,當年青澀的容貌身影把我們帶回一段彷彿已逝去的台灣歲月。

 

江春男本籍台中豐原,生於台灣光復前一年,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及國立政治大學政研所畢業,從事新聞工作後,擔任《中國時報》政治記者。當時《中國時報》的採訪主任,即是後來創辦《新新聞》,現任《優傳媒》董事長的周天瑞。

 

高惠宇祖籍山東,生於基隆,台灣師範大學、美國猶他大學碩士畢業,回國從事新聞工作,擔任《聯合報》政治記者。

 

民國60年代是台灣發展的關鍵期,經過30年的經濟累積,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經濟處於爆發性成長的前夕。同時,隨著人民教育文化水準的提升,民智也大幅提高,政治管理機制出現新的社會動力。至於媒體方面,三家電視台仍處於壟斷狀態,不過民營報紙《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的影響力和銷量快速攀升,成為高利潤也具有政策影響力的新聞媒體。這兩家報紙集中了全台灣文字和攝影記者的菁英,彼此之間的商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同行之間經常以搶獨家新聞為榮。

總統府大門前的來賓和新聞記者。(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至於時代的大環境,在仍處於戒嚴的時代,社會思想和情感的同質性較高,一般人都有很高的愛國熱情和中華民國國家認同感。儘管如此,在江春男和高惠宇的日後個人生涯發展中,也看到台灣社會的共同性以及難以避免的分歧。江春男隨後離開《中國時報》,協助辦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以司馬文武為筆名,頗具文采,受到讀者的歡迎。在解嚴之前,許多國外人士拜訪黨外人士時,均尋求與江春男會面,並聽取他對台灣時局的意見,做為國民黨政策以外的參考。解嚴後,江春男與幾位中時過去的同事開辦《新新聞》雜誌,開啟台灣政論新聞雜誌新的典型。儘管被視為黨外人士,但江春男並未直接投入政治,而是保持著傳統自由派知識份子的角色,評論時政,專注筆耕工作。2000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選上總統,據傳總統就職典禮的演說就出自於江春男之手,其中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未來一個中國」的提法。

 

高惠宇則走向另外一條政治之路,她在新聞界表現傑出,成為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表率,後又擔任新黨立法委員,結束政治生涯後又走向廣電媒體。比起江春男,她的政治生涯走向了另外一條路,就民國60年代之後台灣社會的兩條分岔線一般,儘管如此,在經歷各種風雨之後,步入人生後期的兩位新聞人,最終還是在文字的田地中找到心靈的家園。

 民國67年,總統府國慶日儀隊表演。(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就如這張照片以及附帶的其他國慶日照片一般,那是一個簡樸單純的年代,整個社會歷經成長的痛苦與欣悅,在幾十年的路中逐漸成熟。回首看過去的一瞬間,仍然有許多的溫情和會心之笑。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總統府大門前的外賓,準備慶典的開始。(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來賓的座位,與地面幾乎直接銜接,慶典規模較小。(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介壽路前的學生樂隊,準備進場。(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廣場,國慶日慶祝中,童子軍維持秩序。(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廣場,慶典開始的前一刻。(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國慶牌樓。(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國慶日的貴賓席,來賓尚未正式進場。(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前來賓的座位席,以接待海外僑胞為主。(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總統府貴賓席的黨國元老,中間是陳立夫先生。(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總統府國慶日僑胞座位。(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釋放彩色汽球。(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憲兵的威儀。(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軍官兵攜帶大型國旗出場,作為國慶遊行的開頭。(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北一女儀隊表演,永遠的風采與時代記憶。(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大型國旗出場的氣勢。(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日,憲兵騎警隊出場,引擎聲雷動,頗具聲勢。(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7年國慶遊行,北一女樂隊表演。(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umediaworl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