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華民國時光走廊》1885年(光緒11年)劉銘傳與臺灣建省 - umedia 優傳媒

劉銘傳像 劉銘傳於中法戰爭期間,率領臺灣軍民英勇抗法,成功地保衛住臺灣。建省後,他被任命為第一任臺灣巡撫,並積極地推行臺灣近代化的自強新政,加強海防,建設近代化的交通事業,如輪船、鐵路,發展經濟,改善財政。劉銘傳知人善任,延用一批才幹協助其開發臺灣,尤其重用楊氏先人楊宗瀚先生,著力於建設臺北府城,短短幾年便將臺北打造成一個繁榮的現代化城市。在劉銘傳、楊宗瀚等人的努力下,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近代化的省份,劉銘傳實為臺灣近代化的集大成者。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874年,日軍以琉球居民漂流到臺灣屏東牡丹社,遭當地人殺害為由,派兵攻打牡丹社,稱之為「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感受臺灣面對更多外來的威脅,特別任命沈葆楨為臺灣海防欽差大臣,負責處理交涉這起事件。沈葆禎抵臺後,籌辦海防事務,並請調精銳部隊,積極備戰。「牡丹社事件」告一段落後,沈葆楨深感臺灣戰略地位重要,便著手臺灣的基礎建設,為日後臺灣建省奠下基礎。

沈葆楨像 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獲知日軍已登陸臺灣,即任命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以便與日本及各國交涉;並授予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兵權,積極守衛臺灣。為抵禦日軍侵略,沈葆楨奏請於安平建造億載金城大砲臺,並派兵分駐屏東、枋寮等地。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重視臺灣的地位,增設府縣、加強軍防、開山撫番、廢除渡臺禁令等措施,成為積極建設臺灣的創始者。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駐臺清兵部隊演練 1874年,駐臺的淮軍部隊演練場景。牡丹社事件爆發之際,日軍攻打臺灣恆春。清廷聞訊後,旋即派遣沈葆楨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除增強水師部署外,陸軍方面也請調淮軍最精銳的部隊、粵勇及洋槍隊等,陸續抵臺積極備戰。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李鴻章與鐵路近代化 1881年6月,李鴻章(中)乘車視察正在修建的唐胥鐵路,此為中國大陸首條自辦鐵路。晚清時期,李鴻章是自強運動的主要推動者。1877年,為了供應北洋海軍、輪船招商局和天津機器局所需要的煤,李鴻章為了把煤從唐山礦區運到最近的海口裝船運出,李鴻章向朝廷請求修築一條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唐胥鐵路於1881年開工,同年11月8日舉行通車典禮。在中國鐵路早期發展史上,李鴻章是積極宣導修築鐵路的重要人物,因此做為李鴻章得力幹將的劉銘傳在臺灣亦興建鐵路,蓋了全中國第二條的鐵道。 

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法軍攻打福建馬尾以及臺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清廷指派淮軍名將劉銘傳應戰,以福建巡撫身分督辦臺灣軍務。劉銘傳到臺後積極整備岸防,曾一度擊退登陸基隆的法軍。後坐鎮臺北府城,團結全臺軍民抵抗法軍,使法軍放棄攻占臺灣、撤往澎湖。

 

1885年,鑒於西方列強屢由海上進犯中國,臺灣戰略地位提昇,有必要大幅增強海防工作,欽差大臣左宗棠上奏清廷,建議臺灣建省,並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經辦臺澎一切事務。1885年10月,慈禧太后據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會同議奏的結果,頒詔決定臺灣建省,劉銘傳被任為第一任臺灣巡撫。1887年,臺灣正式建省後,省城擇於原彰化縣橋仔圖(今臺中市),並修改行政區劃,共設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三府,並設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

大稻埕火車站 1891年,位在大稻埕市街南側的大稻埕火車站啟用,此為劉銘傳任內興建的臺北車站,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積極從事鐵道建設,於基隆至新竹興建鐵道,並在商業最繁華的大稻埕一帶興建臺灣第一個火車站。(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大稻埕火車站房舍 1891年,剛啟用不久的大稻埕火車站房舍一隅。大稻埕火車站設有候車室、售票處,另有倉儲、公務房舍50間,足以應付當時的行旅運輸。(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大稻埕德商公泰洋行 光緒年間,大稻埕德商公泰洋行臨近鐵路,大稻埕車站在其附近。1861年9月起,德國在北臺灣開辦領事業務,在大稻埕設立公泰洋行作為貿易之所,後來再轉變成德國領事館。而臨近公泰洋行的大稻埕車站,為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興建,隨著基隆到新竹的鐵路通車後而啟用。這個車站臺灣第一個火車站,也是第一代的臺北車站。(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府城北門原貌 1895年,臺北府城北門樣貌,進城門內的中間建築為臺北府城隍廟,此外可清楚看見晚清臺北城的建築景觀。北門又名「承恩門」,是臺北府城的正門,主要通往大稻埕。清末,隨著北臺灣茶葉生產和貿易興起,清政府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興建臺北城,於1884年落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布政使司衙門 1895年,臺灣省最高行政中心布政使司衙門,其外為西轅門。布政使司衙門設有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主要掌管人事、錢糧等政務。臺灣建省與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在臺北府城內興建大批的衙署建築,為臺北府城帶來新風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石坊街 1895年,臺北石坊街樣貌。人行道路上,可見以花崗石建造的「急公好義」牌坊,一批民工聚集在牌坊底下,另有居民穿梭其間。較遠方中國式建築,則為臺北西門。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從上海、蘇州等地募資,成立興市公司,並在臺北城內建造石坊街、西門街等,打造成一條繁榮的商店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傳統閩南商店 1895年,在臺北西門街道兩側騎樓上均建造屋簷,目的在遮避日光及雨水。屋簷下所掛的服飾,是為中國人量身設計,並在這個地方縫製而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市街一隅 1895年,臺北市街景像,可見多處中國式建築。中右前方的石板屋頂建築是臺灣樟腦事務總局,中間後方的建築是舊軍械總局,再往左邊是兵營及私人住宅,最左後方有兩枝旗杆處則為布政使司衙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北門及城牆 臺北城北門及保留十分完整的城牆,進出城門之居民絡繹不絕;本照片由城內往外拍攝,極為珍貴。北門為臺北城正門,除作為大稻埕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也因城門方位面向淡水河,也著重防禦功能。此外,還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將城門半面包圍,主城門和外城門的位置在不同軸線上,以防止敵軍破門後直接衝進主城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城文武廟 臺北城內文武廟原貌。臺北府城於清光緒5年(1879年)開始興建,並於城內南門建造文武廟,文廟在左、武廟在右,皆以座北朝南興建。其中文廟主要祭祀至聖先師孔子,而武廟則祭祀關聖帝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城東門 臺北城東門景像,這張照片為攝影師由城內往外拍,當時城門兩旁的城牆尚未拆除,城門旁亦有晚清時期中國式屋舍,十分珍貴稀有。東門正式名稱為「景福門」,與臺北城同於1884年竣工。東門與北門一樣,於主城門外設有「甕城」,形狀為半圓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登瀛書院 晚清時期登瀛書院原貌。1880年,臺北知府陳星聚號召官民集資創建該書院,最初設在臺北府後街的「考棚」內。至1890年,臺北知府雷其達秉奏劉銘傳,於西門內再新築書院。竣工後,當地街道被稱為「書院街」。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於1887年先在大稻埕六館街創設臺灣第一所新式學校「西學堂」,後於1890年時遷至臺北城的登瀛書院內,再於書院旁新建西學堂,於翌年完工。(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城南門 臺北城南門景象,本照片由城外往城內拍攝,城門上「麗正門」三個大字清楚可見,完整的城門及城牆,看起來十分壯闊。南門規模為臺北城門中最大者,與臺北城同於1884年竣工,當時大多數的人民習慣由此門進出。此為日軍剛占領臺北不久時拍攝。(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艋舺附近 1895年,臺北城西門外的艋舺農村景觀,可見數名婦女正在溪邊洗滌衣服。艋舺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通商港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淡水河大稻埕碼頭 1895年,右方為臺北大稻埕地區的民居,左方為跨越淡水河的木製鐵道橋。近處是大稻埕的渡船口,並有臺灣婦女正在洗衣服。較遠處的山,是淡水山脈的一部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筆直的大稻埕建昌街 大稻埕建昌街街景,是臺北最早的洋樓街。晚清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邀請板橋林家林維源與大稻埕富紳李春生合資成立「建昌公司」,並開闢建昌街,廣設洋樓店鋪供外商使用居住,洋行紛紛設立,臺灣第一所電報學堂亦設於建昌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淡水河畔洋樓林立 臺北大稻埕淡水河畔,河岸邊外商廣設洋樓商行,河上有商船行駛其間。晚清時期,大稻埕為北臺灣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其中又以茶葉為輸出品大宗,輸出的茶葉全在大稻埕加工,成為享譽國際的茶市。此外,通商影響所及,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大稻埕地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劉銘傳上任臺灣巡撫以來,即開始對臺灣進行大刀闊斧的建設與改革。原是以軍事規劃為先,希望在島上建立戰時可以自給的軍工產業,同時向清廷建議在臺灣建立海軍;但受限於財政條件,改由興利的近代化實業及增加稅收兩處著手。其任內主要推動的建設,包括擴大撫番、增設郡縣、清理賦稅、發展交通、推廣農業及設立新式學堂、加設電燈電報等,為臺灣奠定近代化的基礎。尤其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不僅鋪設最初的臺灣鐵路,也在大稻埕設立第一個火車站,建立未來鐵路交通的雛形。

臺灣省城西門及兵器支廠 臺灣省城(今臺中市)西門一帶及兵器支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劉銘傳預定選擇「橋仔頭」(今臺中市中心)作為省會,負責管理臺灣中部地區,亦是行政區劃調整後新臺灣府的府治所在。臺灣省城於1889年開始築城,但在邵友濂接任巡撫後令省城停工,並將省會正式移到臺北府,直到乙未戰爭時仍處於未完工狀態。此為日軍占據不久所拍攝。(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當劉銘傳努力建設臺灣的同時,也延用一批才幹來協助。尤其楊氏先人楊宗瀚先生,是劉銘傳的左右手,總辦臺灣的商務、洋務,兼辦臺灣開埠事宜。此外,楊宗瀚先生更著力於建設臺北府城的基本建設,裝設電燈、開鑿新式公共水井;購買第一架蒸汽碾路機,開闢馬路,以利交通;設置專管市內衛生的機構;為孤寡老人開辦養老院;修建大稻埕新式鐵橋等。在楊宗瀚先生等得力幹部的努下,把臺北建設成一個整潔繁榮的現代化城市。

恆春縣城城郭 恆春縣城城門及城牆原貌。恆春舊稱琅嶠,因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沈葆楨奉命來臺督辦防務,經勘察後奏請設縣,爰改名「恆春」,隸屬臺灣府,並由劉傲規劃築城事宜。恆春縣城於1875年動工,1879年竣工,成為南臺灣防守要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彰化縣城西門一帶 彰化縣城西門一帶景觀。清朝時期,彰化縣城為縣治所在,縣城早在1824年即建築完成,是臺灣第一座磚城。臺灣建省後,彰化縣隸屬臺灣府。彰化縣城西門為「慶豐門」,是通往鹿港的要道,西門城區也是繁華的商業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劉銘傳六年施政期間,善用民間力量,官民一體,臺灣社會朝氣蓬勃,全力建設,短短幾年間全省即呈現近代化的嶄新面貌。1891年劉銘傳告老還鄉,臺灣巡撫一職陸續由沈應奎、邵友濂接任。即使後續接任臺灣巡撫者,因財政問題未能延續劉銘傳建設與改革臺灣的志業,但總結劉銘傳駐臺六年期間,開啟臺灣官辦近代化建設的先聲,是清朝臺灣以來治理最為積極的一段時期,後人至今仍感念不已。

數位上色:陳怡靜、張維晏、吳濬伊、徐丹語、徐丹寒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劉銘傳像 劉銘傳於中法戰爭期間,率領臺灣軍民英勇抗法,成功地保衛住臺灣。建省後,他被任命為第一任臺灣巡撫,並積極地推行臺灣近代化的自強新政,加強海防,建設近代化的交通事業,如輪船、鐵路,發展經濟,改善財政。劉銘傳知人善任,延用一批才幹協助其開發臺灣,尤其重用楊氏先人楊宗瀚先生,著力於建設臺北府城,短短幾年便將臺北打造成一個繁榮的現代化城市。在劉銘傳、楊宗瀚等人的努力下,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近代化的省份,劉銘傳實為臺灣近代化的集大成者。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874年,日軍以琉球居民漂流到臺灣屏東牡丹社,遭當地人殺害為由,派兵攻打牡丹社,稱之為「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感受臺灣面對更多外來的威脅,特別任命沈葆楨為臺灣海防欽差大臣,負責處理交涉這起事件。沈葆禎抵臺後,籌辦海防事務,並請調精銳部隊,積極備戰。「牡丹社事件」告一段落後,沈葆楨深感臺灣戰略地位重要,便著手臺灣的基礎建設,為日後臺灣建省奠下基礎。

沈葆楨像 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獲知日軍已登陸臺灣,即任命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以便與日本及各國交涉;並授予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兵權,積極守衛臺灣。為抵禦日軍侵略,沈葆楨奏請於安平建造億載金城大砲臺,並派兵分駐屏東、枋寮等地。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重視臺灣的地位,增設府縣、加強軍防、開山撫番、廢除渡臺禁令等措施,成為積極建設臺灣的創始者。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駐臺清兵部隊演練 1874年,駐臺的淮軍部隊演練場景。牡丹社事件爆發之際,日軍攻打臺灣恆春。清廷聞訊後,旋即派遣沈葆楨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除增強水師部署外,陸軍方面也請調淮軍最精銳的部隊、粵勇及洋槍隊等,陸續抵臺積極備戰。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李鴻章與鐵路近代化 1881年6月,李鴻章(中)乘車視察正在修建的唐胥鐵路,此為中國大陸首條自辦鐵路。晚清時期,李鴻章是自強運動的主要推動者。1877年,為了供應北洋海軍、輪船招商局和天津機器局所需要的煤,李鴻章為了把煤從唐山礦區運到最近的海口裝船運出,李鴻章向朝廷請求修築一條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唐胥鐵路於1881年開工,同年11月8日舉行通車典禮。在中國鐵路早期發展史上,李鴻章是積極宣導修築鐵路的重要人物,因此做為李鴻章得力幹將的劉銘傳在臺灣亦興建鐵路,蓋了全中國第二條的鐵道。 

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法軍攻打福建馬尾以及臺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清廷指派淮軍名將劉銘傳應戰,以福建巡撫身分督辦臺灣軍務。劉銘傳到臺後積極整備岸防,曾一度擊退登陸基隆的法軍。後坐鎮臺北府城,團結全臺軍民抵抗法軍,使法軍放棄攻占臺灣、撤往澎湖。

 

1885年,鑒於西方列強屢由海上進犯中國,臺灣戰略地位提昇,有必要大幅增強海防工作,欽差大臣左宗棠上奏清廷,建議臺灣建省,並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經辦臺澎一切事務。1885年10月,慈禧太后據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會同議奏的結果,頒詔決定臺灣建省,劉銘傳被任為第一任臺灣巡撫。1887年,臺灣正式建省後,省城擇於原彰化縣橋仔圖(今臺中市),並修改行政區劃,共設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三府,並設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

大稻埕火車站 1891年,位在大稻埕市街南側的大稻埕火車站啟用,此為劉銘傳任內興建的臺北車站,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積極從事鐵道建設,於基隆至新竹興建鐵道,並在商業最繁華的大稻埕一帶興建臺灣第一個火車站。(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大稻埕火車站房舍 1891年,剛啟用不久的大稻埕火車站房舍一隅。大稻埕火車站設有候車室、售票處,另有倉儲、公務房舍50間,足以應付當時的行旅運輸。(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大稻埕德商公泰洋行 光緒年間,大稻埕德商公泰洋行臨近鐵路,大稻埕車站在其附近。1861年9月起,德國在北臺灣開辦領事業務,在大稻埕設立公泰洋行作為貿易之所,後來再轉變成德國領事館。而臨近公泰洋行的大稻埕車站,為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興建,隨著基隆到新竹的鐵路通車後而啟用。這個車站臺灣第一個火車站,也是第一代的臺北車站。(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府城北門原貌 1895年,臺北府城北門樣貌,進城門內的中間建築為臺北府城隍廟,此外可清楚看見晚清臺北城的建築景觀。北門又名「承恩門」,是臺北府城的正門,主要通往大稻埕。清末,隨著北臺灣茶葉生產和貿易興起,清政府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興建臺北城,於1884年落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布政使司衙門 1895年,臺灣省最高行政中心布政使司衙門,其外為西轅門。布政使司衙門設有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主要掌管人事、錢糧等政務。臺灣建省與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在臺北府城內興建大批的衙署建築,為臺北府城帶來新風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石坊街 1895年,臺北石坊街樣貌。人行道路上,可見以花崗石建造的「急公好義」牌坊,一批民工聚集在牌坊底下,另有居民穿梭其間。較遠方中國式建築,則為臺北西門。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從上海、蘇州等地募資,成立興市公司,並在臺北城內建造石坊街、西門街等,打造成一條繁榮的商店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傳統閩南商店 1895年,在臺北西門街道兩側騎樓上均建造屋簷,目的在遮避日光及雨水。屋簷下所掛的服飾,是為中國人量身設計,並在這個地方縫製而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市街一隅 1895年,臺北市街景像,可見多處中國式建築。中右前方的石板屋頂建築是臺灣樟腦事務總局,中間後方的建築是舊軍械總局,再往左邊是兵營及私人住宅,最左後方有兩枝旗杆處則為布政使司衙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北門及城牆 臺北城北門及保留十分完整的城牆,進出城門之居民絡繹不絕;本照片由城內往外拍攝,極為珍貴。北門為臺北城正門,除作為大稻埕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也因城門方位面向淡水河,也著重防禦功能。此外,還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將城門半面包圍,主城門和外城門的位置在不同軸線上,以防止敵軍破門後直接衝進主城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城文武廟 臺北城內文武廟原貌。臺北府城於清光緒5年(1879年)開始興建,並於城內南門建造文武廟,文廟在左、武廟在右,皆以座北朝南興建。其中文廟主要祭祀至聖先師孔子,而武廟則祭祀關聖帝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城東門 臺北城東門景像,這張照片為攝影師由城內往外拍,當時城門兩旁的城牆尚未拆除,城門旁亦有晚清時期中國式屋舍,十分珍貴稀有。東門正式名稱為「景福門」,與臺北城同於1884年竣工。東門與北門一樣,於主城門外設有「甕城」,形狀為半圓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登瀛書院 晚清時期登瀛書院原貌。1880年,臺北知府陳星聚號召官民集資創建該書院,最初設在臺北府後街的「考棚」內。至1890年,臺北知府雷其達秉奏劉銘傳,於西門內再新築書院。竣工後,當地街道被稱為「書院街」。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於1887年先在大稻埕六館街創設臺灣第一所新式學校「西學堂」,後於1890年時遷至臺北城的登瀛書院內,再於書院旁新建西學堂,於翌年完工。(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臺北城南門 臺北城南門景象,本照片由城外往城內拍攝,城門上「麗正門」三個大字清楚可見,完整的城門及城牆,看起來十分壯闊。南門規模為臺北城門中最大者,與臺北城同於1884年竣工,當時大多數的人民習慣由此門進出。此為日軍剛占領臺北不久時拍攝。(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艋舺附近 1895年,臺北城西門外的艋舺農村景觀,可見數名婦女正在溪邊洗滌衣服。艋舺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通商港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淡水河大稻埕碼頭 1895年,右方為臺北大稻埕地區的民居,左方為跨越淡水河的木製鐵道橋。近處是大稻埕的渡船口,並有臺灣婦女正在洗衣服。較遠處的山,是淡水山脈的一部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筆直的大稻埕建昌街 大稻埕建昌街街景,是臺北最早的洋樓街。晚清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邀請板橋林家林維源與大稻埕富紳李春生合資成立「建昌公司」,並開闢建昌街,廣設洋樓店鋪供外商使用居住,洋行紛紛設立,臺灣第一所電報學堂亦設於建昌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淡水河畔洋樓林立 臺北大稻埕淡水河畔,河岸邊外商廣設洋樓商行,河上有商船行駛其間。晚清時期,大稻埕為北臺灣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其中又以茶葉為輸出品大宗,輸出的茶葉全在大稻埕加工,成為享譽國際的茶市。此外,通商影響所及,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大稻埕地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劉銘傳上任臺灣巡撫以來,即開始對臺灣進行大刀闊斧的建設與改革。原是以軍事規劃為先,希望在島上建立戰時可以自給的軍工產業,同時向清廷建議在臺灣建立海軍;但受限於財政條件,改由興利的近代化實業及增加稅收兩處著手。其任內主要推動的建設,包括擴大撫番、增設郡縣、清理賦稅、發展交通、推廣農業及設立新式學堂、加設電燈電報等,為臺灣奠定近代化的基礎。尤其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不僅鋪設最初的臺灣鐵路,也在大稻埕設立第一個火車站,建立未來鐵路交通的雛形。

臺灣省城西門及兵器支廠 臺灣省城(今臺中市)西門一帶及兵器支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劉銘傳預定選擇「橋仔頭」(今臺中市中心)作為省會,負責管理臺灣中部地區,亦是行政區劃調整後新臺灣府的府治所在。臺灣省城於1889年開始築城,但在邵友濂接任巡撫後令省城停工,並將省會正式移到臺北府,直到乙未戰爭時仍處於未完工狀態。此為日軍占據不久所拍攝。(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當劉銘傳努力建設臺灣的同時,也延用一批才幹來協助。尤其楊氏先人楊宗瀚先生,是劉銘傳的左右手,總辦臺灣的商務、洋務,兼辦臺灣開埠事宜。此外,楊宗瀚先生更著力於建設臺北府城的基本建設,裝設電燈、開鑿新式公共水井;購買第一架蒸汽碾路機,開闢馬路,以利交通;設置專管市內衛生的機構;為孤寡老人開辦養老院;修建大稻埕新式鐵橋等。在楊宗瀚先生等得力幹部的努下,把臺北建設成一個整潔繁榮的現代化城市。

恆春縣城城郭 恆春縣城城門及城牆原貌。恆春舊稱琅嶠,因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沈葆楨奉命來臺督辦防務,經勘察後奏請設縣,爰改名「恆春」,隸屬臺灣府,並由劉傲規劃築城事宜。恆春縣城於1875年動工,1879年竣工,成為南臺灣防守要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彰化縣城西門一帶 彰化縣城西門一帶景觀。清朝時期,彰化縣城為縣治所在,縣城早在1824年即建築完成,是臺灣第一座磚城。臺灣建省後,彰化縣隸屬臺灣府。彰化縣城西門為「慶豐門」,是通往鹿港的要道,西門城區也是繁華的商業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劉銘傳六年施政期間,善用民間力量,官民一體,臺灣社會朝氣蓬勃,全力建設,短短幾年間全省即呈現近代化的嶄新面貌。1891年劉銘傳告老還鄉,臺灣巡撫一職陸續由沈應奎、邵友濂接任。即使後續接任臺灣巡撫者,因財政問題未能延續劉銘傳建設與改革臺灣的志業,但總結劉銘傳駐臺六年期間,開啟臺灣官辦近代化建設的先聲,是清朝臺灣以來治理最為積極的一段時期,後人至今仍感念不已。

數位上色:陳怡靜、張維晏、吳濬伊、徐丹語、徐丹寒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umediaworl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