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人傳記》劉師舜(四)駐加大使館的榮光與滄桑 - umedia 優傳媒

 

劉師舜大使。(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作者/劉敦仁

《優傳媒刊介》

劉師舜(1900~1996)大使,中華民國著名外交官,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奠基者,二次世界大戰後廢除不平等條約第一人。曾任加拿大公使、大使,外交部政務次長、聯合國代表團副團長兼託管理事會首席代表、墨西哥大使。退休後致力於中國典籍、詩詞之英譯,享譽國際。

 

劉師舜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預備科,後以美國退還中國之庚子賠款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士、哈佛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國際公法博士(1925年3月)等學位。劉大使學貫中西,溫文儒雅,畢生對開拓中國外交關係及開展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磨滅之貢獻。惜因人事傾軋,劉大使個性耿介,雖輩份、事功皆在蔣廷黻、葉公超之上,1958年被以不明原因、無退休金逼退,劉大使默默承受,含恨在美以著述終老。

 

其長侄劉敦仁先生勤於探索蒐羅,窮十年之力寫成劉師舜傳記,以遂心願。書中有關中國外交史之照片、文件、書信等珍貴史料極為豐富,有關外交關係之突破、經營、委屈求全等諸般情節,即在今日亦深富啓發,至於劉大使之政壇際遇更可窺當年官場文化,無不耐人尋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華民國近代外交史鉅著。

 

《優傳媒》獲作者授權,即日起選録有關劉大使事功章節,每周四見刋,以饗讀者。

 

四、駐加大使館的榮光與滄桑

劉師舜在加拿大渥太華呈遞國書後,首要任務是儘早建立使館,開展工作。 

 

在眾多的建築中,他特別中意背臨渥太華著名的麗都運河(Rideau Canal) 一棟占地約十八華畝的花園私宅。

 

那是一棟在十九世紀中葉建成的私宅,由著名建築師 Frederick J. Alexander 設計,坐落在渥太華的 Wurtemberg 大街201號。1907年時任首相 Sir Robert Borden 購入作為首相官邸,直至1937年去世。其夫人 Laura Borden 繼續住在該私邸,1942年中國洽購後改為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公使館。

 

中國公使館的全貌。(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劉師舜在任期內,該大使館接待過包括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等國民政府重要人物。劉師舜在1947年離任後,先後有劉鍇,徐淑希和薛毓麒等三位繼任為駐加拿大大使。1960年時代,加拿大政府曾經考慮將這棟舊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列為國家文物。

 

加拿大於197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後,立即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最後一任大使薛毓麒經臺北同意,將該建築出售給當地的地產開發公司 Cadillac Fairview Development後, 該地產公司將私邸拆除,改建成公寓樓。一棟具有極其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從此完全消失,如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只是花園周邊的鐵圍欄杆。

 

網站上下載的原大使館的花園周圍僅存的鐵圍欄杆。(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劉師舜在選購公使館館址的時候,正值當地政府對豪宅徵收高額稅金之時,市場幾乎乏人問津,所以在洽購前首相官邸時,以加幣二萬三千元成交。諷刺的是,在1970年加拿大宣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臺灣以當時的市價50萬加幣出售。導致一座具有歷史價值的首相官邸,遭到被拆除的厄運。

 

後來我和劉師舜通信時曾對此表達過個人的看法,劉師舜在覆函中不無感歎地表示,這棟大使館理應移交給北京才是正途!但是在國共兩黨水火不容的關係中,臺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的舉動也無可厚非。直至現在,大陸學界在書寫有關劉師舜外交事蹟時,仍有認為劉師舜對臺灣出售該建築表示贊同的誤會。

 

1984年閱讀到三藩市時代報,刊登的一篇有關臺灣駐南韓漢城 (今首爾)薛毓麒大使的評論文章,不由回想起1970年他在加拿大擔任外交官時,出售大使館一事,我曾執筆寫了篇短文發表在香港的文匯報(見以下附件)。

 

 

筆者以詼諧幽默的語氣調侃他和老師劉師舜在加拿大外交工作中不同的政績。劉師舜在國民黨國民政府時代具有資深外交官及國際法學權威的崇高地位,在加拿大拓展史無前例的深厚外交關係,而薛毓麒與老師大相徑庭的行為令人捧腹。這個小插曲與本書無關,但在中加外交關係中,出現這樣的場面,也只是反映了臺灣外交江河日下的無奈!

 

劉師舜在他的《出使加拿大回憶》一書中,曾描述他對自己煞費苦心經營的大使館最後結局的傷感:

 

「在加拿大朝野方面,以其前任首相之官邸,售作中國使館,倍覺榮耀,以為大有歸宿……。不料未及三十年竟有偌大滄桑之變,使我退出此一美輪美奐的使館,而使之夷為平地變成公寓式房屋的基地。」 (第14頁)

 

在洽購前首相官邸後,經過了三個月的鳩工修理,並延攬設計師作內部的設計裝修,終於將其轉化成一座莊嚴而典雅的中華民國公使館,凡是見過其陳設佈置的賓客莫不稱羨讚佩,蔣宋美齡夫人在訪問加拿大時,見到這座代表國家的公使館也讚不絕口。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劉師舜大使。(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作者/劉敦仁

《優傳媒刊介》

劉師舜(1900~1996)大使,中華民國著名外交官,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奠基者,二次世界大戰後廢除不平等條約第一人。曾任加拿大公使、大使,外交部政務次長、聯合國代表團副團長兼託管理事會首席代表、墨西哥大使。退休後致力於中國典籍、詩詞之英譯,享譽國際。

 

劉師舜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預備科,後以美國退還中國之庚子賠款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士、哈佛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國際公法博士(1925年3月)等學位。劉大使學貫中西,溫文儒雅,畢生對開拓中國外交關係及開展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磨滅之貢獻。惜因人事傾軋,劉大使個性耿介,雖輩份、事功皆在蔣廷黻、葉公超之上,1958年被以不明原因、無退休金逼退,劉大使默默承受,含恨在美以著述終老。

 

其長侄劉敦仁先生勤於探索蒐羅,窮十年之力寫成劉師舜傳記,以遂心願。書中有關中國外交史之照片、文件、書信等珍貴史料極為豐富,有關外交關係之突破、經營、委屈求全等諸般情節,即在今日亦深富啓發,至於劉大使之政壇際遇更可窺當年官場文化,無不耐人尋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華民國近代外交史鉅著。

 

《優傳媒》獲作者授權,即日起選録有關劉大使事功章節,每周四見刋,以饗讀者。

 

四、駐加大使館的榮光與滄桑

劉師舜在加拿大渥太華呈遞國書後,首要任務是儘早建立使館,開展工作。 

 

在眾多的建築中,他特別中意背臨渥太華著名的麗都運河(Rideau Canal) 一棟占地約十八華畝的花園私宅。

 

那是一棟在十九世紀中葉建成的私宅,由著名建築師 Frederick J. Alexander 設計,坐落在渥太華的 Wurtemberg 大街201號。1907年時任首相 Sir Robert Borden 購入作為首相官邸,直至1937年去世。其夫人 Laura Borden 繼續住在該私邸,1942年中國洽購後改為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公使館。

 

中國公使館的全貌。(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劉師舜在任期內,該大使館接待過包括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等國民政府重要人物。劉師舜在1947年離任後,先後有劉鍇,徐淑希和薛毓麒等三位繼任為駐加拿大大使。1960年時代,加拿大政府曾經考慮將這棟舊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列為國家文物。

 

加拿大於197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後,立即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最後一任大使薛毓麒經臺北同意,將該建築出售給當地的地產開發公司 Cadillac Fairview Development後, 該地產公司將私邸拆除,改建成公寓樓。一棟具有極其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從此完全消失,如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只是花園周邊的鐵圍欄杆。

 

網站上下載的原大使館的花園周圍僅存的鐵圍欄杆。(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劉師舜在選購公使館館址的時候,正值當地政府對豪宅徵收高額稅金之時,市場幾乎乏人問津,所以在洽購前首相官邸時,以加幣二萬三千元成交。諷刺的是,在1970年加拿大宣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臺灣以當時的市價50萬加幣出售。導致一座具有歷史價值的首相官邸,遭到被拆除的厄運。

 

後來我和劉師舜通信時曾對此表達過個人的看法,劉師舜在覆函中不無感歎地表示,這棟大使館理應移交給北京才是正途!但是在國共兩黨水火不容的關係中,臺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的舉動也無可厚非。直至現在,大陸學界在書寫有關劉師舜外交事蹟時,仍有認為劉師舜對臺灣出售該建築表示贊同的誤會。

 

1984年閱讀到三藩市時代報,刊登的一篇有關臺灣駐南韓漢城 (今首爾)薛毓麒大使的評論文章,不由回想起1970年他在加拿大擔任外交官時,出售大使館一事,我曾執筆寫了篇短文發表在香港的文匯報(見以下附件)。

 

 

筆者以詼諧幽默的語氣調侃他和老師劉師舜在加拿大外交工作中不同的政績。劉師舜在國民黨國民政府時代具有資深外交官及國際法學權威的崇高地位,在加拿大拓展史無前例的深厚外交關係,而薛毓麒與老師大相徑庭的行為令人捧腹。這個小插曲與本書無關,但在中加外交關係中,出現這樣的場面,也只是反映了臺灣外交江河日下的無奈!

 

劉師舜在他的《出使加拿大回憶》一書中,曾描述他對自己煞費苦心經營的大使館最後結局的傷感:

 

「在加拿大朝野方面,以其前任首相之官邸,售作中國使館,倍覺榮耀,以為大有歸宿……。不料未及三十年竟有偌大滄桑之變,使我退出此一美輪美奐的使館,而使之夷為平地變成公寓式房屋的基地。」 (第14頁)

 

在洽購前首相官邸後,經過了三個月的鳩工修理,並延攬設計師作內部的設計裝修,終於將其轉化成一座莊嚴而典雅的中華民國公使館,凡是見過其陳設佈置的賓客莫不稱羨讚佩,蔣宋美齡夫人在訪問加拿大時,見到這座代表國家的公使館也讚不絕口。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umediaworl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