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藏傳佛教之派系

西藏佛教進入各個教派形成時期是11世紀中以後,相繼湧現噶當、薩迦、寧瑪、噶舉、格魯、希解、覺宇、覺囊、郭扎、夏魯等教派。有較大影響力併流傳至今是薩迦、寧瑪、噶舉、格魯4個教派,其它的教派由於勢力的微薄,已漸漸在歷史的舞台上隱退。

時輪金剛大灌頂法會

各派歷史大起底

噶當派

熱振寺

創建於1056年。藏語「噶」指佛語,「當」指教授。通俗說法是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噶當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時期從印度迎請過來的著名佛教大師阿底峽,熱振寺是噶當派的主寺。該教派以修習顯宗為主,主張先顯后密。在噶當派傳承中,形成了三個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誡派,並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義。13世紀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遲的噶當教典派僧人,把噶當派的納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譯佛經編訂成《甘珠爾》、《丹珠爾》。這就是在佛教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經》最早的編纂本。

噶當派由於教理系統化、修持規範化,因而對藏傳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響。噶舉、薩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當派學習。而格魯派則是直接在噶當派的基礎上建立的,故有「新噶當派」之稱。此外,藏傳佛教中一切大論的講說,也都源於噶當派。15世紀時格魯派興起后,因格魯派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原屬噶當派的寺院,都逐漸成了格魯派的寺院,噶當派從此在藏區隱滅。

熱振寺

薩迦派

(花教)

薩迦寺

薩迦,藏語意為灰白土,因該派的主寺——薩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創始於1073年,由於該教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又稱花教。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流兩支傳承。薩迦派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紅色、蓮花狀僧冠,穿著紅色袈裟。13世紀中,薩迦派發展成具有強大政治勢力的教派,有過著名的「薩迦五祖」。其中,薩迦四祖薩班兗噶堅贊,於1247年率西藏各個封建勢力歸順蒙古。薩班去世后,薩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極大的恩寵,被封為「國師」、「帝師」、「大寶法王」,並奉命創製了「八思巴文」。這種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進了蒙古的社會、文化進步。薩迦派教義是屬於「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的體系傳承。時輪金剛法至今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薩迦派於1550年在四川德格貢欽寺設立了德格印經院,是藏區最著名的印經院。專門刻印藏傳佛教經書、曆法和醫學等千多種典籍,對保護和弘揚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薩迦寺

寧瑪派(紅教)

協慶寺

寧瑪派即舊教派。它的名稱含有「古」、「舊」兩種意思。就古義而言,這一派自稱他們的教法是由蓮花生所傳,11世紀形成,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產生的一個教派。就舊義而言,這一派自稱以傳承吐蕃時期所譯的密教典籍為主,不同於佛教后弘期的仁欽桑波等人所譯的新派密教經典。它是最早傳入西藏的密教並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內容,重視尋找和挖掘古代朗達瑪滅佛時藏匿的經典。由於該教派僧人只戴紅色僧帽,因而又稱紅教。某些地方對僧侶的要求不甚嚴格,可以娶妻生子。如今,紅教不僅在藏區傳播,在印度、尼泊爾、不丹、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也有分佈。

寧瑪派早期是無固定的寺院、僧人組織和系統性的教義。直到11世紀中期,出現了「三素爾」,他們建寺立典,開展較有規模的活動,才標誌著寧瑪派的真正形成。和素爾波且同時,一位叫絨卻吉桑波的人,翻譯和注述了若干密教經典,由他傳承下來的「大圓滿法」後來成為寧瑪派所特有的基本教法。到14世紀時,此派的著名人物隆欽降巴在不丹建立它爾巴林寺,后又到過尼泊爾,對不丹、尼泊爾當地的佛教有一定影響。寧瑪派在康區也建立過一些寺廟,最早的是12世紀建的甘孜噶陀寺,17世紀建德格的協慶寺和白玉的白玉寺。

寧瑪派最重視「伏藏」(被埋藏的經典稱為「伏藏」,專門發掘「伏藏」的稱為掘藏師)。由12世紀中葉起,陸續出現了不少著名的掘藏師,其中又有南藏、北藏之分。由此形成衛藏地區寧瑪派的兩個支派。

寧瑪派的教義最突出的東西是「大圓滿法」,該法主張「體性本凈,自性頓成,大悲周遍」。這和內地佛教禪宗主張的「心靜則佛」有點相似。

自五世達賴開始,歷屆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戰爭、災荒、瘟疫等,都要請寧瑪派僧人作法禳解,寧瑪派高僧曾一直作為噶廈政權專門祈禱師,負責占卜問卦。

協慶寺

噶舉派

(白教)

直貢梯寺

該派於11世紀發展起來,重視密宗學習,創立者先後有穹布朗覺巴和瑪巴羅咱瓦(瑪巴譯師),他們都曾到印度學習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學《四大語旨教授》。「語旨」是佛語的意旨,由祖師口語相傳,代代延續故稱為語傳,藏名叫「噶舉」。因該派僧人按印度教的傳統穿白色僧衣,故稱為白教。噶舉派本來創始於瑪巴譯師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們二人都沒有修建寺廟,招聚僧人,所以傳法事業發展不大,到他們的第三代達布拉吉時,才在達布地區建立岡布寺,招聚門徒,弘傳瑪、米二人所傳噶舉教授。

噶舉派創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師承瑪巴譯師(他修成了最為弦妙莫測的「奪舍秘法」。即是將一種身體的心識遷移到另一個身體上,或者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進入一種由修法者獨自選擇而決定的轉世狀態,即如我們所說的借屍還魂)。瑪巴譯師是噶舉派的第二代祖師,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他7歲喪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學咒術殺死怨家多人後深悔其罪,故跟瑪巴學法。瑪巴最初不傳法而先用種種苦行折磨和考驗他,后圓滿傳授給以語旨教授。此後他長年在深山閉關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極為艱苦,曾有一年以蕁麻為食,肢體長出了綠綠的毛,膚色也像蕁麻一樣,形同鬼魅。據傳練成了空中飛行之術,晚年才開始收徒傳法,84歲圓寂於聶拉木。

直貢梯寺

格魯派(黃教)

甘丹寺

格魯,藏語意為善律(又意「善歸」),是藏傳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教派,創建於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過程中形成的教派。由於此派戴黃色僧帽,故又稱為黃教。

甘丹寺

宗喀巴先後在薩迦、噶舉、夏魯和噶當派學經修法,對佛學的顯密兩教都有高深造詣。宗喀巴生在帕竹政權取代薩迦政權之時,上層僧人不僅直接參与政治、經濟權力的角逐,而且生活腐朽墮落,在社會上逐漸失去民心。有感於此,宗喀巴以重視戒律為號召,到處講經說法,著書立說,抨擊僧人的腐敗,積極推進西藏佛教改革。1409年藏曆正月,他在拉薩大昭寺發起祈願大法會,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傳召大法會。法會後,宗喀巴建立著名的甘丹寺,創建起嚴守戒律的格魯派。其後又相繼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它們與甘丹寺一起並稱為格魯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黃教還創建了達賴、班禪兩個最大的活佛轉世系統。

扎什倫布寺

格魯派有三大特點:

提倡僧人必須嚴格遵守戒律,不應干預世俗事務,不得娶妻和從事生產勞動;

大力興復寺院,招收僧人,噶當派的寺院全部納入格魯派屬下;

每年定期舉行傳昭法會,在會上講經說法,主張僧人修習先顯后密,規定必修五部經論,創立傳昭期間進行辯論和考試,考取格西等學位的制度。

扎什倫布寺

溫馨提示:2017年想去西藏請加小編微信 czzjy2017 川藏進、青藏出,無須攻略,無須自己開車,跟著我們專業的車隊一起自駕川藏線和青藏線。

圖文整理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