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夢實踐者】霍勇:且行且歌

霍勇,海政文工團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他說:「別人都有樂器,而我們的樂器就是這副嗓子。」

第一次見到霍勇,是在社區醫院的門診,他正在輸液。「剛演出回來,支氣管炎又犯了。」他面帶倦容,聲音略顯疲態但依然深沉渾厚。絡腮鬍子,大方臉的壯漢形象此時倒更添了一份滄桑。跟往日電視屏幕上光彩熠熠的歌唱家形象相比,此時的霍勇看起來更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老百姓。

一年至少要來門診兩次,剛拔掉針頭的霍勇看起來有些憔悴。

光鮮外表下「苦行僧」般的生活

在記者採訪前,霍勇剛剛從外地回來。10天,6場演出,馬不停蹄的轉場奔波對於他來說,只是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下部隊慰問演出、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願者服務等,平均每年大小演出達150餘場。這也就意味著平均兩天半就有一場演出。

在一般人看來,或許他們的工作是光鮮且輕鬆的,燈光絢麗的大舞台上,雙唇輕啟便可收穫無數鮮花和雷鳴般的掌聲。但其實,舞台之下的辛苦卻是常人看不到的。

一場演出開始前,男演員準備工作通常得兩三個小時,而女演員因為化妝稍微複雜些,一般得四五個小時。一切準備就緒后,接著就是候場。等待上台,是一個極其漫長耗精力的過程,效率高的話也要兩個小時,如果慢一些,可能等的更久。「因為是連續轉場,加上休息時間有限,通常在上台前,我一句話都不想說,只想攢足了勁兒在台上用。」霍勇苦笑著說。

上台前不飽餐,是霍勇對自己的要求。因為怕影響發聲運氣,除了吃半個饅頭或者一小塊糕點保持體力外,盡量也不會多喝水。此外,為了保護嗓子,不影響工作,忌煙、忌酒、忌油膩,不吃辣也是必須遵守的紅線原則。作為無辣不歡的四川人,吃飯缺了辣味兒這著實有些過於「殘酷」。

霍勇與村民一起交流樂器演奏。他說,下基層的日子總是最充實最讓人感動的。

「我們的舞台在基層,我們的觀眾是老百姓。」雖然也會參加大型電視節目錄製,也會去金碧輝煌的音樂廳演唱,但是下基層,卻是他最主要的工作任務,也是他最喜歡去的地方。除了要去部隊哨所演出,霍勇還會去邊遠山區、學校、礦廠等地。一般連續20天左右的轉場奔波已是家常便飯。「因為我們是戰士,哪裡需要,我們就要義無反顧地奔赴前往。」高強度和快節奏的演出任務,反而激發了他文藝兵的不屈鬥志。

舞台如同戰場,上去了就要拼盡全力。

2014年,內蒙古阿爾山,在零下30多度的嚴寒中,霍勇和幾位文工團戰友頂風踏雪,前往邊疆防線。雪大路滑,冰封的阿爾山寸步難行。就在快要到達哨所的時候,他不小心滑倒摔傷,右腳腳踝嚴重脫臼,立刻腫起了拳頭大的包。當時整個哨所的戰士都在風雪中列隊等侯。霍勇忍著疼痛,以一個軍人的挺拔姿態站立雪中。寒風凜冽,一曲《為了誰》唱響了寂靜的阿爾山,也唱紅了邊防戰士的眼眶,更唱出了他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動。沒有話筒,沒有音響,沒有燈光,沒有布景,然而這卻是最好最真實的舞台。「環境太艱苦了,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說到深情處,霍勇眉色凝重,對駐守邊防戰士的感情一時間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言語來表達。

所謂歌者 必是感同身受

作為一名部隊文藝工作者,怎樣用歌聲激揚鬥志,團結士氣;如何寫人民生活、唱人間歡樂,這是他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

「一首新歌沒有練過一百遍,是絕對上不了舞台的。」霍勇說的斬釘截鐵。歌詞中故事的體會,人物情感的揣摩,音調輕重的把握,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都要精心雕琢打磨。他有時候會把自己關在琴房很久很久,就是為了尋找到情感的契合點和爆發點,把最完美,最飽滿,最能打動人的那部分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下部隊,一場演出就是一次精神和體力上的戰鬥。

在大蟹島潛艇部隊的一次演出中,《潛艇兵之歌》作為一首新作品受到了全體潛艇官兵深深的喜愛。演出過程中,不僅全場同唱,而且結束后還被現場官兵要求返場再唱,這在霍勇的演出生涯中是絕無僅有的。

2008年汶川地震,霍勇在海軍陸戰隊的帳篷里住了半個多月,一首《生死不離》唱遍了災區所有的賑災部隊。每天看著救災戰士眼睛裡布滿血絲,雙手傷痕纍纍,滿身泥土,扛著鐵鍬堅定的背影,霍勇的心一次次被震撼。很多觀眾問霍勇,為什麼你的歌聲總能在絕望中給人力量?他的回答是:因為我懂我的祖國和人民。這種懂得來源於親身經歷,來源於親眼所見,來源於感同身受,更來源於對於祖國和同胞深深的愛。

在2015年第二個文藝志願服務日,霍勇主動請纓,去了最偏遠、艱苦的雲南怒江傈僳族地區。上千公里的行程,一邊是陡峭的貢山,一邊是洶湧的怒江,路上隨時有落石和山體滑坡,每天都要顛簸8小時才能到達下一個演出地。得知部隊文工團要來演出,各村村民都提前兩天就拖家帶口、翻山越嶺地往這兒趕。每次演出結束,觀眾們像過節一樣久久不願意離去。天上繁星點點、地上篝火冉冉、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和一個個淳樸的面孔至今讓霍勇記憶猶新。「我會唱的調子像沙粒一樣多,就是沒有離別的歌……」 說到動情處,他自顧自地輕輕閉上眼睛,身體隨著手勢微微晃動,嘴裡慢慢哼唱了起來,似乎想再一次感受當初的離別。而此時,手上正在輸液的針頭和整個病房似乎也與他無關了。

大山深處少數民族同胞淳樸的熱情給了霍勇生生不息的創作靈感。他說:「人民需要藝術,藝術需要人民。只有站在人民群眾中間,才能把歌唱好。」

一個民族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有溫度、有氣度、有態度的歌聲就是衝鋒上陣的號角,就是催生戰鬥力的精神力量,更是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

從唱歌 到為國家和人民唱歌

從國家文化部聲樂大賽一等獎、首屆音樂「金鐘獎」金獎、「卡迪夫」國際聲樂大賽賽區第一名,到全軍文藝匯演特別貢獻獎、「全軍為兵服務先進個人」、「海軍學雷鋒先進個人」、「最美文藝志願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霍勇一路斬獲殊榮無數。

獎章證書背後是默默的努力和付出。

從唱歌,到為國家為人民唱歌,一路走來,每一步都印證著他成長的足跡以及對文藝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然而,榮譽的背後是成長道路上伴隨疼痛的蛻變。

2000年,全國青年歌手大賽上,一路過關斬將,初試、複試都名列第一的霍勇,原本志在必得折桂在望,卻因一時得意,放縱飲食導致意外失利,與前三名失之交臂。彼時,剛三十齣頭的霍勇還多少帶有一些毛躁小伙的天生驕傲。「出了比賽大廳的門,扶著樓梯的扶手眼淚奪眶而出。」至今回想起來,他依然無比懊惱,無法原諒自己。這一次的打擊對他來說始終是心裡抹不去的一塊傷疤。

比賽結束后,霍勇整個人消沉了一大半。行走在北京陌生的街頭,迷茫而不知所從。三瓶酒、兩條煙、一個人,住在一晚三十塊錢的工棚,嘗盡寂寞,飲盡失意,幾番深思,要麼回家,要麼繼續比賽,兩條路他選擇了後者。

參加文化部聲樂大賽是在2000年8月初,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十天後。推開吱吱作響的房門,拋去了思想包袱,他腳步輕盈,踏上了去往哈爾濱的列車。

前方是絕路,希望在轉角。這一次,他一舉奪魁。此後便徹底戒了煙酒和辛辣。也是從這一次后,他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到了下基層。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音樂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霍勇說,下基層演出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是一個與觀眾相互贈予的過程。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觸及人的靈魂,引起思想的共鳴。而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好作品又何嘗不是來自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切身感受?(文/孫曉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