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沒有他,就沒有FAST!他是中國「天眼之父」!

FAST射電望遠鏡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南仁東9月15日晚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後事將一切從簡。

南仁東介紹

南仁東,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1994年始,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

此外,南仁東還是中科院今年157名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中最年長的一位。而就在9月14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和南仁東還入圍了2017年度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專訪:南仁東講述FAST

▲國家天文台FAST總工程師南仁東榮獲中央電視台創新人物獎

南仁東領導了FAST射電望遠鏡大部分早期工作,並且是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首席工程師。(圖片來源: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南仁東參加早期的大窩凼選址(圖片來源: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2016年9月25日,舉世矚目的「大射電」竣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窪坑作為望遠鏡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利用FAST,人類可以觀測脈衝星、中性氫、黑洞等等這些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還有就是用來捕捉外星生命的信號。

對想要尋找外星生命的人們來講,FAST能夠比目前的設備進一步的是,一旦接收到外星生物發射的信息,FAST能夠準確地指出,它們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講述>>

「天眼之父」南仁東:大國重器 深探蒼穹

沒有南仁東,就沒有FAST。

2016年9月25日,祖國西南,苗嶺深處,「天眼」睜眼,又添一件大國重器,傲視太空,深探蒼穹。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參加研製和建設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建設者表示祝賀。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它的落成啟用,對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句話「成就」的大國重器

1993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希望在全球電波環境惡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

時任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的南仁東一把推開吳盛殷的門(吳盛殷代表參會),說了句:「咱們也建一個吧。」那時候的南仁東才回國三年,已經在國際天文專業領域裡小有聲名。這之前,他還在日本國立天文台當客座教授,一天的薪水相當於國內一年。北京天文台需要他,他就回來了。

於是從1994年始,南仁東主持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人們習慣稱它為「天眼」,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觀測範圍可達宇宙邊緣。藉助這隻「天眼」,科學家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眾多獨門絕技讓其成為世界射電望遠鏡中的佼佼者。

▎為「天眼」 南仁東當了十幾年「推銷員」

從1994到2006年的十多年間,世界上多了一位名叫南仁東的「勘探者」和「推銷員」。

尋找一個又圓又大的「坑」,是建造前提。南仁東帶人走進貴州山區,看了好幾百個「坑」。直到有一天,踏上大窩凼。這是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像天然的巨碗。四周的青山抱著一片窪地,山上鬱鬱蔥蔥,幾排灰瓦的木屋陳列其中,雞犬之聲不絕於耳。南仁東站在窩凼中間,興奮地說:「這裡好圓。」村民至今還記得,南仁東追著當地人較真發問的樣子——「下雨了會不會有落石滾下來?」「這裡天氣到底怎麼樣?」

選好地址,南仁東正式提出了利用喀斯特窪地建設射電望遠鏡的設想。但他知道,這種大工程的立項非常艱難。不立項就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團隊。初期勘探結束后,大多數人都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只有南仁東滿跑,尋求合作單位。天文台沒錢,他出差就坐火車,從南到北,又從東到西。他的立項申請書上最後出現了二十多個合作單位,大概有3厘米厚。他還設法多參加國家會議,逢人就推銷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經歷了最艱難的十多年,FAST 項目逐漸有了名氣。

師出無名,南仁東還想要「名分」。2006年,在一次科學院院長大會上,他搶著發言,向路甬祥院長」喊話」:「第一,我們幹了十年,沒有名分,我們要名分,FAST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有沒有可能立項?這麼多人,二十多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秘書長,給個小名分。但啟動立項進程之前,必須有國際評審會。」路院長指示。「第二,我們身無分文,別人搞大科學工程預研究,上千萬,上億,我們囊空如洗。」「計劃局,那就給他們點錢。」路院長笑答。

2006年,立項建議書終於提交。在最後的國際評審中,南仁東用英文發言,提前把整篇稿子背下來。評審最後國際專家開玩笑:「英文不好不壞,別的沒說清楚,但要什麼說得特別明白。」

2007年,國家批複FAST立項。2011年3月,村民搬遷完畢,FAST工程正式動工建設。開工那天,南仁東在窪地上,默默看著工人們砍樹平地,他對身旁的工作人員說:「造不好,怎麼對得起人家?」

▎古有十年磨一劍 今有二十年「鑄天鏡」

項目啟動,南仁東成為首席科學家之後變得尤其忙碌。他參與到 FAST 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參加每一次會議。成員在做決定之前都要來聽聽他的意見。

關鍵技術無先例可循、關鍵材料急需攻關、核心技術遭遇封鎖……從預研到建成的22年時間裡,南仁東帶領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難,實現了由跟蹤模仿到集成創新的跨越。

「我談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沒有特別多的理想,大部分時間是不得不做。」南仁東說。「人總得有個面子吧,你往辦公室一攤,什麼也不做,那不是個事。我特別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麼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說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負點責任。」

2016年9月,南仁東重新回到「大窩凼」,在二十二年之後懷著不同的心情重新站在山頭,目睹經歷了漫長歲月的「天眼」正式啟用。這項雄偉的工程從此將在此處凝望太空,默默堅守,或許某天,就能接收星外文明發出的第一聲啼鳴……

南仁東和他的同事們也開啟了新征程:高水平管理和運行好這一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天眼」究竟長啥樣?看看視頻就知道!

FAST具有極其重大的科學意義。

它投入使用后,可觀測的天體數目將大幅度增加,可為科學家提供更多更好的觀測統計樣本,更可靠地檢驗現代物理學、天文學的理論和模型;它將搜尋到更多的奇異天體,其中蘊涵著大量新發現的機會。它的研究涵蓋廣泛的天文學內容,從宇宙初始混濁、暗物質暗能量與大尺度結構,星系與銀河系的演化,恆星類天體,到太陽系行星與鄰近空間事件等的觀測研究,FAST將回答的科學問題不僅是天文的,也是面對人類與自然的。

FAST在國家重大需求方面有重要應用價值。

它可將空間測控能力由月球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據下行速率提高几十倍。脈衝星到達時間測量精度由目前的120納秒提高至30納秒,成為國際上最精確的脈衝星計時陣,為自主導航這一前瞻性研究製作脈衝星鍾。跟蹤探測日冕物質拋射事件,服務於空間天氣預報。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10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內容綜合自央視網、「科學大院」、「國家天文」等) 責編 李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