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雌雄大盜》台前幕後的故事

1960年代飽受電視業衝擊的好萊塢日漸衰退,走入低谷,直到1967年電影《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出現才迎來歷史性的轉機。

《雌雄大盜》改編自真人真事。邦妮·派克(Bonnie Parker)和克萊德·巴洛(Clyde Barrow)是一對雌雄大盜,他們組建的巴洛幫(Barrow Gang)在三十年代殺人越貨,橫行德州,曾經轟動一時。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之前至少拍過四次,計有德國大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1937年拍攝的《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1949年拍攝的《夜逃鴛鴦》(They Live by Night)、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1950年拍攝的《槍瘋》(Gun Crazy)、威廉·惠特尼(William Witney)1958年拍攝的《邦妮·派克的故事》(The Bonnie Parker Story)。

亨利·方達(Henry Fonda)和西爾維婭·西德尼(Sylvia Sidney)主演的《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1937年)劇照。

法利·格蘭傑(Farley Granger)和凱茜·奧唐內(Cathy O'Donnell)主演的《夜逃鴛鴦》(They Live by Night,1948年)劇照。

魯斯·譚柏林(Russ Tamblyn)和佩吉·卡敏斯(Peggy Cummins)主演的《槍瘋》(Gun Crazy,1950年)劇照。

儘管《雌雄大盜》中的主人公一個是英俊青年一個是貌美姑娘,但他們是十足的無政府主義者,是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和顛覆者。這是美國大銀幕上首次出現與好萊塢傳統電影人物形象迥然不同的形象。

「他傳奇的經歷和星辰般地隕落,

從你手上的紙間滑過。

現在我要告訴你另一個故事,

那是關於邦妮和克萊德。」

——摘自邦妮·派克的長詩:《軌跡的終點》(The Trail's End)

邦妮·派克1910年10月1日出生在德克薩斯州羅溫納,是三個小孩中的第二個。1914年父親死後,母親帶著他們遷居到西達拉斯的娘家。邦妮在學校成績優異,喜歡寫詩。1926年,16歲的邦妮與羅伊·桑頓結婚,這段短暫的婚姻只維持了三年,兩人分居但沒有離婚。邦妮和克萊德·巴洛第一次見面是1930年1月在朋友家中,克萊德來拜訪這位朋友,而邦妮正在廚房煮熱可可,兩人一見鍾情。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情感,此後每當克萊德作案時,邦妮都會陪伴在身邊。

克萊德·巴洛1909年3月24日出生於德克薩斯州埃利斯縣一個貧窮的佃農家庭,他在七個小孩中排行老四。克萊德曾兩次被捕,一次是因為盜車,第二次則是因為偷了幾隻火雞,1930年他被送入德州的伊司森監獄農場(Eastham Prison Farm)服刑。在獄中除了繁重的勞作和警衛的毒打外,克萊德還要忍受一個牢頭獄霸的性侵犯。在母親的奔走求助下,他於1932年假釋出獄。

出獄后的克萊德和以前判若兩人,變得窮凶極惡,他的同夥兼獄友拉爾夫·富爾茨(Ralph Fults)回憶說:「我親眼看著他從一個童子軍變成了一條響尾蛇。」克萊德組織了一個叫巴洛幫(Barrow Gang)的犯罪團伙,主要搶劫雜貨店、加油站和銀行。克萊德並不是想借著搶劫成名,而是要搶到足夠的錢購買槍械,然後殺回伊司森監獄,報復獄方對他的虐待。1932年4月在搶劫一家雜貨店時,克萊德的槍走火打死了店主,這是他犯下的第一宗謀殺罪。1932年8月5日,克萊德一夥在俄克拉荷馬州與警方交火,打死一名警察,這是巴洛幫第一次謀殺執法人員。自此以後在犯下的多起劫案中,克萊德至少殺害了9名警察和數名無辜百姓。

邦妮和克萊德正在檢查槍支彈藥。克萊德·巴洛的槍法精準並且熟悉大多數種類的槍械,這也是他後來被警方用非常手段擊斃的原因之一。

警方曾在巴洛幫的臨時住所找到一些柯達膠捲,上面記錄了他們生活的片段。原來巴洛幫成員喜歡攝影,正是這些照片讓他們聞名遐邇,有些報紙甚至宣稱他們是「經濟恐慌時期的俠盜羅賓漢」。其中有一張邦妮叼著雪茄持槍而立的照片更是被各大報紙爭相刊登,她被描繪成一個愛抽雪茄的女匪。然而邦妮對這種定位相當不滿,那支煙只是她借來擺個Pose而已。所以後來他們在綁架一個警察時,邦妮特地告訴他自己並不喜歡抽雪茄,讓他向報社闢謠。警方繳獲的照片顯示他們過得逍遙自在,可事實上逃亡之路非常艱辛。聲名大噪后,巴洛幫要找到一個像樣的地方落腳越來越難,邦妮和克萊德大多時候只能風餐露宿或擠在狹小的車內。

邦妮叼著雪茄持槍而立的照片和影片女主角費·唐娜薇(Faye Dunaway)的造型

巴洛幫經常在德州和明尼蘇達州之間遊盪,劫車、搶銀行,有時甚至劫持警察或者其他受害者,帶他們兜風閑聊,然後遠遠的再將他們放了。克萊德曾寫信給亨利·福特(Henry Ford),稱讚福特公司的八缸汽車加速快、故障少,是最好的逃跑工具。邦妮則繼續保留著寫詩的愛好,在逃亡途中仍筆耕不輟。一次他們駕車不小心掉進深坑,邦妮的右腿嚴重受傷,克萊德不離不棄,想方設法為她療傷。邦妮的腿傷直到死前都令她行動不便。

1934年1月16日,巴洛幫成功襲擊了伊司森監獄。襲擊事件讓德州警方震驚不已,請出已退休的德州騎警中的傳奇人物弗蘭克·哈默(Frank Hamer,曾經擊斃過53名匪徒)帶隊抓捕;同時巴洛幫也引起司法部調查局的注意,開始在全美範圍內通緝他們。很快,巴洛幫成員接連落網。

邦妮和克萊德的通緝令

1934年5月23日上午,弗蘭克·哈默率領警察埋伏在路易斯安那州比安維爾縣(Bienville Parish,Louisiana)偏僻的道路旁,這是邦妮和克萊德一條必經之路。警方安排克萊德朋友的父親誘使他停車,與此同時槍聲驟起,警方使用自動步槍、霰彈槍及手槍瘋狂掃射,邦妮和克萊德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被打成了篩子。他們的福特汽車中彈130多發,其中約50發擊中了他倆。那天槍聲如此猛烈,以至於有些參與伏擊的警察在事後幾個小時內失聰。

遭到伏擊后,邦妮和克萊德的座駕布滿彈孔。

這對雌雄大盜的逝去轟動了全國。短短几小時內,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湧來圍觀,有人專程坐飛機趕來湊熱鬧。據驗屍官回憶,當他到達時現場時一片混亂,狂熱的人們試圖拿走邦妮和克萊德身上所有能拿走的東西作為紀念,甚至還有人打算割下克萊德的耳朵。

邦妮和克萊德的葬禮也是熱鬧空前,超過2萬人圍觀了邦妮的葬禮,連她的家人都無法靠近墓地。許多群眾為邦妮送上鮮花,其中有一束來自達拉斯的報童們——他倆的死訊使得報紙的銷售量猛增。克萊德的葬禮上,也有數千人前來希望瞻仰一代大盜的遺容。邦妮生前曾寫信給母親希望死後可以與克萊德合葬,但她的母親並沒有遵循她的遺願。

邦妮·派克(Bonnie Parker,1910年10月1日~1934年5月23日)

克萊德·巴洛(Clyde Barrow,1909年3月24日~1934年5月23日)

《雌雄大盜》由被重組的華納—七藝影業公司投資拍攝,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擔任製片人兼主演,著名編劇羅伯特·本頓和搭檔大衛·紐曼共同編寫劇本。本來影片導演的第一人選是法國著名導演弗朗西斯·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他對本片興趣濃厚,並參與到電影劇本的創作中。據說正是由於特呂弗的堅持,真實生活中的克萊德·巴洛是雙性戀這一點並沒有放到在影片中去。然而當電影即將開拍時,特呂弗得到了渴望已經的科幻影片《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1966年)的執導機會,於是他選擇退齣劇組。在特呂弗退出后,沃倫·比蒂曾經考慮過另一位法國名導讓-呂克·戈達爾(Jean Luc Godard)。當時有報道稱戈達爾並不信任好萊塢於是拒絕了邀請;也有消息說他打算把邦妮和克萊德改頭換面為十幾歲的孩子並且把故事背景搬到日本,這讓沃倫·比蒂毫不猶豫地阻止了他執導這部電影。此後《雌雄大盜》被近20位導演拒絕,直至輾轉到了阿瑟·佩恩(Arthur Penn)手裡。那時的佩恩進入電影圈時間不算長,他深受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影響,被公認是極富才華的導演。佩恩的導演處女作《左手持槍》(The Left Handed Gun,1958年)也是講述一個亡命徒闖蕩西部的故事,所以沃倫·比蒂對他執導《雌雄大盜》抱有信心。

阿瑟·佩恩執導本片時採用了不同以往的手法,他將黑色幽默與驚悚感融合在一起,片中那種浪漫詼諧的犯罪過程十分有趣,是對好萊塢傳統強盜片的一種反諷;隨後影片慢慢被死亡陰影所籠罩,代表了現實的殘酷。佩恩用生活化的敘事手法展現了人物的生存和心理狀態,流露出對邦妮和克萊德的深切同情,他將犯罪的根源歸咎於社會、家庭對於青年人的忽視和殘害。這種風格深深影響到後來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電影《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1994)。

阿瑟·佩恩在藝術加工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史實,影片中很多畫面都來自真實的照片。

影片最後一幕是被電影史反覆稱頌的暴力美學經典。邦妮和克萊德望著一群鴿子飛上枝頭,忽然發現樹叢間人影晃動,他們相互凝視,知道大勢已去。此時槍聲大作,慢鏡頭中,兩人中槍的身體舞蹈般擺動,宛如一場凄美的死亡祭奠……。這場54秒鐘的戲動用了四台攝影機,分別從不同角度以不同速度拍攝。這種暴力美學的渲染方式後來被薩姆·佩金法(Sam Peckinpah)在《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1969)中發揚光大,成就了其暴力美學宗師的地位,並深刻影響到諸多中外導演。

導演阿瑟·佩恩(Arthur Penn,左四)準備拍攝邦妮和克萊德之死

華納兄弟公司上下都不看好這部影片,當時已退居二線的傑克·華納(時任公司副總裁)在《雌雄大盜》劇本上寫下這樣一句話:有誰會願意去看一對鼠輩夫妻的喜怒哀樂呢?《雌雄大盜》得以問世,製片人沃倫·比蒂付出了極大努力,為了儘快開機,他曾經半開玩笑地跪在地上向公司新任總裁本·卡曼森(Ben Kalmenson)乞求資金。在後來審片的過程中,傑克·華納起身去了三趟廁所,這也讓在場的沃倫·比蒂和阿瑟·佩恩倍感惶恐。

電影首映時,《雌雄大盜》因為顛覆了傳統強盜片模式以及叛經離道的主題被衛道士們罵得體無完膚;當年受害者的家屬也因為電影美化了兇手提出抗議,致使影片只能在汽車影院和二輪影院小範圍上映。直到同年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雌雄大盜》受到國際影評人的追捧,引發熱議,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去影院觀看,《雌雄大盜》才變成熱門影片。最終這部投資250萬美元的影片票房收入超過了5000萬美元,成為自1964年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后華納兄弟公司最賺錢的電影。而這個由謾罵轉而廣受好評並賺進大把鈔票的過程也成為當年全球影壇的大事件。男主角沃倫·比蒂和女主角費·唐娜薇成為當時青年人的偶像,費·唐娜薇在片中絲巾、長裙、貝雷帽的造型引領了時尚風潮,英國《女王》雜誌(Queen)甚至宣稱:1967年是「邦妮和克萊德年」。

《雌雄大盜》獲得1968年第40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艾絲特爾·帕森斯 Estelle Parsons,扮演布蘭奇)、最佳攝影兩座獎盃,它標誌著美國「新好萊塢電影」(New Hollywood)的誕生,也為阿瑟·佩恩贏得了「后古典好萊塢導演」和「新好萊塢導演」的雙重美譽。《雌雄大盜》成為新舊好萊塢電影的分水嶺,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這段時間內湧現出了弗朗西斯·科波拉、馬丁·斯柯塞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喬治·盧卡斯、羅伯特·奧特曼、西德尼·波拉克、威廉·弗萊德金、布萊恩·德·帕爾瑪等大批新銳導演,他們帶著自己個性十足的電影,讓好萊塢重新煥發出活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