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陽文化是河南文化之基,河南文化是中國文化之祖

「襟三山而帶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漢」,坐落於中原腹地的南陽,北接汝洛,南襟荊襄,西出武關,東聯江淮。位處南北自然分界線上的南陽盆地,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孕育出無比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與遺存,其文化多樣性和複雜性在全國無出其右。

豐富的歷史積澱表現在文化上,蔚為大觀:《二十四史》中有名可考的南陽人達800餘位,商聖、科聖、醫聖、智聖,一地四聖天下僅有;楚漢文化、官署文化、中醫藥文化、玉文化、會館文化、楹聯文化、戲曲文化、姓氏文化、飲食文化、淮源文化等源遠流長,盛而不衰。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曾說,南陽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長江與黃河兩大文明帶在這裡交匯融合,多樣文明的雜交過渡造就他地難以企及的獨特文化現象。南陽的楚漢文化,在中原的影響僅次於洛陽的河洛文化,與開封的宋代文化成為拱立中原古典文化的三極之一,在全國也有一席之地,不容忽視。南陽文化是河南文化之基,河南文化是文化之祖,故南陽文化繁榮發展,則是文化興盛的必要一環。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代哲人馮友蘭先生心中,南陽是他最為魂牽夢縈的故土。伴隨著華夏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歷史洪流,南陽已成為當代賢達爭相進行文化朝聖和尋夢的魅力之鄉。

在紛繁多元的南陽文化因素中,選取十大最為閃耀奪目的文化品牌,為您一一道來。

楚漢故都 人傑地靈

南陽最為突出的文化特質是什麼?如果用四個字簡單概括,很多人可能首先會想到一個詞:楚風漢韻。

在2014年由我市組織的「楚風漢韻--南水北調中線南陽出土文物展」活動中,近百件青銅器、玉器、陶器、漢畫像石、漢畫像磚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現場採訪的中央及北京媒體刊發的報道中,紛紛這樣稱讚南陽歷史文化:「觀盛唐到西安,游北宋下開封,元明清看北京,尋漢風當屬南陽。」

南陽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漢文化的薈萃之地。正如「楚風漢韻」的字面含義一樣,久遠的楚之魂和漢之韻已然浸透在南陽人的血脈之中。

楚國王族先祖原為周天子帝師,因教化之功而受封於南陽盆地西南。楚熊氏帶領楚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在中原政權與九黎族交界的荒蠻之地開宗立國,在今淅川、西峽範圍內建立了始都丹陽。楚政權從為天子鎮守南方的一方諸侯逐漸壯大,因姓氏高貴、久居邊陲,后擅鑄鼎器、自立為王,與中原諸侯分庭抗禮。楚人性格狂放、不拘俗禮,追求浪漫與真理,誕生了寫下《九歌》、《天問》等不朽名篇的大詩人屈原。這種不屈不撓的性格和奔放心態,成就了南陽人傳承數千年的文學脈絡,並在當世大放異彩,南陽作家群、南陽詩人群等等都是例證。

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自稱漢族,我們使用的文字叫漢字,漢代文化是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上的高峰,漢朝是中華民族真正大一統、華夏文明鞏固成形的時期。

南陽漢文化在漢代文化史上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南陽歷史文化的頂峰和代表。南陽於漢代,其地位和影響僅僅用「全國六大都會」、「經濟首都」、「帝鄉」都是不能完全概括的。

漢代人既繼承了楚人豪邁的特性,又兼有華夏族「克己復禮」的特質,既有銳意進取的自信,又秉承內斂溫厚的德行,這種民族性格和文明交匯融合的過程,南陽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促成者。南陽,曾經在歷史上的第一個文化高峰——漢代雄踞一方,顯赫當時,創造了璀璨的人文遺迹。

「秦遷不軌之民於南陽」,大量六國貴族和商賈豪士的到來,為盆地農耕文化輸入了新鮮血液。史稱宛地「民俗雜好事,業多賈」,重工重商之餘,尊師重道。經濟、政治的發達,造就了南陽漢代的燦爛文化。從軍事、經濟、天文、中醫學、文學到樂舞、雜技、建築等,在當時都獨領風騷。張衡的科學、文學成就舉世稱譽,以醫聖張仲景著作為代表的中華醫藥學文化至今仍閃耀著無與倫比的光彩。雲台二十八宿、法學家張釋之、諸葛亮等一大批名垂青史的南陽人,燦若星辰。

靈石不言 片石千秋

南陽漢畫像石和漢畫磚是南陽漢文化的又一座豐碑,是漢代生活畫卷的記錄,更是南陽漢代文化繁榮的銘石,被譽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純粹的本土藝術」、「敦煌前的敦煌」,被理論界稱為「第一個藝術熱情時代」。

漢畫像石,是兩漢時期裝飾於墓室、墓祠、墓闕、石棺、摩崖等建築物上的特殊藝術作品。南陽是全國漢畫像石四大集中地之一,這和南陽在兩漢時代發達的經濟文化、特殊的政治地位及當時社會的喪葬習俗是密不可分的。它生動地描繪了漢代社會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神話故事等,體現了兩千年前漢代物質、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被譽為「圖畫漢代史」、「一部繡像的漢代史」、「敦煌前的敦煌」。

包羅萬象的南陽漢畫被譽為漢代的百科全書,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

魯迅先生生前對南陽漢畫像石極為關注,託人收集拓片200餘幅。他曾說:「唯漢人石刻深沉雄大。」美學家王朝聞先生則稱南陽漢畫像石為「難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現象」,並斷言「這一藝術寶庫的價值在未來將更加光輝」。而歷史學家翦伯贊則從歷史的角度,譽其為一部「繡像漢代史」。著名畫家吳冠中在看過漢畫像石后,曾激動地說:「氣勢磅礴,風格獨特,令人一見傾心,是高級的藝術、偉大的藝術。」

品讀漢畫像石,探尋歷史印記,彷彿掀開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在生動寫實的「耕耘圖」上,漢代農民辛勤勞作的場景躍然而出;「雙闕、廳堂、鋪首銜環」中,漢代建築立體呈現;「車騎出行」中,漢代貴族連車列騎的場景極盡奢華;「仙人乘鹿」中,石刻二仙人乘鹿相嬉逐,表達了漢代人相信在現實之外,還有一個浪漫的神話世界的信仰與追求……

南都風韻 傳承千古

二月河先生曾這樣稱讚南陽:全國只有三座城市有自己的歷史名賦,西安《西京賦》,洛陽《洛神賦》,南陽《南都賦》,其中兩賦還是南陽人張衡所作。

當年,《詩經》描繪過這裡的楚地風雅,李白吟詠過這裡的漢時繁華,「清歌遏流雲,艷舞有餘閑;邀游盛宛洛,冠蓋隨風還」。南陽是如此令人神往,以至於李白多次遊歷南陽后,最終發出感慨:「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面對歷史留給我們的瑰寶,南陽在保護、開發、利用「楚漢文化」這張文化名片的過程中,著力打造「楚風漢韻」,持續提升城市品位,使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煥發出新的活力與風采。

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反覆論證,巧妙運用漢文化元素,為城市披上文化的盛裝。出入市口南陽大橋兩端漢闕屹立,古韻悠長;梅城公園、白河濕地公園等城市核心休閑景區內,漢畫雕塑、漢代元素文化柱等古色古香;市場上,精美的漢畫拓片仿古線裝書、拓片絹畫等旅遊紀念品備受青睞……漢文化的利用、建設在宛城大地蔚然成風,文化厚重的新南陽給廣大來宛賓朋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