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詩歌與日常生活 | 霍俊明專欄

暌違的常識或秘密知識

——詩歌與日常生活

「我已學習過生活,主啊,限我的時日吧。」

——歌德

「你永遠也無法理解,為了讓自己對生活發生興趣,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也許,在更多人看來文學與生活的關係是一種常識或公開的秘密。1901年到2016年間,因抒寫國家和民族以及地方性的「現實」「生活」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大約在50位,顯然文學與生活的關係並非虛言。由此,我想到李敬澤幾年前對文學與生活關係的一段並不輕鬆的發問,「在一次會上,一個作家朋友贊同地轉述另一位作家的話:這個時代, 生活大於想象,大於虛構。口吻好像是在念誦警句,但我不知道他想過沒有,是否有一個時代,想象和虛構竟然大於了生活。」文學與生活是看似可證實實則難解的並不輕鬆的話題,尤其具體到不同時期的形形色色的文本,其尷尬、分裂、弔詭和齟齬竟接踵而至。有時,常識也會成為禁忌,秘密只在少數人那裡享有。

當我們談論文學與生活的關係時,往往會蹈入到從理論到理論的話語自證的「概念史」體系,與此同時因為認識的差異而在「觀念史」「功能論」的層面強化一個維度而忽略了其他層面的複雜性和合理性。談論文學和生活的關係時,更為複雜的還會牽扯到對文學和生活的差異性理解,而文學和生活本身就是極其複雜的動態結構和歷史化過程。這一動態結構因為流動、變化和開放而形成了差異性的生活認識,比如海德格爾關注的是「沉淪」式的日常生活,蘭波則強調「生活在別處」,米沃什、布羅茨基等則強調「生活的見證」,而洛威爾等自白派詩人則無限強化了日常生活的隱秘性和私人經驗(比如洛威爾的《生活研究》的生活隱私的傳記性)。而生活的邊界和層次性(中心與邊緣的空間關係、輕重大小的等級關係、個人生活、公共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分區關係)、寫作者的差異性體驗和現實態度(介入或疏離)、不同社會文化情境下時代、民族、區域、階層的倫理化判斷、生活進入文本的多渠道以及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的齟齬和不對等性等等,這都使得談論「文學與生活」多少會因「顧此失彼」而導致偏狹、極端或者缺乏具體指涉而顯得寬泛、「無物」。質言之,文學與生活的關係並不是單一的模仿或反映,而既是修辭關係和改寫關係、又是現實關係和倫理關係,甚至不能迴避帶有意識形態性--有時生活未必不是政治。

為了避免抽象化、概念化、主觀化地談論文學與生活,我主要想談論下詩歌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並更多將其放在當代漢語詩歌歷史情境中。「怎樣才能站到生活的面前」,這句詩出自詩人侯馬。而就當代漢語詩歌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而言,詩人應該通過個人化的歷史想象力、求真意志和精神詞源在寫作中重建「當代經驗」和「日常真實感」,進而承擔文字的「詩性正義」。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詩歌與生活是一種空前複雜的咬合式的互動結構,是修辭語言和社會效忠之間的博弈,而非簡單的平衡器和傳聲裝置。當然在特殊年代也存在著類似於卡夫卡所說的「少數文學」極端的寫作狀況--所有私人的生活史直接等同於政治的、公眾的歷史。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特殊的詩歌「發生學」機制,而時下在不斷強化詩人「現實生活」和「當代經驗」的籲求中,在詩人與公共空間的互動上,如何把個人的日常生活轉化為精神生活,如何把個人現實經驗轉變為整體性的歷史經驗,就成為詩學和社會學的雙重命題。尤其是在一個自媒體全面敞開的時代,在一個新聞化的焦點話題時代,在全面城市化的去除「鄉土性」的時代,為何「生活」重新成為寫作者最為關注的一個話題值得深入辨析。為什麼詩人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如此密切而又難解?詩人在處理當下生活的時候該如何有效地發聲?這種發聲是否遇到了來自於主流的非文學因素的影響或挑戰?當下詩歌正在流行的文化氛圍和文學趣味中成為時代的「見證」。然而不得不正視的一個詩學問題是很多寫作者在看似贏得了「生活」的同時卻喪失了文學自身的美學道德和詩學底線--社會學僭越了文學,倫理學超越了美學。也就是說,很多詩人充當了布羅姆所批評的業餘的政治家、半吊子社會學家、不勝任的人類學家、平庸的哲學家以及武斷的文化史家的角色。

日常生活與詩歌寫作既是修辭問題又是現實和實踐性問題--比如具化為題材、主題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可寫的和不可寫的、允許寫的和不允許寫的,同時也像「沒有晚清,何來五四」那樣是歷時性的「傳統」話題。有學者就認為詩歌史上真正奠定了日常生活詩歌傳統的是杜甫,而此前的詩人並未真正解決這一問題。而在英語詩歌中,德里克·沃爾科特則指認直至拉金的出現才使得「日常生活在英語詩歌中獲得了極其精確的定義」。而當我們必須談論詩人與生活的關係,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到杜甫是以怎樣的話語方式抒寫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詩歌時代。為什麼偏偏是杜甫而非他人被認為是「詩史」,而他的詩歌也被視為是對一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呈現?比如我們可以追問,同樣是在唐朝生活的杜甫同時代的詩人,他們也深處於動蕩的社會生活之中,可是為什麼他們沒有寫出杜甫那樣的詩歌?難道他們的詩歌與生活和現實沒有關係嗎?尤其是在明代,杜甫有那麼多的追隨者、模仿者,但是那些與彼時生活和現實相關的詩文偏偏被時間公正而無情地淘洗掉了。在當代,「向杜甫學習」「反映生活」的呼籲和提醒並不少見,然而卻在倫理化的道德論調中簡化了詩人與生活的關係,窄化了詩歌的多樣化功能。而1978年以來,在的先鋒詩歌界援引最多的就是里爾克的那詩句「生活和偉大的作品之間 / 總存在某種古老的敵意」。但是很多詩人是從生活和作品的衝突和緊張關係來理解這句話的,而恰恰忽略了里爾克原詩中此句最為關鍵的結尾處的那個問號。也就是說,詩歌與日常生活之間並不是單一的內在的緊張關係,而是存在著詩人與生活、詩人與母語、詩人與自己的多種可能性關聯。米沃什所說的「詩歌是一份擦去原文後重寫的羊皮紙文獻,如果適當破譯,將提供有關其時代的證詞」無疑具有重要性,但是那些暫時逸出、疏離了「日常生活」的詩歌並非就不具有詩學意義上的重要性,而這正是詩歌史的兩面,最關鍵的仍然是詩歌表達的有效性。而1980年代在北島等一代詩人那裡強化的是詩人的精英立場、批判意識以及對生活的有力回應與反擊,詩人的「公共知識分子」的強化使得作為「寫作手藝人」的身份退居其次。這在特殊的歷史語境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但是一旦超出了這一歷史時段而放置在更長的時間序列中,這種緊張關係就必然會因「時過境遷」而受到了質疑,比如臧棣對北島的尖銳批評就與詩歌與生活關係認識的差異性密切相關。

自1980年以來詩歌界談論最多的就是詩人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比如以于堅、韓東等為代表的「日常寫作」「市民精神」重新發現了詩歌的另一個秘密,並在詩歌中以「精神事件」的方式再次激活了「生活」。這也是對詩人責任的重新認識,比如韓東對以往詩人作為政治動物、文化動物和歷史動物的尖銳批判(《三個世俗角色之後》)。但是,詩人對生活的認識以及生活進入詩歌的方式是如此的不同甚至充滿歧見。關於「日常生活」的理解與寫作實踐不僅與具體的社會文化情境有關,也與詩歌文體認知的差異性有關。當代詩人就寫作和日常生活的關係還大致形成了「現實 / 生活中心主義者」和「審美 / 修辭主義者」,而二者往往不是平行、對等的,而是緊張甚至對立的,沒有做到像米沃什在《藝術與生活》中那樣的全面、深刻和公允。這是詩歌觀念在不同時期的指向、偏移、倚重以及「糾正」所導致的結果。正如張曙光後來所反思的那樣「一些人不接受日常性,也是因為日常性與傳統意義上的詩意格格不入。」比如詩歌作為審美話語的自足性與作為歷史話語的社會性,在很多詩人認知那裡同樣是二元對立的,這體現為唯美遣興的「隱逸派」與激烈尖銳的「公知派」。而對此能夠予以融合的詩人則非常罕見,「刺入當代生存經驗之圈的詩,是具有巨大綜合能力的詩,他不僅可以是純粹自足的、甚至可以把時代的核心命題最大限度地詩化。」(陳超)是的,一個常識是任何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是生活進入詩歌卻不是「順理成章」的,甚至會在某個特定歷史節點成為禁忌,「近十幾年,生活,或被公認或被默許為一個犯忌的詞語,小說家、藝術家和大多數詩人都愚蠢地迴避它,迫使常識成為少數人擁有的秘密:從現實生活產生偉大的藝術。」(肖開愚)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常識與寫作知識或少數人秘密之間的不可協調性。尤其是上個世紀末爆發的「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一時無兩的盤峰論爭本質上仍然聚焦於這一命題,兩個「陣營」對生活和詩歌(詩性)的理解更多地帶有了義氣性和意識形態性--強化了差異而忽視了相通性,隨之詩歌中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具有了「詩性政治」的傾向。

新世紀以來多元文化語境尤其是新媒體生活使得「生活碎片」「底層生活」「階層身份」在詩歌寫作中得以轟動效應般地呈現,吸引了社會和公眾的好奇眼球。但是就寫作經驗和生活經驗來看,當下也已進入到阿甘本所批評的「經驗匱乏的時代」。詩人必須重新估量生活,重建與生活的關係,在有效性的層面重新發現寫作與生活的雙重經驗。而從詩人與生活的隱喻層面來看,詩人就是那個黃昏和異鄉的養蜂人。他嘗到了花蜜的甜飴也要承擔沉重黑暗的風箱以及時時被蜇傷的危險,「心裡想著『甜美,甜美』。 / 孵巢灰暗,一如貝殼化石 / 令我恐懼,它們似乎很老」(西爾維婭·普拉斯《蜂螫》)。此時,我還想到另一位詩人扎加耶夫斯基的詩句--「嘗試讚美這殘缺的世界」。我們可以確信詩人目睹了這個世界的缺口,也目睹了內心不斷擴大的陰影,但是慰藉與絕望同在,讚美與殘缺並肩而行。這是一種肯定,也是不斷加重的疑問。這也許正是詩人所面對的生活,或者正是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那一部分秘密知識。

霍俊明

霍俊明,河北豐潤人,現工作於作協創研部,首都師範大學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現代文學館首屆客座研究員、台灣屏東教育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專著《尷尬的一代:70后先鋒詩歌》(廣西師大出版社)《變動、修辭與想象:當代新詩史寫作問題研究》(社會科學出版社、台灣秀威)《無能的右手》(北京大學出版社)《新世紀詩歌精神考察》(河北大學出版社)《從"廣場"到"地方"——微觀視野下的詩歌空間》(上、下卷,台灣花木蘭文化)《螢火時代的閃電——詩歌觀察筆記或反省書》(言實出版社)《"70后"批評家文叢 霍俊明卷》(雲南人民出版社)《陌生人的懸崖》(四川文藝出版社),詩集《懷雪》《紅色末班車》《一個人的和聲》,合著《詩歌通史》《二十世紀新詩理論史》《文學現場對話錄》,主編《好詩》(第一季、第二季),編選《在巨冰傾斜的大地上行走》《詩壇的引渡者》《百年新詩大典》《青春詩會三十年詩選》《天天詩歷》《年度詩歌精選》。曾獲《人民文學》《南方文壇》聯合舉辦的年度批評家表現獎、大崑崙文化傑出詩歌批評獎、2015《山花》年度評論獎、《南方文壇》年度論文獎、《揚子江詩刊》詩學雙年獎、2016"揚子江詩學獎"、《星星》年度評論獎、《詩選刊》年度評論家、《後天》雙年獎評論獎、首屆劉章詩歌獎(評論獎)、首屆建安詩歌獎、《名作欣賞》年度論文獎等。

霍俊明專欄:

本文為鳳凰讀書讀藥專欄版權作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