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魯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千針一筆 氣韻雋永

徐秀玲正在刺繡 攝影/陳孟

魯綉,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刺繡工藝,春秋時期已興,博採「蘇、粵、蜀、湘」四大名綉之長,而又獨具一格,虛實適宜、形象逼真。綿遠悠長的齊魯文化賦予了魯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人文內涵。

徐秀玲正在刺繡 攝影/陳孟

3月28日上午,孔子網記者來到濟南英雄山文化市場,採訪魯綉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女士。當記者真真切切站在了徐秀玲的刺繡作品面前的時候,記憶中對綉品的認識霎時間煙消,徐秀玲的工作室面積不大,但懸挂滿屋的作品栩栩如生,熠熠生輝,細細觀賞,無一例外,皆是臻品。

徐秀玲刺繡作品《鵲華秋色圖》

徐秀玲的刺繡作品多為名畫題材。再現古畫的「氣韻生動」是她在刺繡事業上一直以來的追求。南朝·齊畫家謝赫在其所著的《古畫品錄》中寫到「畫有六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氣韻生動」作為第一條款和最高標準,一直是畫創作、批評和鑒賞所遵循的總圭臬。「一幅作品的形成需要很多繁瑣的程序,最重要的是根據題材本身去讀懂作品,尤其是對於古畫的創作,要遵循原貌,看得懂內涵,不能說是絕對的與原畫無二樣,但是構圖、氣韻一定是到位的。」徐秀玲說。她所綉制的《鵲華秋色圖》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作品。「綉制這幅畫歷時盡三年的時間,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時。」「綉每一幅作品,無論尺幅大小,都盡量精益求精,做到沒有瑕疵。」徐秀玲在藝術創作中體悟出的這句「內行話」,是對藝術品質的堅守,也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詮釋。功夫不負有心人,《鵲華秋色圖》獲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銀獎。她的另一代表性作品《東方朔》獲得第三屆山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徐秀玲刺繡作品《東方朔》

髮絲綉是魯繡的特有綉種,與其他綉種最大的不同在於材質除了常見的絲線外,還有真人頭髮。髮絲經過脫脂、染色,和絲線摻雜使用。徐秀玲將髮絲綉運用在孔子題材的作品中,將至聖先師的眼眉、鬍鬚綉制的十分逼真。她綉制的《孔子繡像》榮獲第二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徐秀玲根據現代社會的審美,對比拓片上的孔子像,對孔子的眼睛做了調整,使之更像是一個慈祥的長者。

徐秀玲刺繡作品《孔子繡像》

「綉這幅作品是有特殊情感的,孔子作為我們山東的文化名人,儒家文化的代表性人物,用魯綉這種形式去展現是很有意義的,是受到很多人歡迎的。」徐秀玲如是說。

徐秀玲學生作品《孔子繡像》 攝影/陳孟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這是徐秀玲從業以來尊崇的原則。作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刺繡針法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同樣一幅作品,同樣的針法,徐秀玲的布針卻與別人大不相同,所以她所綉制的作品格調高雅,意境幽深,獲得了一眾的認可。

截至2016年,已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372項,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3087項;已有39個項目躋身世界級非遺,總數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不少非遺仍「養在深閨人未識」,即便被人熟知,精通技藝的人卻並不多。年華流逝,徐秀玲身邊的學生走了一波又一波,當年同在綉廠的同事們也因為各種原因改了行,而唯獨不變的是她堅守的身影。

徐秀玲正在穿針引線 攝影/陳孟

在拍攝徐秀玲刺繡時我們的高清設備已無法輕易的捕捉到素色線穿梭的軌跡,但是她目光如炬的雙眼已然聚焦著千針萬線四十年。徐秀玲對目前魯繡的前景並不樂觀,「很多學生學到一半就放棄了。刺繡確實很枯燥,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現代人很難坐得住、堅持住。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總是要有人傳承下去的。」作為山東省魯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呼籲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到魯綉這項事業中來。

來源 | 孔子網

徵稿

我們主張資源共享,信息共籌,歡迎國學機構、文化企業、知名學者等投來相關稿件,我們將擇優編髮。期待您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文章和智慧!投稿郵箱為【[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