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該是美國效法中國的時候了?

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2005年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發表演講時,呼籲成為全球體系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並同其他大國合作,維持世界的穩定與安全。我們可以假設,佐利克在紐約演講時,腦子裡無疑認為——大多數美國領導人和決策者也這麼認為——美國是國際體系里的負責任利益相關者,則不是。

然而,川普去年當選美國總統,卻導致國際社會對美國和有了完全相反的看法。川普大聲表示,他會推行單邊的「美國優先」政策,也恫言要讓美國退出世界貿易組織。在2016年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與媒體見面」節目訪問時,川普說:「我們要重新談判,不然就退出。貿易協議是災難。世貿組織也是個災難。」

相比之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年1月,分別在達沃斯與日內瓦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凸顯了自身捍衛現有多邊秩序的形象。佐利克2005年的演講不可能在2017年發表,因為雙方的角色對調了。

柯林頓的警告

這不必要也不應該發生。川普自己也承認,同想比,美國是式微中的大國。因此,實際上,加強多邊規則和程序,對美國國家利益是日益重要的。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於2003年在耶魯大學深具遠見的演講,便道出了這個事實:「如果你們相信,維持權力與控制、絕對的行動自由和主權,對國家的未來是重要的,這樣做並沒有什麼矛盾之處。我們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可以運用我們的實力……但如果你們相信,我們應當嘗試創造一個有規則、夥伴關係和行為規範的世界,也就是當我們不再是世界軍事、政治、經濟強國時,也樂意居住的世界,那你們就不會那樣做。這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

出席演講的聽眾當時或許不知道,這是來自柯林頓的巧妙警告。柯林頓要告訴他們的是,要為成為世界第一、美國屈居第二的時代做好準備。作為老二,美國會希望身處一個世界第一支持「有規則、夥伴關係和行為規範」,讓一切變得更有秩序的世界。

柯林頓高明的地方,是暗示在美國還是世界第一的時候,為自身設下這些「桎梏」。這樣,以後就能更有理由要求也遵循同樣的多邊規則與程序。

然而,如果柯林頓老實地承認,美國一貫的政策是削弱而不是強化多邊規則與制度,那他的演講會更有說服力。

這是我從1984年至1989年及1998年至2004年間,兩度擔任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時發現的一個骯髒小秘密。美國於1985年拒絕核准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於2002年不買國際刑事法院的賬,凸顯了這政策。

一直以來,美國也盡量選擇一個軟弱的人選來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John Bolton)便在他的回憶錄公開承認這一點。他引述時任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的話說:「我不肯定我們要的是一名強有力的秘書長。」遺憾的是,美國領導人很少會這樣坦白。

弔詭的是,在多邊主義課題上,川普可能是最為坦率與直接的美國總統。他公開鄙棄多邊規則與制度,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聲言不會遵守美國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在今年較早時候的一個白宮記者會上,白宮管理與預算局主任馬爾瓦尼(Mick Mulvaney)說:「至於氣候變化,我想總統已經清楚表示,我們不會在這個課題上再花費任何錢了。」

支持多邊主義

。一些人可能認為,對日益強大、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來說,多邊機構如聯合國被削弱或邊緣化,是符合其利益的。

但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它要強化而不是削弱多邊組織的相反策略,可以說是讓人意外,甚至吃驚的決定。為什麼不遵循現有世界第一強國的做法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兩國對自身在世界的角色,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美國視自身為「特殊」的國家,相信自己有改變世界的責任。當它干預其他國家內政時,它也拒絕被多邊規則束縛。美國導致了許多所謂的顏色革命,包括吉爾吉斯斯坦2005年的「鬱金香革命」,和埃及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沒有其他國家像美國這樣喜歡扮演救世主。

相比之下,關注的,只是改善其14億人口的生計(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經歷了150年的「地獄」般處境,從1839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直到於1976年結束的文化革命,體驗了「天堂」和世界最快的經濟增長,尤其是在加入西方於二戰後賦予世界的多邊秩序后。是從世貿組織獲益最多的國家,也正因此而成為目前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一直以來,倡導自由貿易的好處與價值觀的,都是美國而不是學者。然而,今天,捍衛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自貿協議,在美國卻是政治不正確的做法。相反的,正簽署越來越多的自貿協議。

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已經同澳大利亞、韓國、秘魯等國家簽署了14個自貿協議。2002年,也與東盟簽訂自貿協定。

華盛頓可以效法北京嗎?

演講反映了一個強有力的多邊秩序對的好處,以及北京深思熟慮的立場。

同樣的,美國媒體炮轟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因為他把美中關係形容為建立在「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雙贏與合作」基礎上的正面關係,也是不智的。事實上,這是決策圈的普遍看法。《聯合國憲章》第二條也闡明了國際合作的準則。蒂勒森的談話只是重申這些原則。

柯林頓已經明智地指出,美國現在改弦易轍,強化多邊規則與程序,對其有利無害。在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大流感、恐怖主義、飢荒和網路安全等威脅的籠罩下,美國積极參与國際組織,再次成為全球體系的負責任利益相關者,現在正是時候。

作者馬凱碩是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原刊4月25日美國RealClearWorld網站

葉琦保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