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環境污染如何破局?

原標題:環境污染如何破局?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孫秋霞報道】企業偷排廢水現象在屢有發生,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高昂的污水處理費用也讓治理舉步維艱。

4月19日,「全副武裝」的當地民眾。當日,呼和浩特出現空氣污染,早間8時左右,全市空氣質量指數(AQI)為346,級別為六級,空氣質量屬於嚴重污染。之後大風「登場」,空氣質量明顯轉好。(圖片來源:中新社)

關鍵不是難不難治 是費用

4月18日,民間環保組織「兩江環保」爆料,河北省大城縣和天津市靜海區存在超大規模的工業污水滲坑,最大一處面積達17萬平方米。

據悉,2014年,河北大城縣南趙扶鎮政府曾組織單位分別對兩處滲坑污染水體進行治理,但水質經常出現反彈,沒有達到預期治理效果。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唐景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很多污染物的治理技術都是有的,關鍵不是難不難治理,而是治理費用的問題。」

環保專家彭應登算了筆賬,1立方米工業廢水處理成本是5至7元(人民幣,下同),在深度未知情況下,以17萬立方米計算,需要約百萬元,處理裝置投資也需約2000萬元。相比之下,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更為昂貴。彭應登指出,一立方米污染土壤修復需要1000元。因此,想要完全恢復生態面貌,資金投入可能超過2億元。

地方政府執法力度不夠

然而,像華北滲坑這樣的偷排事件並非個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徐晉濤教授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滲坑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反映了地方政府環境執法力度不夠。」

徐晉濤說:「的環保現在方方面面都在加強,但地方政府積極性沒有調動,所以就有這種情況出現,而且往往是地方政府和污染企業合謀。」

如何解決地方政府的「尷尬」?徐晉濤認為:「的地方政府承擔了太多的政策性負擔,經費總是不夠,所以沒有激勵就不會特別努力去做環保。環境稅出台後,激勵機制會有所改變,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用經濟手段改善環境,是以徐晉濤為代表的環境經濟學者極力呼籲的。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環境保護稅法》,並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跟以前的手段相比,完成同樣的目標,經濟手段的社會成本是最低的,它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地方政府加強環保監督和增加環境稅的收入是相輔相成的,對地方政府積極性的提高挺有作用。」徐晉濤說。

需要指出的是,與工業企業污染相比,的環境污染很多都來自面源污染。

徐晉濤說,上世紀90年代的水體污染主要是工業企業污染,現在變成了城市生活污染和農業污染。

「80年代為了推動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都有補貼,這個生產要素得到補貼后,導致它的價格偏低,使用量就偏高。如果化肥用得好,應該100%發揮作用,非常少的殘留留在土壤里。」徐晉濤說。

針對化肥農藥過度使用問題,農業部辦公廳2月28日印發《2017年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主要包括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進養殖糞污綜合治理行動,以及推進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等。

但農業不得不面臨的現實是,在實現精準施肥、推廣有機肥、查處違規化肥農藥進入農業生產領域等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