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共享雨傘現身街頭 系真風口還是偽需求?

據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繼共享腳踏車遍地開花之後,市場颳起的「共享」風越來越強勁,在廣州捷運的廣州塔、大學城北等6個捷運站站廳已經出現共享雨傘的相關設備。「共享雨傘」——望文生義,就是把雨傘「共享」給有需要的人。用戶通過微信登錄,綁定個人頭像和昵稱,微信支付押金即可進行租傘還傘。從共享腳踏車到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共享經濟將如何盈利並持續發展呢?

推出這項服務的創業團隊叫做「魔力傘」,每把雨傘押金30元,15天內免費試使用,15天試用期過後每超12個小時收費1塊錢。「魔力傘」CEO沈巍巍介紹了他們的服務模式,「掃碼交押金,已在廣州6個捷運站投了1000多把。」

除了大量可供租用的雨傘,還有機器設備、鋪設場地的入場費等,這種雨傘租賃業務前期投入巨大,那如何盈利呢?沈巍巍認為:「目標是以後用戶不需要買傘。關於盈利點,未來引入商家贊助。」

共享經濟的小字輩共享雨傘剛剛起步,而共享充電寶已在各大城市迅速走紅,它瞄準的就是「低頭族」出門在外手機沒電的痛點。對於這種能夠隨時提供充電的服務,大多數用戶還是認為比較方便的。

不得不說,共享充電寶的確能夠解決人們外出時手機電量不足的問題。因此,有不少資本看到商機,頻繁布局。據公開數據統計,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

共享經濟一下子似乎變得無所不包:從早先已經發展起來的共享腳踏車、電腳踏車,到如今陸續有充電寶、籃球、雨傘這些日常小物件也開始加入共享經濟版圖之中。三家主攻共享充電寶的企業獲得上億元融資,引起行業關注;與此同時,共享雨傘和共享籃球也紛紛步入公眾視野,小物品共享的討論熱度大有超越共享腳踏車之勢。

對於這些新生業態,一些用戶表示歡迎,認為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痛點」問題。但也有聲音認為,某些共享領域缺乏技術壁壘、准入門檻低、盈利模式不清晰。比如針對共享充電寶,天津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韋褔祥提出質疑,「從技術和經濟等各個方面是不可行的,帶一條數據線就可以解決充電問題了。有很多地方都是免費充的。從科技角度講,有的企業已經在研發超長帶電時間電池,共享充電寶短期有需求但長期不可行。」

包括共享充電寶在內,人們對共享雨傘、籃球的質疑主要集中在:用品業務簡單、盈利模式單一,它們只是傳統的分時租賃在互聯網時代的變體,談不上嚴格的共享經濟。以共享為名,不過是想抓住新經濟的風口,從而吸引資本逐鹿,完成類似網約車和共享腳踏車般的資本盛宴。

對此,互聯網專家王冠雄表示並不贊同:「互聯網是自然生長的,比如騰訊從當年不起眼到今天的規模,所以關鍵看有沒有入口、用戶高粘性及挖掘增值點。」

王冠雄認為,儘管目前共享物品的商業模式仍然以租賃收入為主,但作為一款使用頻次高的創業項目,它契合了從線上流量爭奪到線下流量爭奪的行業大趨勢,「現在下結論還早,但這些共享確實是高頻線下流量入口,當前線上枯竭,線下可以反哺線上。」

此外也有人質疑:無論是共享雨傘,還是共享籃球、充電寶,本質是租賃——創業團隊購買物品轉租給有需求的用戶;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誰閑置,誰分享。

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不應該拘泥於共享經濟的狹義內涵,而應看重它適應國內社會環境和提高社會總體效率的價值。此外他也提醒用戶,在購買這類服務時要尤其注意個人信息的安全,「工業4.0時代的標誌是共享,存量增量都沒增大,但用活之後經濟獲得發展。雨傘從分享角度賺不到錢,它的模式是羊毛出在豬身上,通過用戶支付方式等向用戶發廣告。」

如何看待各類分享經濟創業項目層出不窮的現狀?動不動就把日常生活用品拿來共享,這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等待時間和市場來投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