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的滿族 我的家

我的滿族 我的家——有關義縣高姓滿族的調查報告

提起滿族,自然讓人想起「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關東漢子的彪悍雄姿,以及揮師入關統治近300年的浩蕩輝煌。目前在十三億人中,據統計滿族擁有近1100萬人,第三大民族。

我很驕傲,身體里流淌著滿族的血液——我的父親、爺爺、奶奶、曾祖父、曾祖母、曾曾祖父等等,都是滿族人。從小就陸續聽說了很多有趣的本民族習俗,終於在高中第二年的暑假,回到我的老家遼寧省義縣調查、走訪、整理、完成了這篇調查報告,知道了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一、義縣高姓滿族由來

滿族,是個古老的民族,也是個年輕的民族。大約3000年前,《左傳》中記載的肅慎即為滿族初民;公元1635年的農曆十月十三,皇太極頒發政令,將族名定為「滿洲」(滿洲不是地名,是一個滿語單詞的音譯)。20世紀50年代,定族名為滿族。滿族也是五千年文明史上為數不多的力拓八荒、統治寰宇的少數民族。公元1644年,滿洲貴族執掌的清政權,入主中原,定都北京,開始了中華歷史上最後一個高度一統的封建王朝——清朝統治268年的歷史。它內成一統,外拒強寇,使本已急劇滑落的中華封建末世,又奇迹般地出現了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康雍乾盛世」,人口迅速地從大約7千萬,猛增至4萬萬。遼闊版圖內的眾多不同民族,自此產生了大一統的觀念,為現代意義上中華民族的形成,做了充分的準備。

清代的滿人常常被稱為「旗人」,即使是現在的國外史學界也習慣於這樣稱呼。其實,所謂旗人是個大於滿人的稱謂。在清代,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把滿洲人全體青壯年男性,都收進了軍隊之中,分別划入以八種不同樣式旗幟為標識的八個方面軍: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鑲白旗、鑲紅旗、正紅旗、鑲藍旗、正藍旗。(從族譜來看,我的祖先應該屬於正黃旗。)後來,又仿照滿洲八旗的編製和識別方式,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所以,旗人是對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中的人口的總稱。

我是哪個旗?我是滿族人,我為何姓高?

通過在義縣文史館資料查找和對老家老輩人訪談的了解,我的高姓大有來頭。我祖父輩生活的地方叫義縣紅牆子滿族鄉,當時鄉里有70%的人是滿族,有姓高的、姓趙的、姓富的、姓佟的等等,在清朝滿族八大姓中都有分佈,但在1980年前基本是以家族為整體分散而居,像我們高家就居住在一片起伏錯落的群山南面,前面幾公里就是遼西的母親河——大凌河。在村裡有數十戶高姓人家,都有著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當然現在的都是老年人,走出去的更多。

滿族人非常敬重先人,家族的墓地也非常有講究。高家先人的墓地就在村子附近,一處面南背北的坡地上,最上面是祖墳,依次往下有十幾代人,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就安息在那裡。在那裡我感受到了敬重和懷念。

有一點遺憾的是家族祖先的畫像和家譜據說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從哪裡來只能求教縣文史館」。滿族高姓是由滿族姓轉成漢姓的,我祖先所在地義縣高姓家族基本是由滿姓高佳氏和赫舍里氏轉過來的。歷史上這兩姓是生活在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滿族人,后隨滿族一同入關,在清朝康熙年間被賜姓高,並因為我的祖先曾任清朝皇家二品帶刀侍衛,被分封回關東義縣。據老家祖輩人口口相傳,祖先是從東北跟到北京,又被分封到遼寧義縣。

八旗制度鑄造了一個磅礴進取的民族,推動了滿洲的崛起,據初步調查義縣高姓以鑲白旗為主。從雍正年間起,「八旗生計」問題出現,統治者無法解決,「蘇拉」(閑散旗人)越來越多,旗人生活全面落寞,原本彪悍的八旗勁旅中相當一部分將士滋生了墮於勞作、荒於嬉戲的積習,出現了精神蛻變和心理異化。

至20世紀,滿族經歷了滄桑巨變。此時的大清朝早已喪失了二百多年前的虎虎生氣,外有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步步進逼,內有八旗生計的多年困擾,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聲中,在民眾的否定和衝擊下,本已相當衰敗的清政權,壽終正寢。

直到20世紀下半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認定了滿族在多民族國家中平等一員的位置,才開始了穩定的發展。

二、薩滿崇拜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信仰,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如珍珠般串起,豐滿、充實了本族民眾的思想和生命。而就像上帝之於基督教、安拉之於伊斯蘭教,薩滿成為了我們滿族先民的圖騰和崇拜。

自肅慎時代起,滿族先祖絕大部分的生存過程,都是以自然經濟為基本途徑,包括捕魚業、狩獵業、採集業。因為生產力低下,人們的心理深處就產生了敬畏、依靠、崇尚、親近大自然的不可動搖的心態。滿族先人還須時常面對部落紛爭、刀兵相向的存亡考驗,他們也就更加堅持祈求獲得自然、圖騰和祖先保護,尋求生命的存在和心靈的安寧。薩滿教崇拜自然,認定世間萬物充滿了神靈的存在,在萬物有靈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靈為主,兼具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從而成為滿族先民的精神支柱。

據家族長輩人介紹,幾十年前家族人有很多「神秘的事情」,比如有人有時會莫名奇妙的胡言亂語、或神志不清,這時就要請家族的長者做些不可思議的事,比如拿個雞蛋、拿把菜刀。在長者了解到一些情況后,就會口裡念念有詞地念叨,手裡不停地讓雞蛋立起來,等長者念叨某人的名字時,雞蛋會立起來挺住,長者用刀把雞蛋打碎。奇怪的是雞蛋居然能立起來,而之後病人就會康復

但聽說嚴格的薩滿教活動,是由宗教職業者薩滿主持的跳神祭祀。從身份上來說,薩滿是人神之間的使者。在不同功能的祭祀活動當中,薩滿穿戴神帽神裙,擊打神鼓,扭動腰鈴,唱起請神送神、祈禱祝願的神歌,恭請自然神靈、圖騰神靈或者祖先神靈的蒞臨保佑。

在服飾方面,常常可以見到幾十斤乃至上百斤重的薩滿服裝,其上或鑲嵌各類獸禽圖案、它們的骨頭、羽毛、皮,或連綴著植物(如樺樹皮,因其色白,層多,每一層象徵一層天,所以樺樹皮被視為最高的白雲山),這些裝扮絕非簡單的或日常的裝束,是直接為祭祀服務的。例如,要使自己能夠到達想要祁拜的那個神的居處,就要類於善飛的靈禽,這時薩滿帽上飾飛鳥,服飾的肩部有鳥飾,身上披鳥羽,象徵鳥翅膀,這時的薩滿便化形為鳥。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只有自己是某個自然生物,才能具有它的本領,並依靠這種本領去實現預想的目的。因此薩滿扮相成為必行之事。

在儀式方面,基本程序是:請神——向神靈獻祭;降神——用鼓語呼喚神靈的到來;領神——神靈附體后薩滿代神立言;送神——將神靈送走。在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和遲子建的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對為人治病的跳神儀式分別有過如下描述:薩滿身穿神衣,頭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盤腿坐在西北角的專門位置上,病人坐在東南位置上。薩滿在請神前,雙眼半睜半閉,打幾個哈欠后,開始擊鼓,然後起身,邊擊鼓,邊跳躍,邊吟唱,音調極其深沉。薩滿唱一句,「扎列」(二神)和參加跳神儀式的人們伴隨著合唱。鼓聲漸緊,薩滿下巴哆嗦,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雙目緊閉,周身搖晃,表現出神靈附體時的痛苦情狀。這時有人拿出一團燒紅的火炭,放在薩滿腳前,為神引路。薩滿鼓聲突停,渾身大抖,這是神已附體的表現。這時附體的是祖先神,借薩滿之口詢問:「你們請我來有什麼事?」「扎列」及病人親屬代答:「因某人患病,驚動祖先來給看病。」這時薩滿再擊鼓吟唱,通過逐一恭請諸神,探尋病人沖犯哪位神。薩滿提到一位神的名字,病人不由地顫抖起來,則認為是此神在作祟病人;有時作祟之神借薩滿之口,自認是他所為,要求供祭某種犧牲,患者家屬趕緊應允,答應病好后就還願。如果認為危重病人的靈魂被惡神掠去,薩滿要藉助祖先神的力量,於想象中遠征沙場,與惡鬼搏鬥,把患者的靈魂奪回來,病人方能得救。薩滿跳神時間長短不一,視病人癥狀輕重,短則半小時,長則1~2天。

新成立后薩滿教日益衰落,在國內某些地區也曾與別的宗教結合。看待同一樣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一樣的結論。薩滿教,有人說它是封建迷信的產物,應該摒棄;有人說它是少數民族精神的寄託,可以理解;有人說它是民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應該發揚光大;有人說……

三、多彩民俗

滿族是一個極具特色的民族,從飲食、服飾、婚俗、喪葬、節日、禮節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首先,滿族有一些特殊的節日。一,「走百病」與「照賊」。正月十六日,滿族婦女日暮結伴至空地打滾以脫晦氣。入夜,點燃燈火,提起燈籠照遍屋內庭院各處,稱為「照賊」,據說是由金代女真人在這一日縱偷習俗演變而來。二,添倉節。正月廿五,滿族人家將高粱秸紮成馬、鋤,放在糧囤上。有的將一盆乾飯放在倉里,連添三日,謂之「添倉」,以求豐年。三,臘八節。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用黏粟米、小豆、紅棗、花生米等八種五穀雜糧熬成「臘八粥」奉供祖宗神靈,饋送親朋好友,然後自家食用。在農村,有的還用臘八粥奉供果樹,他們在樹榦上割開一個口,抹上臘八粥,祈禱果樹多結果實。

其次,滿族的飲食也很有特色,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在清政權入關以後逐漸形成,創於康熙年間,是清王朝最高級別的國宴。它是由滿點、漢菜所組成。滿點又稱「滿洲餑餑席」,以點心為主,菜肴品種並不豐富,後來加入一些漢族菜肴,使其在原料、品種、製法、口味、形象上都十分豐富多彩。滿漢全席規定菜肴總數為108件,其中,南菜54件,北菜54件。滿洲餑餑大小花色品種44道,一席使用麵粉22.5公斤。相聲《報菜名》中唱出了滿漢全席的菜單: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件兒、鹵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螞燴鴨絲燴鴨腰、燴鴨條、清拌鴨絲、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豉鯰魚、鍋燒鯉魚、烀爛甲魚、抓炒鯉魚……光是聽到這些菜名,就要讓人流口水了!

在日常生活中,滿族人喜吃小米、黃米乾飯、黃米餑餑等黏食,擅用生醬,習慣養豬。過年時,喜歡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絲、瓜仁等原料製作「薩其馬」。現在有些也是我們家的喜愛食品。

關於薩其馬是如何產生的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清朝在廣州任職的一位滿族將軍,姓薩,喜愛騎馬打獵,而且每次打獵后都一定要吃點心,還不能重複!有一次薩將軍出門打獵前,特別吩咐廚師要「來點新鮮的玩意兒」,若是不能令他滿意,就要殺了他!負責點心的廚師一聽,自然萬分緊張,一個失神就將沾上蛋液的點心炸碎了!廚師在情急之下,將碎碎的麵皮拌入糖,糅合在一起,一邊做一邊心想「完了」。偏偏這時將軍又催著要點心,廚師一火大罵了一句:「殺那個騎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點心來。想不到,薩將軍吃了之後相當滿意,問起這道點心的名字,廚師驚魂未定,隨口回了句「薩騎馬!」將軍連聲稱讚,薩其馬因而得名。其實「薩其馬」在滿語里就是甜品或者糖纏的意思。

再次,滿族的服飾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北方騎射民族的生活特點和審美情趣。滿族主要的服裝樣式有旗袍、馬褂、坎肩、靰鞡、兜兜等。

旗袍的主要結構特徵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等,是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所以稱之為「旗袍」。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氣兒的短褂,以御風寒。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間滿族男子穿馬褂的習俗已盛行。由於清帝提倡騎射,經常以馬褂賞賜臣下,竟成為一種「禮服」,皇帝賞給「黃馬褂」也成為極高的榮譽。

清朝時興穿坎肩,應當說是在進關之後,受漢族衣著影響的結果。有一種「巴圖魯」(滿語,勇士)坎肩在八旗子弟中很流行,後來有的加上兩袖,被稱為「鷹膀」,更顯英武。

靰鞡,是農村下層滿族人民冬季穿用的一種皮革製作的鞋。用牛皮或豬皮縫製,內絮靰鞡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跑冰。它是很有特點的滿族服飾之一,一直在東北農村穿用。

滿族男女老幼在早期皆戴布「兜兜」,緊系腰腹,貼在胸前。製作兜兜十分講究,兜嘴按本旗屬的顏色,鑲一寸寬彩色布,綉上吉祥字和圖案。小孩綉「長命百歲」,成年男人綉「吉祥如意」,青年婦女繡花卉,老年婦女綉「盤長」。如遇本歷年一律穿戴紅兜兜。

在民間風俗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狗救駕」和「鵲救駕」。傳說,滿族的祖先努爾哈赤有一次被明朝總兵李成梁追趕,眼看追兵將近,努爾哈赤急忙躲藏在一片蘆葦里,追兵難以尋找,就縱火燒蘆葦,頓時,大火蔓延蘆葦,追兵以為努爾哈赤被活活燒死,其實他只是被煙熏倒了,當火勢就要蔓延到他身上時,有一隻黃狗跑到水裡,沾一身水,在努爾哈赤身邊打滾,撲滅了他周圍的火,但黃狗卻累死在他身旁。後來,當明兵前來搜索時,一群喜鵲鋪天蓋地落在努爾哈赤的身上,明兵以為喜鵲在叼啄屍體,於是撤兵回朝。等努爾哈赤醒來時,發現身上落著喜鵲,身邊躺著一條黃狗,才明白是黃狗和喜鵲救了他。所以滿族不食狗肉、不衣狗皮、葬狗、敬喜鵲為神。

還有,滿族自孩子降生時起,要給他掛上豬牙,以求孩子體健身強,可早立世。

四、走向明天

時光流淌到今天,距祖先彎弓騎射、馬上馳騁,已過去了數百年。由於民族融合、通婚、生活方式改變等多種因素影響,滿族與其他民族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人口方面雖然仍佔據第三的位置,但自己民族的特色傳統日漸稀薄。要想恢復併發揚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1,倡導學習滿語,尤其是東北地區滿族自治縣的中國小生。2,滿族的傳統體育項目,「珍珠球」、「狩獵」、「賽威呼」、「雪地走」、「冰蹴球」等等,多已經過滿族民俗學家整理完善,有的還列入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爭取進入各級學校的體育課,組織各族青少年玩兒起來。3,創編、強化本民族的歌曲、舞蹈,並與各民族的朋友分享。4,滿族是個熱愛大自然的民族,可以在一些合適的地方建造具有滿族風情的村落、聚居地,發展旅遊,推廣本民族特色。

如果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在我的心裡,滿族就是一隻曾在天空翱翔的大鷹。願它抖擻精神,振翅三萬里,傲視九重天!

參考文獻:

《滿族簡史》編寫組 滿族簡史北京:中華書局,1979

戴逸 簡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於今 滿族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

關紀新 我是滿族人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6

《義縣縣誌》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