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財金高官:貨幣政策不松也不緊 尋求防風險和創新平衡

財金高官詳解金融監管思路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在6月3日至4日舉辦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與會的監管層人士接連發聲,闡述對金融監管和改革的看法:在宏觀上,「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的金融調控框架可以為這個整體金融體系的穩定營造良好的環境;在微觀上,金融監管也要更為協調統一,在防風險和創新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審慎 調控貨幣政策「既不松也不緊」

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論壇發言時表示,2017年,央行明確提出了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的金融調控新框架。前者主要針對總需求管理,旨在促進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後者針對金融體系本身,旨在維護金融穩定。

陳雨露重申了的貨幣政策取向。他表示,將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調節好貨幣閘門,維護流動性的基本穩定,努力做到貨幣既不松也不緊,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總需求管理,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李波在發言時進一步解釋了「不松也不緊」。他說,所謂「不緊」,是指貨幣政策要支持經濟正常、合理的增長,要保持流動性的基本穩定,要維護金融體系的基本穩定,防止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所謂「不松」,是指貨幣政策不能太松,否則殭屍企業和過剩產能將很難被去掉。

實際上,貨幣政策的相關思路在日前發布的2017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已有所體現。該報告稱,「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合理安排相關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既為信貸合理增長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又防範信貸過快擴張和槓桿率進一步攀升,還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台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槓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為穩增長、調結構、去槓桿、抑泡沫和防風險提供相對平穩的流動性環境。」

而針對宏觀審慎政策,陳雨露也表示,宏觀審慎管理強調從宏觀的、逆周期的視角,嘗試運用各種審慎工具防範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波動和跨部門傳染所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著重金融風險的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前端治理。他說,人民銀行在探索建立適合國情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2009年開始系統研究宏觀審慎的框架,2011年引入了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制度,2015年將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從資本和槓桿、資產負債、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跨境融資風險、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等七個方面,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自我約束和自律管理。2016年將表外理財正式納入宏觀審慎評估。同時,根據國際資本流動的新的特點,在2015年將外匯的流動性和跨境資金流動也納入了宏觀審慎管理範疇,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

收緊 消除監管套利防風險

近兩年,金融風險尤其是跨市場的金融風險時有發生,這對整個金融監管體制形成挑戰,也引發了金融監管層和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

以資產管理行業為例,中投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表示,在過去十年特別是過去五年,牌照管理的放鬆是大資管行業得以迅速擴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也使得資管行業中的部分機構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交叉和混業經營。「但在分業經營方面出現交叉以後,分業監管的體制並沒有變化。監管出現空白和空地,使得所謂的監管套利成為過去這些年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他表示。

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陸磊也坦言,資產管理市場上還存在一定亂象,一些僅在工商管理部門註冊、但不持有經營牌照的投資管理公司提供了形式多樣的產品和諮詢,這對監管部門或規則制定部門是一個巨大挑戰。而與此同時,各監管部門在促進本行業發展的理念下,對資管業務按照所在行業制定不同的監管規則,各類資管業務投資範圍、門檻、槓桿水平等監管規制又都不盡相同。

他表示,在監管層面,要實現資管業務監管的統一規制。「堅持功能監管和機構監管相結合,分類統一制定標準規制。所謂功能監管,就是不管企業是哪類機構,做什麼業務,只要做資管業務,必須接受統一的資管規制的管轄;還要建立宏觀審慎建設框架,大資管是跨市場和跨行業聯動的,並不是單個監管機構可以單獨解決的問題。」他還強調,要實施穿透式監管,對資管業務的監管實施全覆蓋,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確定適用規則,實施涵蓋資金來源、中間環節、最終投向的全流程監管。

實際上,今年3月,一行三會官員均確認了資管業務整體監管框架的統一設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業內人士表示,短期而言,監管收緊可能會對局部市場產生影響;長期來看,監管收緊將遏制監管套利,約束資金空轉,有利於資管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金融監管體制的協調統一也是業內熱議的焦點。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在論壇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適度控制貨幣創造、更好地實現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審慎監管的有效協調來說,銀行的監管和中央銀行緊密一些更有利。我個人認為,外匯局模式是最佳模式,保險和證券可以獨立在外。」「外匯管理局模式」是指在央行內部設立相對獨立的副部級機構,專門對外匯進行管理。

吳曉靈表示,在一個法制完善的國家裡,銀行的監管和中央銀行可以適度分離。但根據此次金融危機后的經驗,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離開了中央銀行並不是特別有利,而且現在宏觀和微觀的審慎監管的多工具是重合的。

轉變 探索「監管沙箱」機制鼓勵創新

針對一些金融創新行為,部分監管層人士也提出了監管思維和方式的轉變。「監管沙箱」(Regulatory Sandbox)就是其中之一。

「監管沙箱」的概念來自於英國。英國FCA(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管理局)於2014年10月設立了創新項目,並為金融科技企業的各類創新活動提供多重服務和支持,其中就包括實施監管沙箱項目。這一項目旨在為新興的金融科技創新提供空間,並不斷調整既有監管框架,探索新的監管邊界。值得注意的是,監管沙箱項的監管模式已經引發多國金融監管機構效仿。

在「保險業的創新與發展」分論壇上,保監會國際部主任姜波表示,保險監管思維模式的改變,可能需要大家對一些新事物有一定的容忍度和靈活性。「有一個詞叫監管沙箱,目前我們也在對這個進行研究,有些事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允許他試一試,但是不能偏離根本。」他說。

他強調,「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始終圍繞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在加強監管和保護市場創新活力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就像中醫一樣,一加一減,發展和監管是一對永恆的共生體。」

針對數字普惠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監管,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也表示,應建立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的行為監管、審慎監管和市場准入體系,注重借鑒監管沙箱、監管科技等新的理念,利用數字技術來改進監管的流程和能力,探索針對數字普惠金融的區域試點、產品實驗、壓力測試等創新的管理機制,使所有的創新帶來的風險始終處於可管、可控的範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