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在書店裡死去,也許是愛書人最好的歸宿

懷念

據台灣媒體報道,67歲的台灣「文化地標」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昨天晚間猝然去世。死前一刻,他還在誠品書店的書桌邊寫作。

消息傳出,作家龍應台寫道:今夜我為他流下眼淚。有些人飛揚跋扈,其實貢獻很薄;有些人默不作聲,做的卻是靜水深流的事。書店可以只是賣書賣紙賣文具的商店,他卻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學、文化的指標,對心靈境界的堅持。可是,也只有朋友們知道,在幕後,他堅持得多麼多麼辛苦。

本文是吳清友2015年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願他在天國亦有書常伴左右。

01

不能被複制的是心念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以下簡稱「記者」):2015年,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旗艦店在蘇州開業。誠品的到來,對於大陸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吳清友:誠品是在一種理念之下產生,終極關懷是人、是生命、是閱讀。創立之初,誠品就提出「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核心理念。當然,誠品也幸運,得到很多人的鼓勵和肯定。在商業現實社會裡,經過競爭、挑戰,得以生存發展至今。

若問誠品今天有什麼成就?如果能對某些人有過好的、正向的影響,也許就夠了。誠品人明白,要堅持美好的理念,還得兼顧商業挑戰,從績效、價格、價值衡量,這是必須有所抉擇的。抉擇的根源,非商業決策,而是誠品人的信仰,終其一生追求的精神情懷。

我一直相信,21世紀人類對於心靈生活的追求,即將成為在基本物質生活滿足后的必然依歸。誠品堅持的過程以及人類對閱讀的持守,我認為是最可貴的。

記者:您不怕誠品在大陸被模仿嗎?

吳清友:從廣大讀者、市民的角度而言,誠品是樂於被複制的,我們盼望更多人共享這種友善的空間。而我認為無法被複制的,是經營事業的心念、緣起。

經營誠品有一個很重要的意念,是尊重。我們認為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是值得尊重的。我常在書店里看到很多不同的容顏、表情,那是每個人當下心境、心情的顯現,也是他生命歷程里的一部分。我們常常看到,沉浸於閱讀的容顏,是從容的、開懷的、喜悅的,而不是悲苦的、哀傷的、緊張的。現實生活是很苦悶的。閱讀具有治療的功能,是撫慰人心的必要存在。

02

文創的前提是文化是精神

記者:您怎麼定義誠品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化創意產業平台?

吳清友:平台好像商業意味濃了些。書店是一個眾生平等的空間,你有時間來,不一定要花錢,只要在書店就是受歡迎的。你願意用你生命的一個當下來到誠品,就是我們的榮幸,就是結善緣,值得我們珍惜。

人們和閱讀之間,若因誠品發生了聯,這是精神性的、靈性的一部分,我們樂於促成這樣的聯繫。

誠品的英文名稱eslite,源自於古法文,意思是「菁英」。但誠品所謂的「菁英」,指的是「努力活出自己生命中精彩的每一個人」,我們希望把每個人生命中最精彩的那一部分激發、顯現出來。

記者:大陸也在發展文創產業,台灣有哪些值得參考的經驗?

吳清友:全世界都在尋找文創。文創產業勢必要跟生活形態緊密連接,而非單獨存在。我的觀點比較保守。文創方面,不管台灣、大陸,還有一些路尚未水到渠成,包含文化、素養、美學、生活等。這是需要時間的,也需要用心。

嚴格講,不管在大陸還是台灣,當年祖先的文化創意成就不亞於當今。你要有欣賞能力,要重視、花時間,這跟短期致富是兩件事情,素養的提升需要時間涵養。

講這個可能會太掃興,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比較嚴肅的,沒有用純粹商品化來看待這件事。因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作,背後都有故事、時代、文化、生活等等背景。當我們沒有醞釀出某種文化堅實基礎的時候,奢談文創產業是緣木求魚。她會變成漂浮的,沒有根的,不接地氣的。

現在文創產品很多缺乏精神底蘊,只是在造型上做一些所謂創意設計。其實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基礎,這是文創商品的精神和靈魂所在,理念和故事所在。這是求創新求發展的永恆基礎。

03

無商業不能活,沒文化不想活

記者:在電商時代,全球實體書店業都面臨發展瓶頸,誠品如何實現逆襲?

吳清友:大家把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太窄化了。逛書店,是生活中的儀式,永遠不會消失。

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兩種,外部的活動和內部的心靈活動。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身欲靜而心不止。閱讀之於誠品,是一種信仰,是人類非常必要的一種外部活動,並且參與到內部的心靈活動里,會引起很多思維和想象的激蕩,不管是跳躍的,還是沉澱的。

同一本書,不同生活背景、興趣、生活素養的人,得到的領會是不一樣的。讀者從作者的某一本書所積累的能量,產生的連鎖反應,遠遠超過作者所能想象,超過作者原先落筆的張力和意義。

沒有所謂的逆襲,只是我們的讀者一直都在,他們需要尋找精神和心靈的依靠。書店要做的,就是相信未來。我永遠相信閱讀存在的必要,是最普及、最方便,成本最低、人人平等的提升自己的媒介。

記者:實體書店的復興,除了依靠商業邏輯,更需要文化邏輯。誠品怎麼在這兩種邏輯中平衡?

吳清友:我曾說過,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我們不是修行人、出家人,我們也要營生、過日子。誠品經營的概念,就是觀察讀者、社會的需求、發展趨勢。現在,閱讀已經跟個人的生活、工作、喜好、興趣結合在一起。換句話,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誠品的複合式經營,有一點永遠不變,以讀者為中心,去滿足其除了閱讀之外還需要的多元服務。

在誠品里,有書籍、文具、商業、時尚、創意商品、餐飲服務等等,但基本上不會看到高檔奢侈品,因為我們循著普羅大眾、中產階級的需求出發。

從人文藝術創意,到各種多元活動;從純粹閱讀,到加入商業元素。這個過程中,原來的閱讀並沒有減少,反而更大規模、更多元。誠品從人出發,絕不會在商業里失去原有精神。誠品即便在最艱苦的年代里,也仍然舉辦、推動藝文活動,讓讀者遨遊在藝術的滋養中,是誠品的基本核心價值、初衷所在。

記者:有人說,「開一間純粹的書店,變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您怎麼看?

吳清友: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有一個說法,當你真的很投入的時候,連神都會出現幫助你。神,就是不知道所以然的存在,一種力量、靈感,源自心靈力量的偉大。

稻盛和夫強調「億萬人類的靈魂共同追求的價值,應是來自於活著的時候為這個世界做出多少貢獻,亦即做了多少善行才是」,這是很重要的生命美德。人生要為他人服務才能顯現存在的意義,我正是這種信念的服膺者。人,生不由你,死不由你,但生死之間總得做點什麼。

04

誠品賣的不是房子,是一種居所精神和生命態度

記者:蘇州誠品生活的項目還包括居所。誠品為什麼要「賣房子」?

吳清友:台灣有一位建築師王大閎先生,設計了台北松山機場、國父紀念館和許多名人住所。他很寡言,有西方人的自信和東方人的謙沖。他90多歲了,小時在蘇州生活,血液里流著東方人的優雅、簡潔、謙虛、內斂、質樸。我和他的相處,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在大閎先生不善於表達的內在,蘊藏著無限豐富的精神向度。而他的居所,相當素樸,都是採用台灣本土最常見的自然素材——比例斯文的木質落地窗、斬石子、清水磚、水泥磚、簡單地油漆,僅只如此。

我跟他心有靈犀,君子之交。我對於空間和居住的概念,深受大閎的精神氣質影響。

對誠品而言,第一次做這種大型臨湖建築,可能是千年因緣促成。對於金雞湖畔這個地球上唯一坐標,誠品的設計在功能需求上有商業平衡的考慮,更有對人居環境、對土地、對歷史的敬重和謙沖。我們不能拿到這塊土地,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我希望百年之後,路過這裡的人會說,當年的業主是有良心的。

湖是自然,誠品是人文,自然和人文是人類存在的環境里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如何讓兩個元素充分俱足,是我們所思考的。誠品賣的不是房子,是一種居所精神和生命態度。

記者:誠品居所和書店之間,是否有精神的相關性?

吳清友誠品談空間、場所,其實最重要的是安頓人。不論是商業、文化,或各種情緒、生命活動,主角永遠是人。在這個層次上,居所和書店有著共同的精神特質。

我們必然面臨現實的壓力,但更要有理想的召喚。盡我們所能去為居所主人實現理想的生活表達。在居所設計中,我們投入很多心血,小到爐子的燃點、開關的品牌,都要講究最好。這從商業上是不講效益的,但於我心安。

記者:您想通過誠品居所,呈現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吳清友:我個人較欣賞的居所精神是「寧簡勿繁,寧鈍勿巧」,我相信當人處在愈簡約的空間里,愈有機會覺察本我。

大閎先生簡單、質樸的住宅空間正具有此種氣質。同時,我也感受到他生命中淡泊卻開闊、優雅且寧靜的境地。當年我還是一個年輕人,他笑我,你這種年齡,還在搜集、收藏;而我這個年齡,已經在捨棄、放下。

我由此更相信,建築是一個人的生活容器。建築反映了人的價值理念,有靈性,與居者的精神氣度、人生觀高度契合,表裡如一。

05

只想誠懇地去面對生命

記者:什麼樣的成長環境熏陶出您的品格、格調?

吳清友:我的父親,他的人格、價值、信仰、生命的遭遇,是我親眼所見的。國中時,我的父親為人作保而受累破產,一下子從董事長變成挑糞餵魚的工人。但他是個「硬氣的生命」,在那段做工還債的日子,堅持「苦,也要苦得清清白白」。從富有到貧困,他堅守一個「誠」字誠以待人。這是父親給我的禮物。這對誠品,對我,都是生命的榜樣。

記者:您有景仰的商業前輩嗎?

吳清友:稻盛和夫,一位偉大的企業經營者,窮畢生之力,優先觀照生命的本質,而非只聚焦在機會的掌握、版圖的擴張與獲利的增長。優秀的經營者,除了完成傳統角色要求之外,必須超越商業績效,創造出新的生命典範,孕育出新的生命價值。

新華社:「歡喜做,甘願受」,您說過這句話,怎麼理解?人生中最困難的是什麼時候怎麼度過?

吳清友:我相信,今天在大陸很多不同的角落,在鄉下、農村,依然有父母為了小孩能讀書,如油燈燒盡一生。這種人性至善、溫暖的故事,還會發生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為所相信的價值存在、奮鬥,我們是其中之一而已。

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命功課,上天之所以賦予人不同特質,讓你來到人世間,正是為了完成某一樣功課,不管成敗、貧富、順逆,都可將之視為生命必修的功課。你若成功是因為很多人的協助、照拂,不需驕矜,而要更加謙虛;即使你失敗了,也是被當作鏡子引以為戒,失敗亦被賦予積極意義。

儒家有言:「生而知之,習而知之,困而知之」,當生命中的某一階段處於困境時,其實正是領悟較高生命智慧的深奧時刻。

記者:實體書店受衝擊的環境下,您有過放棄誠品的想法嗎?堅持下來最大的原因是什麼?

吳清友:我從來沒想放棄過,我相信某一股心靈的力量。你夠誠懇,你的價值和理念是對的話,就可能成為比較幸運的人。誠品20多年來的一個事實感受,是際遇——不同的時間,總會遇見不同的貴人。當然這並沒什麼值得驕傲的,只是成就一件事,需要因緣俱足。我也相信人的一生,來到世界上,都有命定的功課,只是每個人的際遇不同。

病痛是我的必修,誠品是我的選修。時空環境下,我常常思考,假使還有明天,還有未來,把生命歸零,重新整理之後再出發,會如何?我的爸爸比我苦都可以堅持,身為他的兒子,即便未來並不可知,能否存活並不確定,但冥冥之中,我許下前行的諾言,就在心中埋下一股力量。我想,內在的驅動力,是因為有一個好的父親典範。

《莎士比亞書店》

畢奇 著

愷蒂 譯

譯林出版社2014年

一九一九年,莎士比亞書店在巴黎左岸悄然開張。漸漸地,它成了人們夢想中的書店——是書店、圖書館、出版社 ;是銀行、郵局、文化沙龍;是文人雅士匯聚的據點,英法文學交流中心,是「迷茫的一代」之精神殿堂。

西爾維亞以率直風趣的文筆,將繁華熱鬧的左岸風景徐徐展開:喬伊斯禁書《尤利西斯》的出版盛況;安塞爾《機械芭蕾》的瘋狂演出;海明威解放迪皮特朗街的神勇英姿;醉酒差點跳下樓的菲茲傑拉德,拿烏龜捉弄人的紀德……守著這座書本砌成的城堡,一個單純的愛書人西爾維亞,看遍作家百態,嘗盡人世冷暖,見證一段以書結緣的文壇傳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