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化大比拼: 日本武士 VS 西方騎士

日本武士和西方騎士一直是世界電影電視劇文學里經久不衰的話題,一點也不亞於的俠士文化,這麼熱門的話題在遊戲里當然也層出不窮,最近有包括《武士2:復仇》、《武士圍攻》、《騎士對決》、《發條騎士2》等一大批熱門手機遊戲。而書生今天則從起源、特色、代表人物、現代發展等方面,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日本武士和西方騎士。

日本武士

武士是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的社會階級,一般指通曉武藝、以戰鬥為職業的軍人,通稱為「侍」。武士的雛形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律令制下產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桓武天皇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的。在平安時代以前,除了奴隸,所有的自由人男子都有責任和義務成為被天皇募兵的對象。日本武士理論上必須是文武雙全的人,除了要擅長劍道、馬術、射箭等武藝,也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韜略更是必須精通。武士在小時候就需現場參觀死刑的執行,甚至上戰場作戰,而在日本戰國時代,失去君主的武士會變成浪人(指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國家滅亡卻畏懼死亡的人)。

武士道

說起日本武士就不得不提起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精神,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士兵不得不進行切腹謝罪,這種鏡頭大量出現在各種電影電視劇里,特別是抗日神劇。但其實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切腹是榮耀」的說法是一種誤讀。

代表人物——「劍聖」宮本武藏

宮本武藏是江戶時代初期的劍術家、兵法家、藝術家,為創立二天一流劍道(即雙刀流)的始祖。宮本武藏的傳奇之處在於從13歲到29歲,和各種劍士武將決鬥60餘次,沒有一次失手,而且他在京都與兵法名宿吉岡家族的對決,和岩流島與岩流兵法家的決鬥故事,至今成為許多小說、時代劇、電影、乃至電視連續劇等發揮的題材,併名聞於世。遊戲廠家當然也不會放過這些素材,宮本武藏在PC的《戰國無雙》里也是赫赫有名,登場時身披殘血斜陽以一敵百的場面便威風十足,令玩家深切感受到「劍聖」的神威,而他揮舞雙刀的大範圍攻擊令他成為玩家在戰場上馳騁的不二選擇。

西方騎士

騎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種社會階層。而騎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繼承而來的,其本質也與貴族不同,除了和貴族一樣能夠獲得封地之外,騎士也必須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並在戰爭時自備武器與馬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傳說中那些擁有高貴血統的歐洲各國騎士總是披著鋥亮耀眼的盔甲,手持長矛、身掛寶劍,驅使著戰馬從古老的城堡中疾馳而出,到處鋤強扶弱,憑著勇敢贏得永不磨滅的榮譽。

然而,騎士並非都是謙謙君子,在歷史上更多的是手持聖經殺戮的劊子手,比如因十字軍東征死傷了數百萬軍民,因侵略造成的宗教影響殘留至今。另外,騎士之間的決鬥也很殘酷,決鬥者往往借口保衛榮譽權(有時會為了微不足道的事情決鬥),或是為恢復其君主的名譽而提出決鬥,決鬥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獲得滿足,而只是為了展示自己的騎士精神。隨著戰爭形態與社會結構的轉變,騎士身份在近現代,已變成一種榮譽頭銜——王室授予在某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有關人士。

騎士精神

騎士的精神最早的意思是指馬術為一種身份及階級的象徵。來自於此階層的階級優越感,以崇高的身份為基礎的道德與個人修養,亦繼承與發揚了古代歐洲民族自部落文明至早期工商業文明以來的尚武精神。時至今日,騎士精神對於歐洲民族的民族性格以有著莫大的影響,許多崇高的道德修養源於其中。它構成了西歐民族中所謂的「紳士精神」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講求風度,精神文明和外貌舉止;對於崇尚精神理想和尊重婦女的浪漫氣質的嚮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精神。

代表人物——亞瑟王

亞瑟王全名為亞瑟·潘德拉剛(Arthur Pendragon),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也是凱爾特英雄譜中最受歡迎的圓桌騎士團的騎士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而在愛爾蘭的傳說中,還有很多關於他的事迹,如亞瑟王智盜芬利亞首領芬恩·麥克庫的獵犬,捕殺兇猛的公豬,殺死巨人、巫師與怪獸。作為群雄之首,他率領著眾騎士們出生入死,揮戈天下。關於亞瑟王最傳奇的莫過於他從石頭裡拔出王者之劍,成為英格蘭國王的故事。

狹路相逢 武士道VS騎士精神

不可否認,武士道與騎士精神在某種程度上有相同之處,但在對武士和騎士進行比較時,應注重其社會性質和文化精神上的差異性,武士、騎士是不同文化體系的產物。武士屬於東方文化體系,他們「擁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文化根系」,這種根系共同來自古代文明,有人把這一文化體系稱之為「恥感文化」,因為這種文化注重於帶有極其強烈感情色彩的社會道德與輿論的約束力,強調個人在群體中的名譽;而騎士屬於西方文化體系,這種文化體系被稱之為」罪感文化」,它以超越性的宗教信仰和理性精神來產生自我的道德約束,強調純粹個人性的榮譽感。而且,日本的武士文化性質不同,西方騎士是一種上層的貴族文化,日本的武士是處於社會中層階級的文化。

如今,西方騎士精神中的尚武傳統已經完全風雅化,變質為上層社會貴族氣質的一部分,完全喪失了其本初風貌。日本武士道中的尚武傳統雖在相當程度上保留其強悍的氣質,但受封建觀念和儒家思想長期侵蝕,已遂變為與儒家人格同構的二重性文化精神。武士道與騎士精神二者各有發展、各有衰敗,若要確確實實地分出勝負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多刀劍作品、鍛造工藝,感興趣可加龍泉師傅私人微信:15605620797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武士刀傳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