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寶寶發脾氣,大人竟然可以不做任何處理?

很多媽媽表示,隨著寶寶長大,發脾氣的次數卻越來越多,前一秒還好好的,后一秒就瞬間大爆炸啊。這時候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幫助她停止哭泣,以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彼此的親密關係。而一旦失敗,就會有種挫敗感。

其實,面對發脾氣的寶寶,我們雖然要有所為,但更多的是要有所不為。那到底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呢?看了今天嘟媽分享的蘇媽的這篇文章,當寶寶再發脾氣的時候,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而且成效還會很不錯哦。

作者介紹:小小蘇媽媽,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專註親子閱讀和雙語啟蒙,現居紐約。

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小蘇(xiaoxiaosu177)

閨蜜說:「兩歲半的兒子最近簡直是小惡魔,一言不合就躺在地上尖叫、大哭,家裡老人輪番勸,反而越哭越厲害。娃真是越大反而越不好帶了,有點心力交瘁的感覺。」

話說自從蘇寶滿兩歲,這種感覺我也有過。後來看了兩本蘇寶早教老師給我推薦的書,加上自己摸索出一些經驗,發現其實小朋友哭鬧發脾氣時,並不是都需要大人介入。

關於兩本書:一本是大家都挺熟悉的正面管教系列,另一本叫做How to Talk so Little Kids Will Listen,這本書作者的母親,是暢銷書《怎樣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會說》的作者Adele Faber,所以Faber阿姨全家都是研究怎麼搞定小朋友情緒的。

別哭、沒事等廢話,少說

當嬰兒哭的時候,父母本能的反應是幫助她停止哭泣,比如餓了就喂她、脹氣了就幫她拍嗝,在一次次幫助孩子停止哭泣的過程中,建立起和孩子最初的依戀關係。但這種關係到寶寶一歲後會逐漸變化,寶寶的哭可能不再是生理需求了,而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敏感期等原因。

但出於父母的本能,如果不能幫助孩子停止哭泣,就會有種挫敗感。

比如孩子摔跤了,我們會趕緊說「沒事的,不哭不哭,不痛」這類話,孩子可能心裡在想, 我明明很痛啊,為什麼要說不痛???其實這種時候我們設法去安慰的,並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內心那個害怕的自己。

不假裝共情

記得閨蜜曾經和我說,當兒子崩潰大哭的時候,也按網上流行的方式去和他共情、給情緒貼標籤、講道理,但沒什麼用。

是啊,套路終歸是套路,用得多了,精明的熊孩子往往一下就識破。你一靠近娃,他就知道你要開始「共情」了,當然會哭得更大聲……

記得有次長途旅行,回到酒店蘇寶因為疲倦而哭鬧,我習慣性的用共情,說「你累了」,但聲音裡帶著不耐煩,真正隱含的意思是「你該去睡覺了」,並不是真的在共情。

然後我意識到,其實陪娃玩了一天,我自己也累了。我乾脆一頭倒在床上,讓她哭會。過會蘇寶哭累了,爬到我身邊,我說:你看,你累了,我也累了,你心情不好,我也一樣呢,睡會就好了。

蘇寶忽然有一種「一萬句我幫你,不如一句我懂你」的釋然。她也在我身邊躺下,很快睡著了。

我在準備晚餐,蘇寶通常會在自己在房間玩玩具或看會書。有一天忽然聽到她大哭起來,我急著趕過去,看她坐在地上,身邊是散落的積木,我雖然已經猜到一半,還是問她怎麼了?是不是積木倒了?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沒想到蘇寶根本不回答,更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過了很久才平靜下來。

其實當孩子遇到讓他們挫敗的事情大哭的時候,需要一些緩衝時間和空間,大人在旁邊問個不停,只會讓他們更加煩躁和混亂不安。

後來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去看一眼,初步判斷蘇寶不是因為身體受傷等原因而哭,就悄悄走開,先給她一些時間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等哭聲小了,我再進去。

不急著解決問題

前段時間我和蘇寶去公園玩,吃點心的時候她的一塊餅乾碎了,她想要吃完整的餅乾(強迫症的T2娃,你懂的),開始要哭了。換了以前,我會想辦法向她解釋「我們沒有更多餅乾了」之類的。但想起Faber書里的建議,我換了個方式。

蘇寶帶著哭腔說:我的餅乾碎了!

我說:是啊,碎成了三瓣呢。

蘇寶又說:我想要圓圓的餅乾。

我也附和她:我也喜歡吃圓圓的餅乾。

蘇寶:但是碎了。

我:就是,真希望它沒碎啊。

說到這裡,蘇寶早意識到餅乾碎掉已經是事實,暫時也沒有什麼辦法解決。後來遇到類似的事,我會和蘇寶一起發愁、一起難過、一起跺腳,她反而能更快的欣然接受既成事實,很快就忘了。

我們面對孩子的哭鬧,常常覺得「我必須幫孩子解決掉這個問題,不然我就不是好父母」。其實引起孩子哭鬧的根源,大人可能並沒有辦法解決,這時適時閉嘴就很重要了。

有時孩子哭泣本來就是釋放情緒的一種途徑。當孩子並不是身體不舒服,只是情緒不舒服,需要哭會的時候,任何形式的「哄」只會讓他們哭更久。

當然,寶寶發脾氣,雖然不需要馬上介入和處理,但有些功課是必須做的。

分析寶寶發脾氣的真正原因

話說即使極度敏感的兩歲娃,也不容易無故哭鬧的。哭鬧只是表象,背後總有一些誘因,比如,生活環境是不是有什麼變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影響寶寶情緒等等。

蘇寶最近情緒不太穩定,除了兩歲敏感期的因素,還因為妹妹到來,分走了一些陪伴蘇寶的時間。針對這個原因,我每天會盡量抽一些時間,單獨和她在一起。高質量陪伴多的時候,她發脾氣的情況也會少一些。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寶寶亂髮脾氣,80%以上的時候都是同時伴隨著困,或者餓。當我們自己疲倦的時候,情緒也更容易變差。保證寶寶的飲食和睡眠,以及生活規律,就能把哭鬧的「發作率」減少一部分(寫到這裡我笑了,有沒有覺得,照顧T2娃的情緒,有一丟丟在護理精神病人的趕腳……)

事後要一起梳理情緒

Faber的書里,也強調要教孩子認識情緒,這樣他們就會知道這些煩擾自己的感受,到底是什麼。她還建議,協助孩子找到疏導情緒的出口(注意這裡是協助,不是幫助,疏導情緒的主角是孩子,而不是家長)。

蘇寶近段時間對塗鴉很感興趣,於是我會在她發脾氣稍微平靜后,給她畫板和顏料,讓她把自己的感覺畫出來。塗塗抹抹一會後,她的心情也會好很多。

教孩子建立自我療愈的儀式

不知你們有沒有遇到過,寶寶有時發脾氣情緒太過激烈,到了一種他們自己想停都停不下來的程度,哭鬧的時間特別長。我遇到過一次。

當時在外面吃飯,蘇寶打翻了自己的食物很沮喪,眼看就要演變成大哭。當時也不知道哪來的腦洞,在包里摸到自己隨身帶的一小管小雛菊香水,我噴了點在自己手腕上,把手放到蘇寶鼻子面前,她忽然像按下了暫停鍵,好奇的問我這是啥。我順勢解釋這個是「生氣水」,可以讓人心情變好。後來偶爾遇到娃哭到停不下來的情況,這個方法都有奇效,算是我「救急」的秘密武器吧。

讓我驚奇的是有一次蘇寶發脾氣,過一會竟然跑過來跟我說「媽媽我要生氣水,聞一聞就不生氣了」。我忽然意識到,其實這是蘇寶在學習自我調節情緒的表現啊,她學會了用「生氣水」作為一種儀式,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按下暫停。

是的,我們陪不了孩子一輩子。但在將來人生路上遇到心情低落的時候,如果蘇寶會去聞聞「小雛菊」的香味(或者泡個澡、喝碗熱湯),用兒時的儀式來主動自我調節,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我會覺得,這就是情緒管理啟蒙全部的意義所在了(全文完)。

參考資料:

Faber, J., & King, J. (2017). How to talk so little kids will listen: a survival guide to life with children ages 2-7. New York: Scribner.

時令科普,盡在嘟嘟醫生。公眾號里回復關鍵詞獲取:

回復【光腳】炎夏已至,寶寶到底能不能光腳、吹空調?

回復【驅蚊】夏天驅蚊,90%的媽媽都做錯了,正確的方法原來是……

回復【防晒】防晒從娃娃做起!什麼時候塗防晒霜?塗什麼?怎麼選?建議收藏!

回復【痱子】十滴水洗澡防痱子? 夏天這9件事坑娃沒商量,你做過嗎?

回復【海淘】被蚊子咬了可以用無比滴嗎?15款海淘藥物吐血總結,你一定不能錯過!

回復【脊柱】小寶寶脊柱很脆弱?豎著抱、用背帶、太早坐、睡軟床到底有沒有傷害?

回復【眼屎】寶寶眼屎多、舌苔厚是上火嗎?清火茶要不要給寶寶喝?

回復【奶粉】奶粉沖調不是小事兒,方法不當可能危害寶寶健康!

回復【睡頭型】還在給寶寶睡頭型?小心睡成頭顱畸形,後悔終生!

回復【手足口】手足口病高發季!發病率第一,專攻兒童,重症可致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