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感動中國的梁益建:「小人物」要為更多患者撐起脊樑

「我今天就要出院了!」

2月13日這天,距離徐州女孩楊紅雪住進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已有1年。去年剛來時,她是一名脊柱彎曲140°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經過該院骨科主任梁益建的診治,如今,她的腰板挺直了。

楊紅雪的病房離梁益建的辦公室不遠,但她走時,梁醫生沒來送行。在那條不足50米長的過道里,總有慕名而來的患者排著長隊等待就診,梁醫生要迎接他的新病人。在這迎來送往中,梁益建與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打交道已快9年。

這些年來,由他主刀的脊柱畸形手術上千例,其中包括脊柱呈三維360°螺旋狀的手術,被業界公認為「世界最難」。攻克了難關也收穫了榮譽,2016年度「感動」十大人物近日揭曉,梁益建名列其中,成為全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唯一代表。

「出名」之後

「先吃幾顆花生,胃酸!」送走當天最後一名就診者,53歲的梁益建才覺得胃有些難受。這時,已是晚上7點,偌大的辦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人。難以想象,就在1小時前,這間辦公室還站滿了人。

自從2月8日「感動」十大人物節目播出以來,梁醫生的名氣更大了。早上7點骨科護士交接班時,就有人在排隊,並不寬敞的走廊里擠滿了人,有來自青海的、湖南的、甘肅的、重慶的、山西的……

「看到這麼多人來,我們既高興又擔心,挺矛盾的。」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邢志軍告訴記者,「節目播出那天,我和病友們都在病房裡看,梁醫生拿起獎盃那一刻,我們都替他開心。之後這幾天,全國各地的患者蜂擁而至,把梁醫生他們累壞了,我們看著又很心疼。」

有一個數據可以佐證梁醫生的名氣提升得有多快。邢志軍和病友們加入了一個名為「梁益建脊柱側彎諮詢群」的QQ群,當初他們剛入群時,只有400多人,節目播出5天後,人數已達1200多人,還在持續增加中。

在辦公室,梁益建始終站著,不管是看CT片子,還是問診病人。

其實這並不是梁益建第一次「出名」,早在8年多前,他的名字就已經在脊柱畸形患者圈中廣為流傳。

梁益建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做了他職業生涯中第一例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手術。

2008年2月,梁益建在四川鹽源縣瀘沽湖附近做醫療支援時,遇到一個胸口幾乎貼著大腿的人,他叫伍才林。「當了多年骨科醫生,還是第一次見到『駝』得這麼嚴重的患者。」梁益建仔細觀察后,說了句「我可以做手術讓你站起來。」

同年5月,梁益建把伍才林接到成都,經過13個小時的手術,這個原本身高不到1.3米的小夥子康復后長高到1.78米,實現了站起來的夢想。為了銘記這一人生的轉折,他將名字改成「伍才立」。

伍才立手術成功后,梁益建的名聲大振,全國各地的其他脊柱畸形患者很快找上門來求醫。從此以後,梁益建與重度脊柱畸形矯正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不斷實踐中,梁益建突破了國際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手術三大禁區:極重度脊柱畸形、合併脊柱畸形和合併心肺功能衰竭。並將手術時間從平均的十幾個小時縮短到五六個小時。此外,他還發明了一種矯正脊柱畸形的牽引設備——頭盆環,於2011年開始使用,並在全國推廣。戴上這種設備的患者有個可愛的名字——「天線寶寶」。

梁益建另一次「出名」有些「意外」。

手術后疲憊不堪的梁益建。

2013年5月,一名身著手術服、穿著拖鞋,連口罩都忘摘的醫生側卧在兩把小凳子上睡熟了。當時的手術室護士長見狀,偷拍了一張。照片被傳到網上之後,感動了不少人。這名醫生就是梁益建。據悉,梁醫生當天做了兩台手術,手術結束后,病人腿部的麻醉效果還沒結束,自己就在旁邊等,一等就睡著了。

骨科護士長陳瀾說,這種情況對梁醫生而言是家常便飯,有時一些高難度的手術甚至需要7個小時,他稍作休息之後,還會親自去查房。

「出名」之後,梁益建的工作節奏並未被打亂。當記者問他做手術的頻率有多高時,梁醫生回答:「每周5台左右。」就在記者採訪當天,他上午做了1台手術,下午接著就診、開業務討論會,一切照舊。

「這個群體是個有愛的群體」

每天,14歲的羅芝瑤都要爬樓8次。為了鍛煉肺活量,梁益建要求「天線寶寶」6分鐘爬15層樓。這天,羅芝瑤邀上好姐妹陳碧輝一起爬樓,這次用時5分50秒,及格。

梁益建為「天線寶寶」調整頭盆環。

兩人笑了笑,又相約去「升架子」。每周一,「天線寶寶」會聚集在骨科一間大辦公室里由梁益建幫他們調試頭盆環,也叫「升架子」。梁醫生手拿特製的扳手、螺帽、螺母等工具,調試鬆緊,校準高低,一副「修理工」的架勢。

在旁邊等候的「天線寶寶」嘮起了家常。18歲的廣西女孩黃虎琴向同伴敘述前幾天剛做完手術的一名病友的狀況,33歲的河北姑娘周聖美又在討論誰家媽媽起得最早。「我們住院的這90多個病友就像住在四合院一樣,經常串門,平時也相互照應。」周聖美告訴記者,大家平時喜歡把梁醫生叫做「梁博」,誰想找他了,只要在QQ群里喊一聲,立馬會有人回應「梁博在我們病房」「剛給我做完檢查」「才從我們門前經過」……儼然是梁醫生行蹤的現場播報。

在「天線寶寶」身邊,見得最多的是微笑,聽得最多的是笑聲。但並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很樂觀,有的人甚至是抱著求生的最後一絲希望過來的。比如,河北患者於建紅輾轉多地求醫無果,最後一名北京的醫生告訴他,成都的梁益建醫生可以治,「他不收就沒人敢收你了」。為了活命,於建紅吸著氧氣坐火車到成都,最終得到梁醫生的救治。如今恢復情況良好,他臉上的笑容又回來了。

「病情一天天好轉,容貌一天天變化,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邢志軍告訴記者,自接受治療以來,他已經長高了6公分,外觀的改善讓他找回了自信,也更願意配合治療。

在輔助鍛煉上,梁醫生除了布置爬樓任務外,還讓他們吹氣球、做擴胸運動,甚至自掏腰包請音樂老師教他們唱歌。

對「天使寶寶」的關愛還體現在生活上。今年大年初一,梁醫生為每個「天使寶寶」送上了熱騰騰的湯圓。「去年春節送的是漢堡和薯條,除了春節,過端午、中秋節時,梁博也會送禮物,一定要親自送到我們手裡。」楊紅雪回憶。

梁醫生的樂觀幽默,也傳遞給他們。已出院兩年的邵明雙從新疆趕來複查,梁醫生會開玩笑地說:「我不認識你,我只認識駝背,認不到美女,你又不是駝背。」一名15歲的新患者被治療方案嚇哭了,梁醫生會拍拍她的後背,寵溺地說:「你的病情又不重,我治得好你。那麼大姑娘了還哭鼻子,不怕羞啊?」女孩兒最後破涕為笑。

在醫務人員看來,梁醫生不僅幽默,還很認真。在骨科醫生趙登眼中,梁醫生凡事以患者為重,就連患者做手術時趴的墊子,他都要親自趴上去試試合不合適;在護士周春瑤眼中,梁醫生很會調節患者情緒,每次查房都能和病人談心,疏導病人及病人家屬情緒。梁醫生的身體力行也感染了身邊的醫務人員,使他們對患者付出同樣的真心。

梁益建頗為自豪地評價:「我們這個群體是個有愛的群體,醫生和患者之間,病友和病友之間,關係都很融洽。」他就像黏合劑,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也把大家的笑聲串在一起。

「我給了多少錢說出來沒意義」

脫下白大褂,穿上外套,梁益建準備下班了。離開醫院前,他習慣再去看看「天線寶寶」。白天看病的大辦公室晚上變成了孩子們的活動室,七八個病友正在運動、聊天。梁醫生一進門,他們都圍攏來。「徐鳳蓮,還吃,不是叫你減肥嗎?」「我沒長胖!」……

梁益建(右)和同事巡房,照看病人。

聊完天,梁醫生把辦公室的水果分給他們,用沙啞的聲音道別。很多「天線寶寶」以為,這副嗓音是天生的,其實並不是。「是2008年地震之後變成這樣的,一直沒能恢復過來。」梁益建告訴記者。

2008年5月17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趙聰忙著指揮將900多名病人轉移到空地,可梁益建當時找到趙聰,要求做手術。趙聰說還會有餘震,能否推到第二天。但梁益建回答:「今天不做,病人可能癱一輩子。」他赴手術台前,還給妻子打電話,讓她帶著兒子找個空地,不要回家。後來,梁益建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模範」。

為了儘可能幫助貧困患者,梁益建不僅自己捐錢,還發動身邊的朋友資助。在幫涼山州患者劉仁富籌集治療費時,他發動了朋友王海兵,王海兵用毛筆寫下一封倡議書貼在自家茶樓中,為劉仁富募捐,單次籌款超過1萬元。當記者問梁醫生這些年自己捐出多少錢時,他淡淡地說出一句話:「我給了多少錢說出來沒意義。」

2013年,梁益建及其團隊與智善公益基金會開展合作,該公益基金會至今已向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定點捐助了220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捐助金額達到880萬元。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苗強每年都會來成都三四次,他經常看到梁益建做完手術后還要為患者揉搓脊柱,很多患者更是直接稱其為「梁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拜,『爸爸』兩字是叫不出口的。」苗強深受感動。

除了在醫院做手術,梁益建每年都會去貧困山區、藏區義診,2015年去了西藏那曲。據一名當年和梁益建一起參與義診的人士回憶,那曲海拔有4300米,高原反應嚴重,同行的三個人一直在吸氧,而梁醫生從早到晚堅持了一整天,並收治了幾名病人,現場協調免費到成都治療。到了晚上,梁醫生連話都說不出來。「第二天離開的時候,很多藏族老鄉都不讓他走。」

今年,梁益建還會繼續參加義診,「預計是在6月份和10月份,去兩次。如果找到合適的患者,也會盡量免費收治。」他告訴記者。

聊及職業目標或計劃,梁益建用沙啞的聲音回答:「『小人物』有什麼目標和計劃,做好當下工作最重要,還有好多病人等著我呢!」

廉政瞭望——最精緻的反腐敗新媒體

微信ID:lzlwzz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