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人」轉型互聯網金融 騰訊放棄「朋友網」

7月14日,騰訊旗下社區平台「朋友網」在官網上發布停服公告,稱網站將於8月6日停止服務和運營。並建議用戶儘快下載和備份朋友網的照片、留言板等重要信息。

朋友網,原名QQ校友,是騰訊打造的真實社交平台,主要為用戶提供行業、公司、學校、班級、熟人等真實的社交場景。朋友網和人人網均被視作Facebook在國內的翻版,主張熟人社交,讓人唏噓的是,在PC時代,這兩個曾經風靡一時的競爭對手,如今都已在原有的社交道路上愈走愈遠。

據人人公司在5月16日公布的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12月份,月度獨立登錄用戶人數約為3500萬人,相比之下2013年6月的月度獨立登陸用戶人數為5400萬人。且在去年1月,人人公司(NYSE:RENN)CEO陳一舟首次對外公開,將轉型互聯網金融公司。

對於曾經的熟人社交雙雄紛紛離場,有業內人士對《經營報》記者表示,由於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用戶習慣的改變,作為狙擊產品的朋友網出現衰退是意料中事,但這並非意味著熟人社交已經落幕。

朋友網與Facebook

在PC時代,朋友網和人人網是傑出的熟人社交產品。2011年上市的人人公司還是以人人網為核心,主打互聯網社交概念,當年的市值曾達76億美元,是國內前五大市值的互聯網公司;此外,據2012年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eilson)發布的報告顯示,人人網在當時用戶黏度和用戶使用頻率上,遠高於世界社交巨頭Fackbook,而後起之秀朋友網的月活躍用戶數高達2.48億,QQ空間為5.98億。

但追根溯源,二者的發展壯大均與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相關。

2005年12月,放棄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博士學業而提前回國的王興,以Facebook為藍本,創辦了校內網。2006年10月,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陳一舟將校內網收購,走上了一條完全複製Facebook的式道路。

「而在騰訊內部,Facebook的開放戰略一直是一個帶有禁忌性的話題,這一景象到2011年之後才有了微妙的變化。」《騰訊傳》中這樣記載騰訊高層對Facebook的認知與思考。「我們並非沒有考慮過這個話題,但是騰訊與Facebook不同,與美國不同。」馬化騰說。

但在業務層面上,騰訊依然做出了防禦性的行動。2008年12月,騰訊推出實名註冊的QQ校友網,啟用二級域名pengyou.qq.com,在架構和社交場景上完全模仿Facebook。而上線之初,定位於實名社交的朋友網,意在梳理用戶的線下社交關係,顯然與當時風頭正旺的實名社交平台人人網直接對標,意下阻止對手進一步威脅到騰訊戰略級核心業務而建立。

到2010年12月,騰訊決定將「QQ校友網」品牌獨立,開始啟用獨立域名pengyou.com。到2011年7月,QQ校友網更名為「朋友網」,這個社交平台一度排在全國社交網站的前六名。在國內社交網路市場的大戰中,騰訊以QQ空間與朋友網雙社交平台並駕齊驅的策略,給QQ用戶提供不同形態的社交網路服務,並允許兩個社交平台差異化的發展。

財經作家吳曉波評論認為,騰訊在Facebook熱浪中的姿態也許是對的,至少在商業上是恰當的,原因是Facebook在最忠實的仿效者校內網並沒有能夠複製前者在美國的巨大成功,而騰訊則通過微信獲得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第一張船票。

誰「幹掉了」朋友網

就在朋友網和人人網風頭正勁之時,2011年,微信橫空出世后,騰訊的社交重心也逐漸由張小龍團隊接棒,同時人人網的社交頹勢愈發明顯。

對於人人網月度獨立登陸用戶數量的下滑,人人公司把原因歸結為外部競爭環境的激烈和騰訊的強勢。

「人人公司用戶數最頂峰時,也就是騰訊的十分之一。根據網路效應,人人公司建立的壁壘只有騰訊的百分之一。」人人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在社交領域,騰訊具有很強的網路效應,其他社交產品用戶下降是自然規律。

而對於朋友網的關閉,騰訊方面並未做過多解釋,僅向記者表示,以公告信息為準。

有媒體報道稱,早在2013年7月的時候,朋友網運營團隊就已經解散,人員分別調遣到了QQ空間和其他組。當時騰訊的態度是只維護,不運營。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在朋友網之前,騰訊通過QQ群解決即時社交和圈內社交的需求,QQ空間則剛好滿足了用戶幾乎全部的社交需求。雖然看似在狙擊人人網,但朋友網與騰訊的另一款戰略級產品QQ空間除了界面不同外,對用戶而言功能卻是雷同的。

「用戶依託在QQ上最早期積累起的人脈,走進QQ空間這個社交平台,在上面發動態、寫日誌、傳照片、看文章、偷菜、搶車位……體驗一站式的平台服務,沒有理由移到另一個空間再做一次。」張毅說,「與人人網不同,朋友網勢弱與其說是外部環境所致,不如說是騰訊內部競爭將之淘汰。」

張毅認為,使朋友網出局的是騰訊的兩大產品,一是QQ空間,二是現今如日中天的微信。雖然朋友網在成立之初獲得了一些流量,甚至在2012年其月活曾一度超越人人網。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窗口期短到以月為單位,5年之後的今天,微信的活躍用戶已高達9億之多,佔據了總人數的70%。在此格局下,實在找不到朋友網的生存空隙。

「等到微信這個最強大的即時通訊網路崛起,人人就比較困難了。你是更靠近微信還是微博?雖然它們定位有所差異,但哪一邊都是強大的網路效應。微信的壁壘是用戶的平方,幾億乘幾億的效應,微博是大V數乘以用戶數量,幾萬乘以幾億的網路。」在人人公司向記者提供的材料中,陳一舟這樣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國內「非死不可」?

無論朋友網或是人人網,均與Facebook有著密切的聯繫。雖然人人公司轉型互聯網金融,且在2016年第一至第四季度,該業務分別實現了470萬美元、680萬美元、830萬美元和1070萬美元的營收,並幾乎佔據當季凈營收的一半。但隨著朋友網的關閉,是否意味著Facebook模式在國內的失敗?「雖然人人公司轉型了、朋友網關閉了,但是Facebook模式並不意味著無法在國內生根成長。」張毅說。

「在國外,用戶對個人動態信息的發布是保守的,所以Facebook從誕生之日起就僅限於熟人脈絡圈子,對社交產品的設計是封閉的,但對於開發者是開放的。而QQ空間則相對用戶是開放的,微信承襲了幾乎Facebook的主要特點,是封閉性的生態,但卻在移動端實現了Facebook沒有達到的突破。」張毅說,「所以我們可以看到,QQ空間依然還具有市場,微信甚至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基礎設施,所以Facebook模式在國內不僅沒有『死掉』,實際上已呈現出蓬勃的市場活力。」

此外,張毅認為,騰訊的QQ空間和微信與Facebook有諸多相似之處,但騰訊也非一味模仿,某些細節性創新與後者是同步的,甚至在時間點上領先於對手。

在2005年左右,當騰訊與MSN為爭奪即時通信客戶端打得不可開交之際,Facebook在美國誕生,並在2007年之後引爆全球。同年12月,在戰略發展部的主導下,騰訊互聯網增值部門開始立項,團隊很快搭建起來,被譽為「騰訊內部第一產品經理」、時任QQ產品經理的林松濤被調來帶領開發工作。

「要想讓用戶為這些增值服務付費,需要培養用戶歸屬感,要讓用戶真的覺得這是自己的家,所以團隊決定把QQ空間定位成『展示自我和他人互動的平台』。」熟悉QQ空間發展的人士稱,QQ空間一開始的數據表現出乎意料的好,用戶快速增長,活躍度很高,甚至收入也超出預期。2006年9月,QQ空間推出信息中心及好友圈,其實就是後來每個SNS產品都必備的「好友動態」雛形,比Facebook推出news feed功能還要早。

「QQ空間與Facebook或校內網不同,它不是一個開放平台。」騰訊公司社交網路事業群總裁、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說。此外,陳一舟也表示,微博和微信的社交圖譜是相反的兩條路徑,微信非常私密,微博非常開放,如果微博的開放度是10,微信則是1。

「因為內部運營和外部技術環境的變化,朋友網的關閉實際上在意料中,但它所代表的熟人社交並非行不通了。」張毅說,「基於線下組織的聯繫建立在信任上的強關係,黏性很高,導致熟人社交的產品一直不多,因為強關係讓熟人的遷移成本增高。而人們的興趣式社交或從其他平台、線下的討論終將移植到微信上。所以熟人社交依然在繼續,而且目前的規模比人人網和朋友網最鼎盛時還要大,只是載體換了。」張毅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